来源: 学术研究 五、结 语
在结束本文时,我们对于郑和宝船大致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明史・郑和传》所记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概指体型最大的船舶,与有关文献颇相符合。其长宽比值较小这一特点,更为在泉州、宁波出土的古船所证实。
2.郑和所统率的舟师是一支庞大的“特混船队”,如表2所示,船队是按朝廷的命令在全国各地建造的。太仓、南京只是造船基地之一,在长江沿线还有湖广(指今湖南、湖北)、江西、安庆、扬州、镇江等地都承担了大量的建造与改造船舶的任务。宋元以来造船技术发达的福建、浙江沿海地区在造船上更发挥了重要作用。表2中序号为4的一项,特别记录了“永乐二年正月癸亥,将遣使西洋诸国,命福建造海船五艘”。这五艘海船,或许就有郑和船队中体型最大的宝船。“船大难进浏河”[21]的记载则有力地说明大型宝船不是在浏河岸边的太仓建造的。
-----------------
* 据合众国际杜开罗(1983年)6月26日电,开罗报纸六月二十七日晨版报道了在亚历山大港近海确定了沉没近二百年的拿破仑舰队旗舰“东方号”残骸的位置,报道说该旗舰全长一百六十四米。据文献[33],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正是木船向大型发展和船体局部开始使用铁的时期。1839年英人华生(Watson)发明铁木混合造船法,1851年Jordan建成总吨为787的‘’Tubal C山n”号,这是第一艘铁木混合结构船。拿破仑的旗舰“东方号”既沉于1798年,可知既非铁甲舰,也非铁木混合结构军舰.当为全长一百六十四米的木帆船。光明日报驻开罗记者符福渊1983年7月20日在该报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