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科技日报 中国农具史上最了不起的发明之一当属耧车。耧车,又称耧犁,系由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发明的一种畜力条播器。[1]耧车能够一次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等作业,大大地提高了播种的效率,同时还能保证行距一致,深度一致,疏密一致,便于出苗后的通风透光和田间管理,使得播种的质量也得以提高。[2]同类的农具在英国是由杰思罗・塔尔(Jethro Tull)于1731年发明的,它被看作是欧洲农业革命的标志之一。更重要的,耧车的原理启发了后续诸多同类的发明,为农业机械化开辟了一条道路。宋元时期就出现了用于施肥的下粪耧种。
已知的下粪耧种的最早记载见于元代的王祯《农书》,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近有创制下粪耧种,于耧斗后,另(有的版本作别)置筛过细粪,或拌蚕沙,耩时随种而下覆于种上,尤巧便也。”([3],212页)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元代发明的,[4]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此中的“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但不排除在宋代就创制出来。[5]
现在有证据表明,这种猜测是正确的,下粪耧种的确是在宋代发明的。北宋人韩琦在《祀坟马上》一首诗中提到:“二茔逢节展松楸,因叹农畴荐不收。高穗有时存蜀黍,善耕犹惜卖吴牛。泉干几处闲机},雨过谁家用粪楼。首种渐生还自喜,尚忧难救赤春头。”[6]诗中提到的粪楼,即粪耧,也就是下粪耧种。清初学者陆世仪说:“中土有耧车制,状如三足犁,中置耧斗藏种,以牛驾之,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随下。又有用粪耧者,用筛过细粪,或蚕沙,随种而下,按此r可用以种麦,然于耙耖之尾用之为佳。”[7]这段文字可能源于王祯《农书》,只不过将“下粪耧种”简称为“粪耧”。如同耧车或耧犁,也可以写作成楼车或楼犁一样。在指农具时,耧和楼经常是通用的。宋代这样的例子尤为多见。宋人李P等撰《太平御览》卷八百二十三、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六百七十八、宋人{承撰《事物纪原》卷九等书中皆如此。宋人范浚也有“潭渔下C䍡,陇种行楼犁”[8]这样的诗句。[3]
北宋时期即已使用的下粪耧种,何以在元代王祯《农书》中,仍然称为“近有”,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近有”自然确指的是元代。其实,王祯《农书》只是沿袭了前人的说法。早有学者指出,王祯《农书》中的“农桑通诀”和“百谷谱”两个部分,“基本上是就以前的几部农书改写的”([3],校者说明,2页)。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王祯《农书》中的“农器图谱”部分也是在宋曾之谨《农器谱》的基础上补苴而成的。[9]关于“下粪耧种”,很可能是沿用了宋人的说法。就像后来《农政全书》卷二十一和《授时通考》卷三十四沿袭王祯《农书》的说法一样,仍称“下粪耧种”为“近有创制”。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著有《安阳集》。《祀坟马上》一诗收录于《安阳集》卷十九中,这卷所收集的诗大多为宋神宗熙宁七年(即甲寅年,1074年)所作,而王祯《农书》约成书于1300年前后,[10]。据此,下粪耧种的发明时间至少可以提前226年。
1(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 缪启愉校释,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27-28.
2 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785.
3 (元)王祯. 王祯农书[M]. 王毓瑚校.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4 梁家勉.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M].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384,605.
5 漆侠. 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M].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 126.
6(宋)韩琦. 祀坟马上[A]. 傅璇琮 主编.全宋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