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51|回覆: 0

[漢語詞典] 古漢語假設連詞『使』的來源及虛化過程(2)

[複製鏈接]
已綁定手機
已實名認證
休竹客 發表於 2011-6-16 15: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北方教育
至於複雜謂語中的哪一個動詞最有可能被虛化,這與動詞所處的前後位置無關,重點取決於該動詞是否是複雜的謂語結構的表意重心。如果是,其意義不會被虛化,能始終保留動詞身份;反之,在演進的過程中,就很可能被虛化,或者從表示較實在意義的動詞變為表較虛意義的動詞,或者最終語法化為語法成分。具體到兼語式,『在大量的使成句式中,VP2才是整個句子的核心,它表示具體的實實在在的動作行為或狀態變化,語法標記最為豐富,是整個句子的語義焦點和信息焦點』[2]。在兼語式中,『V2』是表意重心,那也就意味着動詞一旦進入兼語句中『V1』的位置,它就存在虛化的可能性。也就是說,兼語式為使令動詞『使』的虛化提供了必要的句法環境。
  (二)『使A――使B――使C』是個意義漸虛、動詞義漸弱的序列
  首先,來關注兼語句中的『使A』和『使B』前的『NP1』的情況。在『命令式兼語句』中,『NP1』通常由指人的名詞性成分充當,它同時是『使A』和『VP2』的施事,它的支配力涵蓋了『使A』和『VP2』。而在『致使式兼語句』中,『NP1』是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詞性成分,或者是動詞結構、形容詞的名物化形式,表示比較抽象的原因。陳平在【試論漢語中三種句子成分與語義成分的配位原則】提出過原型施事特徵:(1)自主性;(2)感知性;(3)使動性;(4)位移性;(5)自立性。[3]
  名詞性成分所占的以上的特徵越多,施事性就越強;反之,施事性越弱。根據這一點,常見的語義成分的施事性從大到小排列,其序列可表述為:施事>感事>工具>系事>地點>對象>受事。[3]
  實際上句子中名詞性成分的語義類型是多樣的,可粗略地分為三大類:施事、受事、非施受事。上面的這個序列可簡化為:施事>非施受事>受事。
  很顯然,在『命令式兼語句』中的『NP1』是人,具有較多的原型施事特徵,語義上隸屬於施事,具有較強的施事性;『致使式兼語句』中的『NP1』從語義上看表原因,屬於非施受事,施事性較之施事要弱。可以這麼說,『命令式兼語句』中『NP1』的施事性要強於『致使式兼語句』中的『NP1』。
  項開喜曾對兼語式中『NP1』的施事性和『V1』的動作性的關係有過討論:『NP1』的施事性越強,『V1』的動作義也就越強;反之,『NP1』的施事性越弱,『V1』的動作義也就越弱。因此,『使A』動作義要強於『使B』。
  Comrie B.把兼語結構按語義分為純使成和允許兩種。[2]『使A』和『使B』隸屬於使成式,『使C』屬於允許式。在允許式的兼語句中,常常『允許者』是誰並不明確,『NP1』位置上通常上空缺,並且也無法具體補充出來,其對『VP2』的實現不起作用。『純使成式中主使者的作用力明顯大於允許式中允許者的作用力。』 [2]
  在三種兼語句中,其『NP1』的施事性從強到弱的排列順序為:命令式兼語句>致使式兼語句>容任式兼語句。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使C』是三者中動作義最弱的一個。『使A――使B――使C』形成了一個意義漸虛、動詞義漸弱的序列。
  
  三、假設連詞『使』的形成
  
  表假設義的連詞『使』是由『使C』進一步虛化而來的。使令動詞『使』語義的不斷虛化及動作義的不斷弱化是連詞『使』形成的語義條件。『使C』在句子中已沒有多少實在的詞彙意義,其起的主要作用更多的是引出後面的內容,去掉『使C』也基本不會影響句子的完整性。『使C』出現在複句中,分句間又存在『假設―結論』的語義關係,『使』又處於提出假設的分句的句首,來自語境的假設義很容易被賦予到它身上,久而久之,『使C』就語法化為表假設義的連詞。也就是說『使』的假設義並非來自其動詞義,而是語境賦予它的。大致在戰國時期,就已見可解為假設連詞的『使』。
  (16)如有周公之美之才,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
  (【論語•泰伯第八】)
  (17)如使予欲富,辭十萬而受萬,是為欲富乎?(【孟子•公孫丑下】)
  (18)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孟子•告子上】)
  (19)使天地三年而成一葉,則物之有葉者寡矣。(【韓非子•喻老第二十一】)
  (20)然使十人樹之而一人拔之,則毋生楊。(【韓非子•說林上第二十二】)
  (21)使造父而不能御,雖盡力勞身助之推車,馬猶不肯行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第三十五】)
  語法化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個詞向一個語法形式的轉變,是漸變的,不是突變的,其間總是存在着過渡階段。『使』在語法化為連詞的初期,往往可以做兩可的解釋,如例(16)至例(21)中『使』既可理解為連詞,相當於現代漢語的『如果』,又可以理解為動詞『使C』。這種共存局面不僅表明表假設義的連詞『使』與 『使C』之間存在緊密的關係,而且記錄了『使』使令動詞虛化為連詞的發展軌跡。
  連詞『使』位於假設分句中,如果分句有主語,『使』總是位於主語前。關於連詞『使』與小句主語的位置關係,馬建忠早在【馬氏文通】中就已觀察到:『諸「使」字皆在起詞之先。蓋「使」字雖設辭,而有使令之意,故皆先起詞。』[4]馬氏的這段話準確地描述了『使』與小句主語的位置關係,但對於『使』總是位於主語前的原因的解釋卻不完全正確。連詞『使』總位於主語前實際上與動詞『使C』有關,『使C』前不出現『NP1』,而且也無法具體補充出來,不存在省略的問題。從『使C』到連詞『使』的演變經歷了『使C+S+V+O』到『使(連詞)+S+V+O』的過程,這樣,自然連詞『使』總位於小句主語前。
  進入現代漢語階段,隨着漢語詞彙雙音化趨勢的加劇以及同義連詞之間的競爭,連詞『使』也和其他的單音節連詞一樣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它仍以語素的身份出現在個別具有比較強烈的書面語色彩的雙音節假設連詞中,如『倘使』、『假使』等。(作者:鄭麗)
  
  參考文獻:
  [1]高增霞. 從語法化角度看動詞直接作狀語[J].漢語學習,2004(4):19.
  [2]項開喜.漢語的雙施力結構[J].語言研究,2002(2):73-74.
  [3]陳平.試論漢語中三種句子成分與語義成分的配位原則[J].中國語文,1994(3):162-163.
  [4]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319.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