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北方教育 二、虛指蘊涵
虛指蘊涵是以語詞為操作對象的,即以一個不定指稱短語代替源語句中的各個成分,以形成多個蘊涵語句。
『不定指稱短語』的結構為:『某+屬』,即由任指代詞『某』附加於源語句中語詞的屬概念之上而形成。
設源語句為S,蘊涵語句分別為S1、S2、S3、S4……
源語句S:校長獎勵了三好學生。
可蘊涵下列語句:
S1:某人獎勵了三好學生。
S2:校長(實施)某行為於三好學生。
S3:校長獎勵了某些人。
為確保虛指蘊涵嚴格可靠,應遵從下列兩條規則:
(一)不改變源語句的表層結構。
以虛指方式導出的蘊涵語句直接來自源語句的表層結構,各個蘊涵語句一般都不改變原有的語法形式,只是句中某些成分被不定指稱短語所『置換』。
如上例的S與S1、S2、S3的短語結構均為:
S→Np+Vp
Vp→V+Np
(註:TG理論中『→』表『重寫』,並非蘊涵符號。)
以樹形圖顯示則更明顯:
(附圖 [圖])
顯然,源語句與蘊涵語句具有着『同構』關係。
(二)進行置換的虛指短語必須與源語句成分的語義範圍同一。用於進行置換的短語是被限定的『屬』,這裏的『屬』,可以是一般意義上的『範疇』,如『人』、『物』、『行為』、『時間』、『地點』、『形式』等等,『人』便是『校長』的範疇。『屬』也可以是較為鄰近的『類』,比如採用『領導』、『學校領導』也無不可。
無論『範疇』還是『類』,語義範圍都大於被置換語詞,以虛指語詞限定後範圍縮小,結果兩者語義相等。如圖:
(附圖 [圖])『某人』與『校長』指稱範圍相同,只是『實』、『虛』之別而已。
蘊涵語句是有序的,其順序是依着源語句表層結構『語符列』的順序排列的,如上列的S1、S 2、S
3的排列順序便是依據着主語、謂語、賓語在表層結構中的語符位置。
蘊涵語句的這種有序性,對確認一個語句的語義具有着重要意義,其間音位因素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若依各個置換成分的順序予以側重,就會構成不同而有序的重音模式,從而可以傳遞出不同的信息,以回答不同的提問。
S1:誰獎勵了三好學生?
S2:校長對三好學生作了什麼事?
S3:校長獎勵了誰?
由重音模式轉移所形成的語義各異的蘊涵語句,構成了源語句S的全部語義,而S在無語境、無重音模式的情況下,可以包含S1、S2、S3的全部語義。
重音模式與語境因素密切相關,由於語義蘊涵遵從着『無語境』的條件,所以這不是本文要深入討論的問題。
虛指蘊涵的操作機制是對語句的表層結構進行『改造』,實際只是一種『語法義蘊涵』,由於它並未涉及語句語義,當然也就無法應用於深入的語義分析。
三、解釋蘊涵
解釋蘊涵則是拋開語句的表層形式,完全憑藉對源語句語義進行理解和解釋以形成蘊涵語句。
憑藉理解對語義進行解釋,是分析自然語言的慣用方式,『所有關於自然語言的論證有效地證明,依賴於未經訓練的語言直覺的程度並不低於依賴於邏輯理論的程度。』[④]進行語義解釋尤其要依賴『未經訓練的語言直覺』能力。
任一語句的語義都是可以進行理解、進行解釋的,語句語義與其語義的解釋是不同的,前者是複合總體,後者是分解後的『肢體』。
源語句S:王工程師是劉師傅女兒的未婚夫。
可蘊涵下列語句:
S1:王工程師是男性。
S2:王工程師未婚。
S3:劉師傅已婚。
S4:劉師傅有個女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