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普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文言文读写教育,因此,一般人都习惯对古文望文生义,喜欢将现代词语的意思完全套用在古文典籍中,殊不知,这种错误的阅读方法只会让你学到错误的知识。 例如,『刑不上大夫』,一般人多把它理解为古时高级官员是法外之人,可以为所欲为,不受节制,特别是文革期间,以此语句作为批判孔子儒家的依据。和『礼不下庶人』一样,这句话被百分之一百地误读。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说,用礼法来约束自己,形成严格的自制力,比单纯的明文规定要有效得多。正如平常人只得接受礼法的约束,而并不期望他们能引领风尚一样,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者也。 汉孝文帝六年,身为梁怀王太傅的贾谊给皇帝上了一疏,大意言礼,他说:『廉耻节礼以治君子,故有赐死而无戮辱。是以黥劓之罪,不及大夫。』就是说,士大夫鉴於其身份,自有节制的办法,并非真可以免於刑戮。贾谊引用了一个『投鼠忌器』的典故,士大夫犯法与民同罪,理所当然,但他们是皇帝近臣,不得与凡夫走卒相提并论,公然把他们推上被告席――而是应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有道德羞耻感,这也是体统的需要。在这个前提下,古人才制定了五种处罚士大夫的准则:坐不廉污秽者,叫『簋不饰』;淫乱无别者,叫『帷薄不修』;罔上不忠者,叫『臣节未著』;疲软不胜任者,叫『下官不职』;干国之纪,叫『行事不清』。『簋』,是用以盛饭的碗。古人在碗边画上龟,用以明志,因为龟是灵物,作用大而所需供奉不多,所以用以指大臣『贪墨坐废者』。帐帷叫帷,竹叫薄,可供分隔内外之用。疲,废于事;软,即软弱无能。 对贾宜的宏文,文帝深以为然,自此养臣下有节,是后大臣有罪,皆自杀不受刑。 所以,面对古文的理解,我们一定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去学习,而不是简单的根据字面意思去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