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90|回復: 0

[汉语词典] “七月流火”正解

[複製鏈接]
沙舟 發表於 2009-11-18 15: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选自新浪博客
《羊城晚报》8月11日登徐迅雷先生文章《“七月流火”指天气转凉的意思?》。徐先生振笔为文,不惮烦劳,援引举例,以使“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热合理化。徐先生笔锋所及,似更有将“七月流火”的一套广之于整个汉语的意思。我以为这些是错误的,下面是我的意见。

    既然问题自“七月流火”起,那么就有必要再说说这个红火的词了。“只在古代汉语的范畴里将‘七月流火’的意思争来争去,其实没有多大的意义”,徐先生如是说。这话不假,这样的争论确实没有意义――“七月流火”意思是明确的,它从来只是一个描述某天文现象的句子,根本不应该存在争论。把一个描述天文现象的句子用来描写天气根本是荒谬的,至于追究它的“火”是凉是热只不过是大谬中的小谬罢了。在这个意义上,新华社请教天文学家算是找对人了,但是,“七月流火”作为《诗经》里的一句话,有一定古文水平的人都不至于搞错它,找天文学家去解释,多少有点滑稽,有点小题大做。

    顾炎武《日知录》里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这句话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句子从来都是描述天文现象的。像《开心辞典》的问题“‘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转凉还是转热”,它在大方向上使“这句子是描述天气的”这一观念广植于一般人心里,这里不论。而一个写文章的人文章一开头就是“七月流火,热得……”则是更进一步,确定“七月流火”是描述很热的天气的,如果说他不是望文生义就无法解释了。徐先生且说“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可说: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你则可以用“七月流火”四个字就说清楚了”,我想说,“你”这样说可以,可老舍这样写就不成其为老舍了!

    承认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很正确,但是承认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就该也承认语言会死亡。今天我们作文都只说天气罢了,城市化越来越厉害,我的星空不再纯洁,七月再流火我们也很可能看不到了,总之,作为一个描写天象的句子,“七月流火”的生命已经结束了。徐先生强调我们今天用的是“现代汉语”,而这个大别于古代汉语,这个也对。只是这能不能说用“七月流火”描述天气热的人仅仅当它是一个现代词汇,而不是一个古典的句子呢?试想吧,如果不把它误认作有来头的成语,谁会用“七月,仿佛热得流动着火”这样拙劣的比喻?以王力先生《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中的一句话了结这一段正好:现在的时代,用死的词语用得不错,并不因此就得到一般人的重视,用错了,却要被社会轻视了。何苦呢?

    上面我从正面讨论了“七月流火”只该乖乖死在现代,不宜借尸还魂,蛊惑世人。而我觉得从反面来讨论也许会更简单。按照徐先生的意思,“三人成虎”早晚要变成一个怪力乱神的词语,而在思维不狭隘的徐先生看来,这样的“洞房”、“野合”应从速从快;老外的(既然是语言,英语岂能置身事外!)“you are not my tea”也就理所当然了,我当然不是你的茶,你的茶在桌子上,我是人!……想象一下吧,要是有那么一天……

    徐先生又说搜索到无数作者把“七月流火”拿来形容热,我完全相信这是事实,就好像我看过无数作者连句子都做不通一样。举个很新鲜的例子,刚看了一篇唐德刚先生(李敖曾说唐的白话文有的比他好)的文章,里面一句话赫然是:“胡家这只大书桌对我也太熟习了”(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我的朋友胡适之》,页143)。这表示写文章很厉害的人也会出错,何况网上的作者们了。也可以用一个我们熟悉的历史事件说明,好比说我相信很多人一直想当然地以为二战时中国政府向日本宣战是在1937年7月7日,而事实是直到1941年12月9日《国民党政府对日宣战文告》才出来。本来是非当前,更该坚持原则,错则错,对则对,绝不能说一百个人错了那就错也成对了。作为常常写文章让人看的记者(徐先生或许是编辑?)更应该以身作则,时常警惕,对自己一字一句负责才是,岂能出此头脑不清的怪论!

    在这里,劝各位作者一下,写文章最好避免用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我们的国家太古老了,我们的文字也太古老了,虽然今天我们都在写白话文,但当我们要向古人借光时,就不能马虎大意地只从表面入手了,看着差不多就拿来用,这样子借光往往不能生辉,反倒落得一鼻子灰。

    (尚有一个说明“七月流火”单纯是描述天象的例子,《左传.昭公七年》:梓慎曰:“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豳有豳历,豳历七月,可以看到大火向西沉下去,结合《左传》的话,可见它单纯是描述这一天象罢了。又,豳历七月与夏历同。――以上出自高亨《诗经今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