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北大中文论坛 mvliu 参考来源为罗世方老师的《梵语课本》。本文原是为有愿望初了解梵文字母的网友而写的,因此文中在涉及到发音部位、方法等的解释时,可能用了错误概念或比较,水平所限,还请各位见谅。
现代印度诸语言所采用的字母,多是从印度古代的婆罗米字母演化而来的。婆罗米字母早在公元前6世纪已经开始使用。现代印地语使用的字母为天城体,出版的各种梵语的书籍也用天城体印刷。
为了讨论方便,文字说明中均采用拉丁字母的转写。因为有几个用于转写梵文的拉丁字母在别的文种中很少用到,所以计算机对于显示它们的支持参差不齐,所以我将使用基本的26个字母表示其余的字母。元音中,下面加点的l r分别用li ri表示,上面有横的a i u li ri分别用aa ii uu lii rii表示。由于长音lii rii非常罕见,因此我不打算介绍。辅音中,上面带/的n用nq表示,上面带/的s用sx表示,上面带~的n用nx表示,下加点的t th d dh n s分别用tz thz dz dhz nz sz表示。
首先介绍一下元音字母,单元音5对,各分长短。a、i、u就可以理解成为音标的[a]、[ i]、[ u]或汉语拼音的a、i、u,而aa、ii、uu则可理解成为音标的[a:]、[ i:]、[ u:],是相应元音a、i、u的长音,发音时长一些。元音li、ri是什么呢?西方人初识这两个音还比较麻烦,英语的little中后一个l是第二音节的核心音,梵语的li可以理解成这个。而ri比之li的不同就是li是平舌的,而ri是卷舌音。对于汉语普通话来说,可以把li和ri分别理解成为汉语拼音si和shi中的i。
再说辅音,按发音部分来说,有唇、齿、舌、腭、喉五个部位的音,按发音方法来说,有塞音,鼻音,擦音,半元音。其中,塞音分为清、浊两套,送气、不送气两套,交互作用形成四种。
解释一下发音部位:
唇音,就是双唇音或唇齿音,是在上下唇或是上齿咬下唇发出的声音,汉语拼音的b p m f就是唇音。
齿音,用舌尖顶住下齿或上齿背发出的声音,汉语拼音的d t n l z c s就是齿音。
舌音,是舌尖位置在上齿背再往后上方一些的位置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卷舌音,汉语拼音的zh ch sh r就是舌音。
腭音是舌面中部靠近或贴在硬腭(口腔上硬的部分)发出的声音,汉语拼音的j q x就是腭音。
喉音是舌根接近软腭(硬腭再往后软的部分)发出的声音或者从声门发出的喉音,汉语拼音的g k h就是喉音。
解释一下发音方法:
塞音,就是在不同的部位先形成完全的阻塞,然后突然放开阻塞发出的音,比如汉语拼音的b p d t g k都是塞音。发塞音的同时,如果同时向外吐气,就是送气的塞音,否则为不送气的塞音,汉语拼音的p t k是送气音,而b d g则是不送气音。发音时如果声带振动,形成嗓音的塞音叫浊塞音,如果声带不振动的塞音,叫清塞音。汉语拼音的p t k与b d g都是清塞音,区别只有送气不送气,汉语普通话没有浊的塞音,如果你发p t k b d g时觉得带声了,那往往是后面加上了元音韵母e或u。学过英语的人可以知道英语big,dig,good中起始的三个辅音就是浊不送气的塞音。英语字母的p t k与b d g,前者一般是送气的清塞音,而后者则是不送气的浊塞音,英语主要依靠清浊与否来区别,而不是送不送气这样的附带特征。其实汉语普通话也并不是完全没有浊塞音,比如鸡蛋jidan这个词,由于d的前后都是元音(i与a),因为元音是带声的,所以d也被浊化成了浊塞,而单独说蛋dan的时候,d在读出来的时候是不带声的,等过渡到a时才代声,这点在大部分以北方话为母语的人中,是很难体会出差别的。汉语普通话与英语不同,塞音的送气与否是主要特征,而清浊是次要的附带特征。梵语有完整的两套对立,使得每个同样发音部位的塞音共有四个:清不送气,清送气,浊不送气,浊送气。
舌,腭部位的塞音是汉语普通话所没有的,但你只要在发齿音前摆好舌位,然后把舌头卷些,往后些再发音即可为舌音,而在发喉音时,只要把舌面向上腭贴紧,然后再发即可为腭音。
鼻音是在不同位置形成完全阻塞,然后气流从鼻腔呼出鼻孔即为鼻音,汉语普通话只有m n ng三个鼻音,相当于梵语的m n nq。每个位置上,鼻音与塞音都是成套的,腭鼻音nx可以参照腭塞音
dx来发,nz也可以参照dz来发,只是阻碍不打开,一直让气流从鼻腔呼出鼻孔。
擦音是口腔留出空隙,然后气流呼出的音。其中,位置留得最窄处在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的擦音。梵语有三个清擦音s sz sx,分别相当于汉语拼音的s sh x。梵语的喉音h性质现在学者还有争论,认为这个音本不属于梵语语音系统的,是外来音,不过推测发音为浊的声门擦音,是在发英语字母h的发音时要振动声带发出的就是梵语的h。
半元音类似于擦音,但是阻碍较小,所以发音又像相应位置的元音,只是相对元音又带有较大的阻碍。梵语的四个半元音,y r l v中,y和v分别类似英语yes和we中的y和w,而l和r则分别类似英语red和let中的r和l,r主要的特征是卷舌。
可以看出,梵语的辅音非常规整,分布均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