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73|回復: 1

[文学研究] 我与六朝文学研究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5-7 15: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穆克宏

  我在少年时代就爱好文学。小学五六年级时,我喜欢阅读中国古代章回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七侠五义》、《粉妆楼》、《包公案》等。虽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但是小说情节动人,亦感到浓厚的兴趣。初中时,爱好中国现代文学,迷恋五四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喜欢读巴金、曹禺、郁达夫等人的书。记得初三时,曾撰写过一篇《论曹禺及其作品》的论文,全文约一千五百字,发表在当时的杂志《芸芸》上。高中时,比较广泛地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并逐步转向中国古典文学,如《楚辞》和杜诗。当时我手头已有王逸注、洪兴祖补注的《楚辞补注》(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和仇兆鳌注的《杜诗详注》(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取阅十分方便。《楚辞》中的《离骚》,有些地方读不懂,我就参考郭沫若的《屈原研究》,此书中有《离骚今译》。选读杜诗,读的不是“三吏”、“三别”、《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而是一些著名的律诗和绝句。高中毕业以后,我考上了南京大学中文系。当时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著名教授如胡小石、陈中凡、汪辟疆、罗根泽等先生亲自授课,我深受教益和启发。1953年,我大学毕业以后,想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工作,但不知如何做起,于是写信给我的老师汪辟疆先生和罗根泽先生请教。
  
  一、学一点目录学
  
  汪先生回信告诉我,研究中国古代文学要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又称《四库全书总目》)。他的意思是说,要学一点目录学。
  什么是目录学?姚名达于《目录学》中说:“目录学者,将群书部次甲乙,条列异同,推阐大义,疏通伦类,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欲人即类求书,因书究学之专门学术也。”这是对目录学的界定,明确地指出目录学的功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于是我遵照汪先生的教导,阅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目录书。此书分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图书3461种,79309卷。存目6793种,93551卷(据中华书局版《四库全书总目》出版说明)。著录各书皆有提要,各类有小序,四部各有总序。执笔者大都是学有专长的学者,如戴震、邵晋涵、周永年、翁方纲、朱筠、姚鼐等人,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清代目录学家郑中孚说:“窃谓自汉以后,簿录之书,无论官撰私撰,凡卷第之繁富,门类之允当,考证之精详,议论之公平,莫有过于是编矣。”(《郑堂读书记》卷三十二)绝非溢美之辞。张之洞说:“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析而言之,《四库提要》为读群书之门径。”(《轩语》一)现代著名学者余嘉锡说:“余略知学问门径,实受《提要》之赐。”(《四库提要辨证》序录)可见此书在读书治学中所起的作用。
  我在认真阅读经、史、子、集四部的总序、各类小序和翻阅一些重要著作的提要之后,对经、史、子、集的概况,对四部中的主要著作都有所了解,受益不浅。在阅读《四库提要》同时,参阅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此书简明扼要,对我的治学也很有帮助,如《文选李善注》提要云:“《文选》为文章渊薮,善注又考证之资粮。一字一句,罔非瑰宝,古人总集,以是书为弁冕,良无忝矣。”(卷十九)又《六臣注文选》提要云:“五臣注非善注之比,然诠释文句,间有寸长,汇为一编,亦颇便于循览焉。”(卷十九)又《文心雕龙》提要云:“上编二十有五,论体裁之别;下篇二十有四,论工拙之由,合《序志》一篇,亦为二十五篇。其书于文章利病,穷极微妙。挚虞《流别》,久已散失。论文之书,莫古于是编,亦莫精于是编矣。”(卷二十)分析精辟,是为定论。这些论述对我研究《文选》、《文心雕龙》,颇有启发。
  鲁迅说:“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而已集・读书杂谈》)这是鲁迅先生的经验之谈。
  张之洞的《书目答问》是指示治学门径的书。光绪二年(1876)刊印问世。此书开列古籍2200种。书中《略例》说:“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偏举既嫌漏,志趣学业亦各不同,因录此以告初学。”这是张氏编撰此书之目的。又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此编所录,其原书为修四库书时未有者十之三四。四库虽有其书,而校本、注本晚出者十之七八)今分别条流,慎择约举,视其性之所近,各就其部求之。”这说明张氏所开列的各书是供学子选读的。此书有一个特点,即书目后常附评语,如杜甫诗,版本很多,何本为佳,读者往往并不清楚,此书在杨伦注《杜诗镜诠》下评曰:“杜诗注本太多,仇、杨为胜。”在《文选六臣注》下评曰:“不如李善单注,已有定论,存以备考。”在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下曰:“此书采北宋诗话略备。”在魏庆之《诗人玉屑》下曰:“此书采南宋诗话略备。”虽然只有三言两语,可是对读者很有帮助。
  1931年,范希曾的《书目答问补正》出版。此书一是“补”《书目答问》刊行“五十年间新著新雕未及收入”者,一是“正”其小小讹失。《补正》补录古籍1200种左右,反映了五十年来学术研究的主要成就,提高了《书目答问》的使用价值。
  著名学者余嘉锡说他的学问“是从《书目答问》入手”(陈垣《余嘉锡论学杂著序》)。著名史学家陈垣承认,他少年时对《四书》、《五经》以外的学问发生兴趣,即得力于《书目答问》的引导(朱维铮《书目答问二种》导言)。亦可见此书在老一辈学者读书治学中所起的作用。
  《书目答问》对我的帮助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导我买书。在《答问》的指导下,我先后购买的书“经部”有《十三经注疏》、宋元人注《四书五经》、陈奂的《诗毛氏传疏》、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胡承珙的《毛诗后笺》等;“史部”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史通》、《文史通义》等;“子部”有《诸子集成》、《新编诸子集成》、《百子全书》等;“集部”有汉王逸注、宋洪兴祖补注的《楚辞补注》、宋朱熹的《楚辞集注》、清蒋骥的《山带阁注楚辞》,唐李善注《文选》、明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宋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梁钟嵘的《诗品》、清倪[的《庾子山集注》、清王琦的《李太白集》、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等。这些书都是中国古籍中的重要著作,对我读书治学都有用处。一是指导我治学。1979年,我应中华书局之约,点校吴兆宜的《玉台新咏笺注》。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庾开府集笺注》提要云:“(兆宜)尝注徐、庾二集,又注《玉台新咏》、《才调集》、《韩诗集》。今惟徐、庾二集刊版行世,余惟抄本仅存云。”这是说,吴兆宜的《玉台新咏笺注》仅有抄本。又《玉台新咏笺注》提要,只稍作评论,并未涉及版本。查《书目答问补正》,《补正》有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经查阅此书,知即原刻本。我点校的《玉台新咏笺注》就是以此书为底本。此书已于198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1994年,由于研究《文选》的需要,我点校清梁章钜的《文选旁证》。查《书目答问》有榕风楼刻本。《补正》有光绪间重刻本。前者为清道光十四年(1834)原刻本,后者为梁章钜之子梁恭辰的重刻本。重刻本与原刻本款式全同,但改正了原刻本一千多处错误。因此,我决定采用重刻本作为点校的底本。此书于2000年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国古代目录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中说:“目录之学,最要者《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叙录》、《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宋史》《明史》艺文志。”(卷二)张氏所举目录,除《经典释文・叙录》之外,都是史志目录。其中《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尤为重要。
  
 樓主|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5-7 15:40 | 顯示全部樓層
  班固据刘歆《七略》而编撰《汉书・艺文志》,其内容是前有总序,述汉以前学术概况,后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和方技六略,略下分三十八种,各“略”除《诗赋略》外,亦皆有序。著录图书596家,13269卷。前人对《汉书・艺文志》的评价很高。清代学者金榜说:“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户也。”(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二十二引)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艺文》一志,实为学术之宗,明道之要。”(《校雠通义》)清代目录学家姚振宗说:“今欲求周秦学术之渊源,古昔典籍之纲纪,舍是无由津逮焉。”(《汉书艺文志条理・叙录》)可见此志之重要。
  我阅读《汉书・艺文志》用的是颜师古注的《汉书》,参考清代王先谦的《汉书补注》、今人顾实的《汉书艺文志讲疏》等著作,阅后,我了解了汉以前的著作和学术概况,颇有裨益。
  《隋书・经籍志》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分十类,史部分十三类,子部分十四类,集部分三类。总序述唐以前之学术源流及演变。各部、类有大序、小序。清代姚振宗说:“自周秦六国、汉魏六朝迄于隋唐之际,上下千余年,网罗十几代,古人制作之遗,胥在乎是。”(《隋书经籍志考证・叙录》)先师汪辟疆先生称此志“类例整齐,条理备具。每于部类后,各系以后论总论,尤足以究学术之得失,考流别之变迁,文美义赅,班《志》后所仅见也。”(《目录学研究・论唐宋元明四朝之目录》)都是很高的评价。
  我阅读《隋书・经籍志》时,参考姚振宗的《隋书经籍志考证》,了解了唐代以前图书的存亡和学术演变情况,对我研究六朝文学很有帮助。姚氏《隋书经籍志考证》,考证精详,资料丰富,颇有参考价值。1995年年底,日本著名学者兴膳宏教授寄赠他与川合康三合著的《隋书经籍志详考》,此书在《隋书・经籍志》著录的书籍后,附以《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崇文目录》、《通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玉海》和《日本国见在书目》的著录情况,足供参考。书后附《书名索引》《人名索引》,使用方便。《隋书经籍志考证》和《隋书经籍志详考》成为我案头常备之书。
  还应该提到的是宋代两部著名的私家藏书目录,即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有衢州本与袁州本之分。衢州本著录图书1461部,袁州本著录图书1937部,各书都有提要。《直斋书录解题》原有七十六卷(今存二十二卷),著录图书3096种,51180卷。各书都有解题。二书受到后世的重视。元初史学家马端临的史学巨著《文献通考》(348卷)中《经籍考》(76卷)几乎全部采录了《郡斋读书志》和《直斋书录解题》的提要。《经籍考》也是重要的目录书。张之洞说《文献通考》中《经籍考》“虽非专书,尤为纲领”(《书目答问》卷二)。
  因此我们读书治学,学一点目录学,好处很多:①掌握中国古籍的概况;②了解各书的基本情况;③粗知学术源流;④指示读书治学的门径;⑤考辨古籍的依据;⑥检索资料的顾问。学一点目录学,一生受用无穷。
  
  二、练好基本功
  
  罗先生回信告诉我,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一定要精读《诗经》、《楚辞》。意思是说,要练好基本功。
  我认为,在大学时学习的《中国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等就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功。但是,作为研究的基础,这个基本功是不够的。所以,罗先生要我精读《诗经》、《楚辞》,就是要我进一步练好基本功,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打好基础。
  当时在我藏书中,《诗经》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世界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本)、宋朱熹的《诗集传》(世界书局影印铜版《四书五经》本)、清陈奂的《诗毛氏传疏》(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清马瑞辰的《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由于《毛诗正义》过于繁琐,于是我选择朱熹的《诗集传》精读,参考《毛诗正义》及《诗毛氏传疏》、《毛诗传笺通释》。《楚辞》有《楚辞补注》(宋洪兴祖补注,其中包括王逸的《楚辞章句》,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楚辞集注》(宋朱熹集注,扫叶山房石印本)、《屈原赋注》(清戴震撰,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离骚集释》(卫瑜章集释,商务印书馆《国学小丛书》本)。当时,我精读《楚辞补注》,参考其他几种注本,特别是《离骚集释》一书,引用古今名家之说,注释详赡,对我帮助尤大。《楚辞》除《天问》之外,大都易读,我也感兴趣。屈原《离骚》,我几熟读成诵。
  《诗经》、《楚辞》是我国古典文学不祧之祖。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论》中论述历代文学之后说:“源其飚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指出《诗经》、《楚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精读这两部古典文学名著,为我学习和研究六朝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认为,练好基本功固然要集中一段时间,但也不是一时的事。在长期的研究工作中,根据需要,有时也要补一补基本功。如文字学,我在大学读书时,只学过唐兰的《中国文字学》,太简单了。后来,因为研究古典文学的需要,我阅读了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并参阅了王筠的《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桂馥的《说文义正》,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等著作。这就补上自己在这方面的欠缺。
  关于如何练好基本功,学术界有不同说法,如1929年,黄侃和他的老师章太炎合开了一个国学基本书目,共25种,即《十三经》、《大戴礼记》、《国语》、《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通典》、《庄子》、《荀子》、《文选》、《文心雕龙》、《说文》、《广韵》。黄侃弟子、南京师范大学徐复教授评曰:“以上青年必读书25种,包括四部中最重要的典籍,可以囊括一切,也是治各门学问的根柢。”所谓“根柢”,即基本功。这一书目开得十分精要,所列各书皆国学之精华,但是分量过多,非一般学子所能做到。我虽然没有全读这些书,但都购置庋藏,时时翻阅,供研究参考。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先师汪辟疆先生的《读书说示中文系诸生》(《汪辟疆文集》)一文中为中文系大学生推荐的十部书。兹稍加解说,附录于后:
  (一)《说文解字》。读唐以前古籍必须通文字训诂,因此,《说文解字》是必读的。我常常翻阅的是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和桂馥的《说文义正》。
  (二)《毛诗正义》。《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不可不读。我平常翻阅的有《毛诗正义》、《诗集传》、《诗毛氏传疏》、《毛诗传笺通释》。
  (三)《礼记正义》。《礼记》是儒家述古代礼制的书,对了解古代社会有帮助。张之洞说:“治经之次第,先治《诗》,后治《礼》。”王国维说:“读《诗》《礼》,厚根柢,勿为空疏之学。”我平常翻阅的是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的《礼记正义》、清孙希旦的《礼记集解》、清朱彬的《礼记训纂》和元陈坏摹独窦羌说》。
  (四)《荀子》。此书是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有人认为,荀子思想支配了中国两千多年,我平常阅读的是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近人梁启雄的《荀子简释》。
  (五)《庄子》。此书是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旨远文高,乃玄学之宗。对后世思想有深远的影响。我平常阅读的是清郭庆藩的《庄子集释》和清王先谦的《庄子集解》。
  (六)《汉书》。班固《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堪称断代史之楷模。唐代有“《汉书》学”,对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唐颜师古注的《汉书》为权威注本,清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是最佳注本。
  (七)《资治通鉴》。宋代司马光主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通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共计1362年的历史。此书体大思精,堪称绝作。我使用的是古籍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标点本。此书后由中华书局印行。
  (八)《楚辞》。以楚国诗人屈原为代表的诗歌,西汉刘向编为《楚辞》。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诗人,他的作品对后世诗赋有深远的影响。我爱读《楚辞》,平常读的是《楚辞补注》,参考《楚辞集注》《屈原赋注》等。
  (九)《文选》。南朝梁萧统编。萧统是昭明太子,故此书又名《昭明文选》。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文选》选录周至南朝梁诗文七百多篇,对后世文学有深远的影响。我读的《文选》是李善注《文选》,参考五臣注《文选》、清朱的《文选集释》、清梁章钜的《文选旁证》等。
  (十)《杜诗》。即杜甫诗。杜诗上承八代,下开唐宋,乃诗歌之集大成者。史传谓其诗“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我阅读的杜诗是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参阅清杨伦的《杜诗镜诠》、清钱谦益的《杜诗钱注》等。
  汪先生说:“熟读十书……务祈贯通。以此治基,基固。则日进缉熙光明矣。”这是说,阅读这十部书,为的是练好基本功,基本功扎实,将来定有所成。汪先生开列的十部书,涵盖经、史、子、集,十分精当。如能熟读,对研究我国的国学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