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82|回復: 0

[汉语言文学] 从认知语用学角度解读《红楼梦》的语言使用技巧(2)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1-6-13 09: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北方教育
例析6. “离恨天”神话故事似曾无关,却有关,贯穿《红楼梦》全篇。
  “离恨天”一词在《红楼梦》里出现过三次{6}。第一次出现在第一回当中,在僧道对话中由僧人的叙述引出。讲述的是在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由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修得个女体,成了绛珠仙子,于是“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但两者凡心未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第二次出现在第五回里, 写贾宝玉梦入太虚幻境,遇见司掌人间风情月债的警幻仙姑。仙姑告诉宝玉,她居住在离恨天上灌愁海中,并且给宝玉看了十二钗正副册子词。由此暗示大观园众女子今后的命运,尤其是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的爱情命运。第三次出现在第九十八回的回目中“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而此回写的是宝黛二人爱情的悲惨结局,黛死宝病。
  “离恨天”其实最早出现在《西游记》中, 共有五次, 分布在第五回一次、第三十九、五十二回各二次。现举一例如下:“好大圣,摇摇摆摆,仗着酒,任情乱撞,一会把路差了,不是齐天府,却是兜率天宫。一见了,顿然醒悟道:‘兜率宫是三十三天之上,乃离恨天太上老君之处,如何错到此间?也罢,也罢!一向要来望此老,不曾得来,今趁此残步,就望他一望也好。’”(《西游记》第五回)
  从表面的小语境看,《红楼梦》中“离恨天”的建构完全脱离了宗教色彩,它不再与“三十三天”、“兜率天”等佛教名词联系在一起,但从大语境的本质上却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佛教哲理。首先,《红楼梦》中“离恨天”揭示了“恨”之所在的佛教哲理。从佛教观念讲,“恨”即为内心怨积不畅而引起的苦恼。《成唯识论》曰:“云何为恨, 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热恼为业。谓结恨者,不能含忍,恒热恼故。”因为有了“恨”,便有了苦恼。为了解脱苦恼,就得“离恨”。绛珠仙子从“离恨天”下凡到大观园,便是由于神瑛侍者“灌溉之情未偿”的内心之“恨”未得解决,“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她历经尘缘就是为了报答神瑛侍者的浇之情。而林黛玉魂归“离恨天”又是因为她与贾宝玉在凡尘的爱情无法实现之“恨”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无论是从仙界历劫凡尘,还是从凡尘魂归仙界, 都是由于“恨”。为了离恨,便历经了仙界――凡尘――仙界的循环历程。其次,《红楼梦》中“离恨天”演绎了“色即空”的佛教意蕴,认为要解决“离恨”的真正办法即是消除一切情色欲望,因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是罪恶的源头。《妙华莲花经》曰:“诸苦所因, 贪欲为本。”林黛玉和贾宝玉的一段为了“偿债”的情缘,在大观园历经了春之萌动、夏之成长、秋之衰颓、冬之陨落的历程后最终回归到“离恨天”。林黛玉虽然把“一生所有的眼泪”都流尽了,却没能换得个“举案齐眉”。一切“春恨秋悲皆自惹”,问为何缘,只因“离恨天”上情缘未了, 尘欲未尽。薛宝钗热衷于“仕途经济”,八面玲珑,博得贾府上下夸赞,虽得了与贾宝玉“举案齐眉”,但“到底意难平”。婚后不久贾宝玉即出家为和尚,薛宝钗只好独守空房,抱恨终身。为了所谓的情色欲望,林黛玉魂归西天,薛宝钗则独守空房,因此无论林黛玉还是薛宝钗,她们所得到的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最终的结果都是“空空如也”。贾宝玉更是以出家的方式表明“色即空”的佛家理蕴,昭示了情色欲望的虚幻性。这种鲜明的对比形成了一种最大的关联特征,因此,《红楼梦》中“离恨天”就是一种指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的文学意象。
  
  三、余 论
  
  认知语用观的关联论认为任何话语都是有关联的。话语的理解过程就是寻找关联的过程。在较小的语境中找不到关联, 就得借助更大一些的语境,直至使话语在这种语境中具有最佳语境效果,找到话语的“最佳关联”,实现对话语的最准确的理解和认知。本文就是通过对作品中一些鲜活事例进行分析和推理,从而看到了曹雪芹炉火纯青的语言描写艺术,像生活一样, 好像没有成文的章法, 但又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因此,《红楼梦》不愧是一部完全可与《莎士比亚全集》相提并论的世界经典文学,不同学者、读者、文人墨客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品评过该巨著,兴之所至,各取所需。但类似于本文试图运用认知语用学中Sperber 和Wilson关联论来品味《红楼梦》那自然而深刻、质朴而传神、平淡而真挚的语言使用技巧方面的文章似乎并不多见。(作者:龙翔 唐朝文 )
  {1} [清]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2} 何自然,冉永平.话语联系语的语用制约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3):1-9.
  {3} 刘绍忠.关联论的交际观[J].现代外语,1997(2):13-20.
  {4} 王岳川.文化话语与意义踪迹[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
  {5} 庞婧文.天葩吐奇芳――从《红楼梦》韵文解读薛宝钗形象[J].德州学院学报2008(1):6-10.
  {6} 曾礼军.《红楼梦》中“离恨天”的建构[J].红楼梦学刊 2007(1):281-296.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