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493|回復: 0

[論史]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三户亡秦的历史应验(1)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1-12-12 15: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秦始皇网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一典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此典一出,即被视作为必胜信念的强烈表达。其后,每逢到了民族生存的危亡之际,此典便频频被提出以鼓舞人心、激励斗志,并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其实,这句产生于反抗暴秦统治的时代名言,除其代表了一种情绪化了的坚定信念之外,又不可思议地与历史演进的过程吻合。它先验而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真谛:即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而仅就亡秦这一事实,这句名言还有着双重应验。首先,亡秦大业虽成于天下民众,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确实当首推三个楚人――陈胜、项羽、刘邦。其次,亡秦的决定性战役就是在三户水(今河北临漳西)一带展开,楚将项羽率军战胜秦军主力,并接受其投降。从此,秦亡便成了不可逆转之势。以下即根据历史记载,考察这句名言的应验情况。

  一 、

  有关推翻秦王朝统治的那场全国大起义,其史料主要记载于《史记》,尤其以《项羽本纪》、《高祖本纪》、《秦楚之际月表》、《陈涉世家》、《张耳陈余列传》、《田儋列传》等为最详尽。作为反秦的首倡者,陈胜的历史功绩在当时及后世均已被充分肯定。但其战斗精神及其坚定不移的反秦信念则未相应得到明确标识。

  众所周知,陈胜和他的九百同伴谪戍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西南),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遇雨失期,按秦法皆当斩,陈胜便会同吴广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就在这个事实的表象之下,掩藏着一个久被忽略的亡秦之志。 以陈胜等人的处境,反秦并非唯一选择。类似情况下更通常的选择应该是逃亡。刘邦就是这样做的。[1]心怀不满分子黥布、彭越也是这样做的。[2]甚至在陈胜等人起义前夕,吴广也有意扬言逃亡以刺激随行的朝廷军吏、发动自己的同伴。[3]这些都表明了“逃亡”是当时的最为可取之策,但志在亡秦的陈胜从未做此想。在起义的酝酿阶段,陈胜就专注于“死国”之大计;起事之后,他更以“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的战斗宣言激励部众向统治者直接开战。这种战斗精神在陈胜部队的奋斗经历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日后,陈胜的核心部队始终以一种前仆后继、必以灭秦而后快的气势不断对秦王朝施以打击。陈胜事迹,司马迁论之甚详,在此仅就其所部的灭秦决心、奋斗轨迹稍事勾勒。

  陈胜在陈(今河南淮阳)建立“张楚”政权时,部众仅数万人,较之于吞灭六国的秦而言,这点力量殊微不足道。但陈胜不待稍歇,即令吴广率诸将西向击秦。吴广受阻荥阳后,陈胜又令周文击秦,又令宋留击南阳入武关(今陕西商县)。周文部很快就击破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西南),深入关中腹地,直逼秦都咸阳。此时距陈胜起义于大泽乡不足三月。[5]不久,周文部在秦军的反扑下,败出函谷关。陈胜又命令其旧部、业已在赵称王的武臣发兵西击秦。[6]吴广部下田臧不满大军久留荥阳城下,便杀吴广,自任统帅,率精兵西进迎击新胜气盛的秦军主力,结果全军覆没。面对来势汹汹的秦军,陈胜亲自出战,兵败后为其亲近庄贾所杀。陈胜战死前后,周文的部队、宋留的部队均被秦军消灭,还有一些部众另立分出。这样一来,陈胜部队的主体就不复存在了。但未过多久,陈胜部下吕臣集结残部东山再起,杀了庄贾,收复了陈,重立“张楚”国号。[7]与此同时,远在广陵(今江苏扬州)一带的陈胜旧部召平为继续亡秦事业,矫称陈胜之命,拜项梁为上柱国,令其“急引兵西击秦”。[8]嗣后,项梁及其所部就成了陈胜精神的继承者。

  陈胜部的诸多战略举措并非无可指责,但其不顾一切,唯攻秦是务的作战精神,则将其亡秦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向秦之统治中心攻击之外,陈胜部还以陈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扩展,以至于可以这样说:遍及全国的反秦烈焰,几乎都是陈胜播下的火种。关于这一点,只要看一下参与亡秦的各路诸侯就一目了然了。

  楚国,由项梁奠定,并始终以得陈胜之统自居。

  赵国,始由武臣为王,后由赵歇继立;武臣原为陈胜部将,略定赵地后,经部下张耳、陈余怂恿自立门户;武臣死后,张、陈收其旧部立赵歇为王。

  燕国,由韩广而立;韩广又是武臣旧将,原隶属陈胜当无疑问。

  魏国,始由魏咎而立,后由魏豹继立;魏地由陈胜部将周市克复,魏咎亦从陈胜处受封赴任;魏咎兵败身死后,其弟魏豹得楚之助继立为王。

  韩国,由项梁所立韩成为王,始终无立国之地,后由刘邦西进灭秦时将所克故韩地与之立国。

  诸侯中仅有齐国与张楚不相隶属(容作后叙)。由此可见,司马迁所言“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相亡秦”之论确属的评。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