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430|回復: 0

[論史] 暴政压制自由史:秦统一六国也想统一思想(9)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10-3-5 11: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易
第二点是关于国家强大,就要统一思想,统一意志,这也是我们听了几十年的老话。30年代到 40年代时,国民党要统一,所以提倡一个思想、一个意志、一个主义、一个领袖,党外无党,党内无派。当时国民党里面有少数人就是这样叫的。国民党这样叫的时候,当时民主人士、进步人士则拼命地攻击。这是以前的情形。今天高唱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的知识分子也许根本不知道,近代中国讲统一意志,统一思想,是由国民党开始的。当时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左派的,讲民主讲自由的知识分子,对国民党最不谅解的一点就是说它压迫学术自由,用一党一派的思想来笼罩全国。可是今天,大家却觉得学术自由可以牺牲,要统一意志,统一思想,才能使国家强大。这一点不用我多说。我只想请大家看看30年代的《生活周刊》和40年代的《观察杂志》,看看那些反对统一意志、统一思想的言论,就很够了。

    至于说学术自由导致意见散漫,力量分散,这话也不能说没有理由。如果每一个人一个意见,一盘散沙,诚然是没有力量。但怎么样才算力量?怎样才算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照我刚才提到的Karl Mannheim的说法,叫做综合Synthesis。这个Synthegig就是要把不同的意见归纳到一种最高综合。照Karl Mannheim的说法,这工作要永远不断地做。因为社会上不断有新的现实,因此也必然会有新的观点出现。各种不同的新观点需要随时求得一个最高的综合,使多数人的利益都受到照顾。这是知识社会学的说法。但是这种讲法的综合,不是说由一个人来做,而是要由很多的学者、思想家来共同不断地努力。如果由一个领袖来做,那只是领袖个人的意志,不是大家的意志,那是以他的意志为大家的意志,以一个意见代替所有的意见。这事实上只能叫做"一统",而不是真的"统一"。若用辩证法来讲,这是一种"正",并不是一种"合"。所谓正反合,"正"是一个人的意见,或少数人的意见。这个意见还没有经过批判,没有经过研究。如果立刻就要大家接受,这是中国传统中的"定于一"。其实,这只是"正"的一面。另外一方面,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刚才讲的Synthesis,即Karl Mannheim讲的综合。也就是经过批判,经过广泛的讨论,经过研究之后,我们大家得到一种结论,得到一个差不多是共同的意见。可是,这个讨论、批判的过程,是"反"的过程,就是正反合的"反","反"的过程必须假定学术自由,没有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就没办法"反"。今天如果我是最高统治者,我说一句话,发表一个意见,不准人家讨论、批评,就要人接受,那么我并不是统一了所有人的意志,而是把一己之见强加诸他人罢了。在巨大的政治压力之下,无论古代或近代,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渺小的。他没有那样坚强的意志反抗到底。那本著名的小说《1984》对这一点描写得十分深刻。我们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再坚强的个人意志,也抵抗不住巨大的集体的政治力量的摧残。《1984》所描写的情形,有的地方正像是为"指鹿为马"那句成语作近代注释。"指鹿为马"又不幸是秦代赵高的故事,这就更值得我们警惕。我不反对有统一意志,统一思想。可是这种统一必须是辩证法的"合",而不应该是"正"。因为只有"合"才产生力量。这是我的一个简单看法。

    资本主义社会里自由泛滥不好,但不能因此取消出版自由

    记者:……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总是从属于下层基础而发展的。一切文化、学术、文学、艺术、思想都是以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而决定的,因此,以这个理论,列宁又说,文学艺术是整个革命事业的螺丝钉和齿轮,而毛泽东则引列宁的理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重申文学、艺术及其他上层建筑,要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请问对此看法,余先生有什么意见?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