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27|回復: 0

[训诂学] “做”与“作”不可混用

[複製鏈接]
开元之治 發表於 2009-3-18 1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新华网 许博渊
许多人常常将“作为”写成“做为”。见了这些写法,我的感觉仿佛在金鱼缸里发现了一条死鱼。这让我下决心就此发表一点看法。
     

    汉字的“做”与“作”意思几乎一样,比如“做作”这个词就是同义重叠。但它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字,几千年来它们有固定搭配,如果混用,意思能明白,感觉却别扭。比如“作恶多端”不能写成“做恶多端”,“作法自毙”不能写成“做法自毙”,“作乱”不能写成“做乱”,“作孽”不能写成“做孽”,“做作”不能写成“做做”,如此等等,可以列出二三十条。  


    或曰,汉字阅读将错就错,约定俗成的也太多,何必认真?不然。这两个字的用法是有一整套规矩的,破坏了一个,动摇了其他,好比牙齿,掉了一个,其他的好牙也会动摇。汉字的固定搭配如同人的脸,不可随意改变。如果你的一个天天见面的朋友,忽然有一天眇一目或歪一鼻出现在你面前,你一定会很吃惊,很难受。而且,每一个汉字不但传达音和义,还包含审美情感,人们见了“香气扑鼻”就愉快,见了“臭气扑鼻”就恶心。如果我们将汉字随意地变来变去,像川剧的变脸一样,读者一定会头晕目眩,精神错乱。
   

    汉语汉字是祖宗的遗产,我们有责任改良它,却没有权利糟践它。这方面,报纸书刊责无旁贷。是否能准确地使用汉字是一个人文化水平的体现。有几年我常读港台的华文报纸,我发现他们的汉语文字水平比我们的报纸明显地要高,透着一股文化气息,读来令人愉快。而文字水平的高下与态度有关。古时候,人们对文字非常尊重,不允许乱扔有文字的纸片,叫做“敬惜字纸”。现在,我们不那么敬惜了。令人困惑的还有,几乎人人都在呼吁尊重和发扬传统文化,而语言文字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知为什么少有人呼吁尊重。有的呼吁尊重传统文化的文章本身就在那里糟践汉字,令人哭笑不得。


    有一点必须说明。我是学外语的,汉字只是粗通而已。有许多字,我几十年来都是读错的,直到用拼音法在电脑上打字打不出来,一翻字典,才知道读错了。比如“整饬”的“饬”,我一直读作“shang”。还有不少字,我几十年来一直是理解错的。比如“灵柩”的“柩”字,我一直以为是棺材的意思。不久前读《礼记》,发现有这样的文字:人死后,“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原来“柩”是指安放在棺材里的尸体。可见我们的汉字有多丰富,达到精通的程度,一般人都是做不到的。(我始终不同意许多新闻报道说某人精通几门外语的说法。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无边的海洋,几乎没有人能全部掌握而不出差错。如果一般地能交流就算精通,那个标准也太低了一些。这是否反映了我们一部分编辑记者对语言文字的低标准?)


    为了提高汉语水平,报纸编辑记者应该仔细读读四大名著,再读点优秀的古文。不求精通,但求能准确理解和使用常用的字和词。这样,才上对得起祖宗,中对得起读者,下对得起后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