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凤凰网 刘邦并不轻松的入关之路
秦军在巨鹿惨败的消息让刘邦兴奋了很久,二世三年二月,满怀关中王梦想的刘邦开始了西征之路。
对于这支最开始不足万人的部队来说,西进并不如想象中的轻松。西进的首战并不顺利,刘邦联合盘踞巨野泽(山东巨野县)的彭越协同进攻昌邑,不过这个时候彭越也不过千把人,虽然是强强联手,怎奈兵力有限,并没有攻下昌邑。暂时失利后的刘邦整军再战,仍然无法攻取昌邑,只好绕道向高阳(河南杞县西南)前进。
正在刘邦苦闷之时,智囊郦食其前来投奔刘邦,同时还带来了他的弟弟郦商所部几千人,郦商后来曾攻下秦人防守的汉中地区。郦食其六十多岁,成语“高阳酒徒”就是说此人,足智多谋,阅人无数,高阳路过很多英雄豪杰,唯独看得起刘邦。郦食其认为,以刘邦目前这么点人马,根本不可能入关破秦,不如袭取陈留,陈留不仅交通便利,最为关键的是存储着大量的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来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这一点,刘邦也许也想到了,可是陈留作为秦人的粮仓,城防非常坚固……不用着急,郦食其先生已经想好了后着。
原来他和陈留县令关系不错,可以前去做说客,行得通就让他投降刘邦,不然郦食其就为内应接应刘邦攻城。入城后的郦食其无法说服陈留县令,于是他在半夜杀了陈留县令,刘邦因此得以顺利攻克陈留。
这个陈留县令,也未必是什么坏人,而且看来很信任郦食其老兄,万万没想到会死在这位朋友刀下,虽然有些冷酷有些无情,但是为了反秦大业,这位老兄还是安息吧……
实力大增的刘邦因此得以继续西进,试图从函谷关进入关中。可是这条路线防守十分坚固,刘邦虽然取得一些胜利,如破秦将杨熊、攻颍阳,屠之、略韩地S辕。但是这条路线上的开封,重镇洛阳一直无法攻克。于是刘邦南下,决定走关中的侧门武关入关。
走武关就必须攻克今湖北北部、河南西峡以东的南阳郡。六月,刘邦击败南阳郡守吕t,实力受损的吕t退守郡治宛城(河南南阳)。入关心切的刘邦决定不管南阳的守军,直接向武关进军,正当刘邦一步步向危险靠近的时候,军师张良劝阻了刘邦的冒进行为。
作为军师,张良在民间的知名度并不比诸葛亮低,《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经常被人比作“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这个张子房,就是张良。张良出身韩国名门,祖父和父亲都曾担任过韩国的国相,韩国灭亡后,张良倾其家财募求勇士以刺杀秦王,在博浪沙差点刺杀秦王得手!香港电影《西楚霸王》的开场,就是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自荆轲刺秦王以来,嬴政还从未如此深切的感受过危险,面对如此赤果果的挑衅,嬴政恼羞成怒,四处追捕张良,于是张良改名换姓,隐居于下邳。
刺杀不成,隐居下邳的张良开始研究兵略,在此期间结识了项羽的叔叔项伯,并曾救过他的性命,这段友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后楚汉战争的走向。陈胜起兵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张良与刘邦曾经有过短暂的合作,后来张良向项梁请立韩王,于是项梁立了韩王,给了他们千把兵马去收复韩地,这么点兵力,也就勉强打打游击,而且韩地离关中很近,张良左躲右闪才没有被秦军吃掉。正当张良在韩地无所作为之际,刘邦西进到了韩地,两个战友再次开始了合作。
张良认为,即将要攻打的武关十分险要,有很多兵力把守,而宛城虽然实力受损,兵力也颇为强大,假如不顾宛城的秦军,那么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地位,十分危险。刘邦听取张良意见,回军围困宛城,面对刘邦的威胁,南阳郡守吕t于七月投降,这样刘邦不仅消除了背后的威胁,而且还壮大了实力。
南阳郡投降之后,高武侯w、襄侯王陵、番君别将梅m在武关前与刘邦会师。八月,刘邦屠武关,兵锋直指咸阳,赵高杀二世;九月,秦王子婴立,杀赵高,刘邦经过几场恶战之后,肃清咸阳外围的守兵;十月,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从此月开始为汉王元年十月。
刘邦入关之后,做了几件颇得人心的事情。
其一、没有杀秦王子婴;
其二、封府库,还军霸上,当然了,一开始是准备住秦宫的……
其三、约法三章,除秦苛法;
其四、不接受秦地父老的牛羊酒食,表示物质充裕,不想扰民。
太史公说刘邦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的确是所言不虚。
会师关中
再来看项羽一路,项羽整合各路人马,屡次向章邯所部发起进攻,秦军虽然多次退却,可是联军也不能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如此足足对峙了半年之久,可能的情况是,联军目前仍然没有取得绝对优势,而章邯采取了坚壁不战的策略,凭借防御的优势和联军对峙。然而转机终究出现了,这个转机不是来自联军,而是来自秦王朝内部。
在秦相李斯还没有出道之前,他曾经观察过厕所里的老鼠和仓库里的老鼠,厕所里的老鼠偷食脏东西,看到人犬来了,避之不及;可是仓库里的老鼠吃着屯积的粟米,养得又肥又壮,而且不用担心人犬的惊扰。于是还未出人头地的李斯由衷的感叹:“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条简单朴实的理论诠释了历史上许多许多的权臣之路,如九千九百岁魏忠贤大人、如“八虎”之王刘瑾大人,等等等等……赵高同志算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秦始皇死后,作为二世胡亥的老师,赵高逐步控制了年轻的胡亥,指鹿为马,逐步窃取了秦王朝的军政大权。三年四月,章邯被联军步步紧逼,形势不利,二世皇帝多次派使者谴责章邯作战不力,赵高以前经常对二世说“关东盗无能为也”,可是这个时候形势急转直下,眼看诸侯就要打进关中,因此赵高打算杀掉章邯来推卸关东大乱的责任。
好在章邯对朝廷的动向并非一无所知,他派往关中请示作战问题的长史司马欣险些被赵高杀死,司马欣向章邯透露了赵高的意图:“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於死”。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联军那边也有了动向,陈余向章邯写了一封书信,首先向章邯描叙了他的几个前辈如白起、蒙恬的悲惨经历;然后跟他讲明目前的形势:“赵高素谀日久,今事急,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有功亦诛,无功亦诛”;接着,指出章邯现在不过是负隅顽抗,秦王朝气数已尽;最后,跟章邯指明不重蹈几位前辈覆辙的一条光明大道:加入诸侯,灭秦分天下!
一边是身首异处,一边是分地为王。章邯终于决定背叛秦王朝,同为背叛,有的背叛恬不知耻,有的背叛则是弃暗投明。假如章邯在自己性命不保的情况下都要为残暴的秦王朝卖命,那么只能是螳臂当车。
章邯这边想投降,项羽也是想接受投降的,毕竟章邯现在实力仍然很强大,要想彻底歼灭章邯所部,需要死很多很多人。于是谈判中惯常的一幕开始了,条件暂时谈不拢,只好边打边谈,项羽再展名将本色,连续两次大破秦军。七月,章邯率所部在殷墟(河南安阳西)投降,至此,秦军主力灰飞烟灭,秦王朝灭亡的命运已经无可逆转。
投降后的章邯被联军置为雍王,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秦军为先头部队向关中进发。一切似乎都很平静,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可是几个月之后,令项羽始料未及的事情出现了,随着联军和秦军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双方因为之前的矛盾,正在不断发生摩擦。联军近百余年来,被秦军覆军杀将不知道多少次,对秦军最为痛恨的当数赵军,五十多年前,秦将白起在长平足足坑杀了赵降卒四十万!这是旧恨,再说新仇,联军的士卒之前在秦地服役的时候,秦地的士卒对他们都很苛虐。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新仇加旧恨,此时不报,更待何时!形势越来越严重,很多受不了联军侮辱的秦卒都在思考他们将何去何从。首先,他们是比较恨以章邯为首的几个秦将,如果不是他们的忽悠,跟着他们投降了联军,哪里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呢?其次,他们是非常希望秦王朝能够灭亡的,假如不能消灭秦朝,凶残的秦王一定会杀光他们留在关中的亲人。也就是说,现在项羽已经不能通过章邯来控制这群秦军;同时,假如联军不能攻破关中,那么这些秦军为了关中的亲人可能会暴动。人之常情,人之常情,暴动不是为了权力更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家人的性命。
联军士卒与秦卒之间的矛盾,用一句比较专业的术语来说,应该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是秦与六国百余年来互相征伐的结果。最最关键的是,这支秦军比盟军中的任何一支都要强大,因为共同的威胁,义军团结到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推举项羽做了他们的盟主,假如这群秦军突然暴动,项羽不能保证能够制服他们。汉元年十一月,作为盟主的项羽下令将秦军二十万坑杀于新安(河南渑池城东)南。这实在是一场悲剧,二十万秦卒化为尘土,而项羽从此之后也不可能在秦地获取道义上的支持。
历史爱好者中往往有个有趣的现象,成功者的缺点往往被忽视,而失败者的错误则经常被夸大。白起虽然坑杀了四十万赵军,但他在许多人心中战国第一名将的地位却很少因此动摇;蒙古贵族嗜杀成性,屠城无数,上千万平民惨死于他们的弯刀之下,他们甚至想杀光中原人来做牧场,只是因为蒙古人战绩显赫,横扫世界,于是很多人谈起蒙古军队往往是心神往之……在下并不打算粉饰项羽杀降的罪过,比如坚持认为史书这里被篡改;比如坚持认为这二十万只是号称,实际数量要少得多。在下只是想告诉大家,项羽杀降存在不得已的因素。
汉元年十二月,联军推进到函谷关,猛然惊喜的发现守关的是友军,可是当他们走向关口的时候迎接他们的不是友善的面孔,而是弓箭和檑木……原来刘邦听说项羽把章邯置为雍王,打算分关中一部分让章邯称王,这下刘邦就不干了,自己投机取巧,不惜“误伤”友军(阻赵将司马n渡河入关),趁着秦军主力牵制在河北的功夫一路狂飙,不就是为了关中王的位置么!眼见到手的关中王没有了,刘邦于是在关中大量招兵,扩充兵力到十万,派兵把守函谷关。项羽听说刘邦把守函谷关的消息,怒不可遏,这摆明是与联军作对!联军弟兄们和秦军主力拼命,倒被你把关中先抢了,双方的火并一触即发,先锋英布很快攻下函谷关,全军推进到鸿门。
接下来就是大家十分熟悉的鸿门宴的故事,脍炙人口的《鸿门宴》入选中学课文之后,鸿门宴就一直是楚汉战争中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自从毛泽东的一句打油诗“莫可沽名学霸王”之后,项羽就一直戴上了沽名钓誉的帽子。事实上,项羽既不沽名,也不钓誉,项羽才是鸿门宴的大赢家,刘邦不情愿的让出了关中,“项羽亦因遂已,无诛沛公之心矣””《樊郦滕灌列传》。刘邦是有功之人,与项羽也有战友之情,杀死有功的刘邦,以裂土封王为条件来笼络义军领袖的项羽,他将如何在义军领袖中立足?义军就一定会听从他的指挥去攻打在关中有十万军队的刘邦所部?若以项羽独自的力量对于这么庞大的军队,一旦陷入僵持,日后分封诸侯的主封人恐怕就轮不到他项羽了。
有的朋友认为项羽没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是其最大失策,因为最后夺取项羽天下的是刘邦。这实在是一种事后诸葛亮的说法,按照这个说法,是否可以得出这么一条结论:曹操不是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没有杀死日后夺取他政权的司马懿;柴荣不是杰出的政治家,因为他没有除掉日后夺取他天下的赵匡胤。刘邦好歹是有功之人,而且与项羽也有战友之情,难道要项羽一定要够厚够黑才能算得上是大家所认同的英雄吗?而且杀死有功的刘邦,项羽在诸侯之中恐怕难以交代,更为关键的是刘邦目前在关中还有十万军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