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88|回復: 0

[論史] 刘邦吕后和功臣三势力的殊死搏斗(2)

[複製鏈接]
偷月 發表於 2011-6-15 11: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网论坛
秦始皇曾经被淳于越劝说道:“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秦始皇没有接受这番好意,选择了坚定不移地走郡县制的道路。而此刻,刘邦对秦始皇的激进式改革做了一番修正,事实上实施了淳于越当年没被秦始皇首肯的措施,试图通过大封同姓子弟为王,起到屏藩汉室江山的作用。刘邦甚至“刑白马与诸侯盟,曰: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不过刘邦驾崩后,他的这番誓言很快就被吕后抛到了九霄云外。吕后为了娘家人的利益,在协助刘邦合力摧垮功臣一系之后,自然要大封外戚一系了。
    吕后精心谋划壮大吕姓势力,在只活到二十三岁的惠帝驾崩时即开始行动。惠帝发丧时,太后哭不出来。留侯张良的儿子张辟对丞相陈平说:太后只有这一个儿子,现在死了,她哭得并不悲伤,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倒把陈平问懵了。张辟说,惠帝没有大的儿子,太后对你们这帮人很不放心。不如你去请求太后首肯,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京城的南北军由他们掌握,诸吕都入宫用事,这样太后才会心安,你们也就不会大难临头了。陈平依计行事,太后果然哭声变哀。当时,张辟才十五岁,显然他的话是吕后指使的结果。这不禁让人回想到,当年,刘邦想废掉太子刘盈,吕后用了张良的计策,请来商山四皓支持太子,刘邦废立太子之事只好搁浅。刘盈死后,吕后又搬来张良的儿子来吹风,看来,张良父子和吕后关系非浅。
    吕后的两位老兄在高祖时已经封侯,长兄吕泽为周吕侯,吕泽的儿子吕台为郦侯,吕台的弟弟子产为交侯,吕后的二哥吕释之为建成侯。
    吕太后称制后,便决定立诸吕为王,右丞相王陵把刘邦白马之盟搬出来反对,弄得吕太后很是不爽。吕太后转而去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没想到周勃一干人等倒也爽快,说是高祖定天下,可以封子弟为王,如今太后称制,封自家兄弟子侄,自然没啥不妥。太后于是欢欢喜喜罢朝走了。没过多久,吕太后拜王陵为帝太傅,夺了他的相权,王陵只好称病免归。
    扫除了障碍,吕太后开始有条不紊地以种种名义封吕家人为侯,二哥的儿子吕种封为沛侯,姨外甥吕平为扶柳侯。吕太后还授意心腹大臣请立大哥的儿子吕台为吕王,二哥的少子吕禄为胡陵侯,后来又封吕廖临光侯,吕他为俞侯,吕更始为赘其侯,吕忿为吕城侯。
    后来,梁王吕产、赵王吕禄、燕王吕通被称为吕氏三王。
    吕后用事,我们似乎不能回避两种现实。当时,距秦朝并不遥远,即便是秦始皇,他的母亲赵姬在他少年即位时,也是实际上的权杖执有人。母后当政在当时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到吕后时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吕后唯一的儿子刘盈也是少年天子,十五岁做了皇帝,本来他就生性柔弱,被刘邦公开说成“不类我”,差点把他的太子给废了,弄出废嫡立庶的纠纷来。吕后在张良的帮助下力挽狂澜后,为报复竞争对手,把赵王如意的母亲戚夫人“断手去眼,耳,饮药,使居厕中,命曰‘人彘’”(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还让刘盈去参观,弄得刘盈当场精神崩溃,惠帝在位七年中,倒有六年是由吕后在做代理人,以至于司马迁在写《史记》时,把惠帝忽略不计,在高祖本纪后直接就写吕太后本纪。刘恭继惠帝位,吕后临朝称制,刘恭因得知母亲被吕后杀害而表露怨恨,结果死于非命。接下来的少帝刘义,自然也在吕后的手心中掌握。
    但吕后扩大诸吕势力,并未流露出庖代刘姓天下的意图,笔者以为,这是吕后为了巩固政权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试想想,作为刘邦遗下的孤儿寡母,在功臣健在、各路诸侯称霸一方的情况下,特别是儿子刘盈为人仁弱,吕后自然只好捋起袖子自己赤膊上阵,而让吕家兄弟子侄成为王侯,亦方便助自己一臂之力。吕后是在感到天年将尽时,才让吕禄、吕产分别掌管南北禁卫军的,她临死前告诫他俩的也只是担心“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史记・吕太后本纪》)显然是一种防卫性的策略,而非进攻性的政变。
    而刘家人指责高后用事的主要理由,亦只在“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赵隐王如意,赵幽王友,赵王恢),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史记・吕太后本纪》)由此看来,个中根本,实为吕姓、刘姓和功臣三股政治势力的权力和利益博弈,而危及宗庙之类的指责,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在这一前提下,吕后一死,陈平、周勃、灌婴这些功臣系的大员,和刘姓诸侯里应外合,将诸吕势力摧毁殆尽,外戚一系遭遇毁灭性打击。
    刘邦和吕后时期,封建举措的背后,是权力倾轧和宫廷斗争的刀光剑影,血光之灾,高悬在当事者的头上,随时都可能演变成人间噩梦。封建的复辟,尽管是历史的宿命,但终究和大一统的潮流相背离,迷梦中的当局者,我们只好徒然为他们欷[不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