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中华文史网 由以上可见,北宋对西北民族地区的经制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讲,是对当地森林资源的大肆掠夺、毁坏的过程,是长期的、大面积的毁草开荒、以农废牧的过程。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核心,其很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的功能为农牧业的生产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环境条件。北宋这种对森林资源的大规模破坏,必然造成生态系统的恶化,气温升高,雨量减少,不仅严重影响农牧业的生产发展,更重要的是造成气候失调,生产力大幅度下降,风、旱、水灾频频出现。而北宋以各种方式对民族地区草场的大面积开垦,一方面使西北民族地区日益失去牧业基地,以致北宋市马、招马之处不得不逐渐西移,乃至马源越来越少,国防力量相应逐渐削弱,最终败于金人的铁蹄之下。另一方面,这种盲目的、短视的做法,虽在短期内能得到少量粮食,但必然带来农牧两败、一损俱损的恶果。因西北民族地区处于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者的接壤交汇之外,大部分地区山高地寒,并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只有较耐干旱、寒冷的草原生态系统才能适应这种环境,并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使之不易过分干燥,土壤风蚀、沙化不致太严重。况军事性的屯田、营田以其落后性、浪费性,只是为了一时利益而向自然索取,而非建设性的,从而在当时不仅常常出现“岁入无几”、乃至“入不偿费”的情况,而且这种只顾眼前利益而消耗土地肥力的作法,只能导致越广种越薄收、越薄收越广种,水土流失和干旱越来越严重、地力越来越下降的恶性循环。
下面仅就《宋史》及汤开建、刘建丽辑校《宋代吐蕃史料集》(一)中西北民族地区从北宋开始到南宋中期的水、旱、蝗等自然灾害统计如下:
乾德二年(964年)六月,秦州等关西诸州蝗。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八月,秦州大水。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七月,延州,鹿阝州大水。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七月,关、陕诸州大水。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九月,分阝 州蝗。
淳化二年(991年),庆州旱。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五月,陕西诸州旱。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九月,秦州、凤州大水。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陕西诸州饥。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陕西诸州饥。
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六月,保安军大雨,以致黄河溢。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陕西诸州饥。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延州蕃部饥。
天禧元年(1017年),陕西诸州蝗,民饥,镇戎军风暴害稼。
天禧二年(1018年),陕西诸州旱。
天圣三年(1025年)八月,陕西诸州军旱蝗。
天圣五年(1027年)七月,秦州大水。
皇礻右 四年(1052年),鹿阝 州大水。
治平四年(1067年),陕西诸州旱。
熙宁三年(1070年),陕西诸州旱饥。
熙宁七年(1074年),陕西沿边秦凤、熙河、泾原、环庆诸州皆旱。
熙宁八年(1075年)正月,洮西缘边因去岁旱而饿死者甚众。鹿阝、延、环庆路饥。
崇宁元年(1102年),熙河诸州旱。
大观元年(1107年),秦凤诸州旱。
大观三年(1121年),诸路蝗。
宣和五年(1123年)秦凤诸州旱。
绍兴三十年(1159年),阶、成、凤、西和州(今甘肃西和县)旱。
正降(金)五年(1160年),镇戎、德顺军大风。
淳熙元年(1174年),阶、成、岷、凤州大旱。
淳熙五年(1178年),阶州大水。
淳熙十一年(1184年),西和州旱。
淳熙十四年(1187年),阶、成、凤、西和州旱。
绍熙二年(1191年),阶、成、凤、西和州大旱。
明昌(金)四年(1193年),河州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