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网易 万明:今天的北京城有3000多年历史,如果从作为陪都的辽南京算起,至今也有一千多年了,从辽代以后又建有金中都和元大都,这一古都的分量,徐达在攻下大都以后是深深了解的,所以入城以后他就禁约士卒,保护百姓,不许侵扰百姓,毁坏古迹,很快就稳定了城,然后改名为北平。经过战乱,北平城垣都是残破的,加之元顺帝逃往大漠,所以徐达的当务之急是首先重整北平城垣的防御措施。
万明:我们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北京城表现在建筑和城市风貌上的变化如同沧海桑田一般。徐达及其部下华云龙在明初对北平城的改建在今天依然留下了痕迹,我们知道近年新建的北京明城墙遗址公园位于东起城东南角楼,西至崇文门的地方,这是明代北京城的标志。然而这部分城墙实际上是后来修建的,与徐达没有关系。徐达到北平时见到的是元朝的大都城。大都的建筑是长方形的,旧城周长60里,南北东西都是端正平直的,城垣是板筑的夯土墙。明初,徐达对大都的城垣进行了改建,而明城墙是在元朝故城垣的基础上修筑的,在夯土的基础上进行了包砖灌浆,加固了原来的城垣。
万明:徐达所做的对城垣的加固只是一个开始,后来明朝不断地加固城墙,用砖包砌城墙,所以我们今天在北京看到的明城墙像一段土山一样,因为元朝的城垣只是夯土的,所以不易长久保存,我们今天见到的保留下来的,都是用砖砌成的,这种城墙都是在明朝,徐达进了大都以后开始做的工作。这项工作从徐达开始,一直延续到正统年间,才将城垣内外的壁全都用砖包砌。当时徐达新建的北城城墙比较内城其他三面的城垣都要高和宽,具体说,高有四丈多,顶宽五丈。可是北平城当时其他的三面城垣都只高三丈多,顶阔两丈。
万明:为什么北边的城墙会这样宽、这样高呢?原来这就是为了防御北边的蒙古势力。因为元顺帝退走漠北草原,他继续称元朝皇帝,时称“北元”,蒙古势力时刻刺激,想要复辟,所以徐达时刻不能忘记他有保卫防守北平的神圣使命,所以他对北平城加意修筑得特别坚固。
当年徐达在方形城垣的西北角上留下了一个斜角
万明:当年徐达在方形城垣的西北角上留下了一个斜角,为什么这么说?今天如果我们驱车行驶在北二环路上,经过积水潭时,就会明显感到有一个倾斜度,这个斜度一直延伸到西直门的立交桥。为什么会留下这么一个斜角呢?经过学者们探讨,徐达当时进入大都以后,认为原来北边的城垣太广阔了,不便于防守,他就放弃了比较空旷的北部,将城垣向南移动了五里,并且加修了一道新的城垣。在城市南移,修筑城垣时,在西边遇到了长河,今天叫“积水潭”,遇到了长河的水面,于是工程就避开了宽阔的水面,从德胜门往西起,城垣向南倾斜着修筑,因此形成的北京内城,就不是方方正正了,而是在西北形成了缺了一角的奇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