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87|回復: 0

[論史] 明朝的宦官群体:中国历史上最畸形的政治集团(3)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0-7-6 10: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网论坛
明末,更产生了魏忠贤这个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被称为“九千九百岁”的大宦官。由于他的把持国柄,倒行逆施,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实际上已给明王朝敲起了丧钟。  
    明朝宦官这支队伍,在洪武时期还只数百人,到了明末竟发展成尾大不掉的数万之众。明宪宗朱见深时,右副都御史彭韶在奏疏中说,“监局内臣,数以万计”,可见成化年间,宦官已达万人。在孝宗朱樘、武宗朱厚照时,不断有人在奏疏中忧心忡忡地指出,“内府二十四监局及在外管事者并有常员。近年诸监局佥书者多至百数十人”。神宗朱翊钧时,仅万历元年(1573)到万历六年(1578)的六年间,两次新增加的宦官便有六千多人。到崇祯皇帝朱由检亡国之际,史载“中七万人皆喧哗走”。有首诗更记此事说,“授兵十万上谯楼,可是文皇靖难收。只费杜勋三四语,尽从濠内一时投。”这里所说的“授兵十万”,指的是十万净军,也就是由宦官组成的武装队伍。清朝初年康熙皇帝根据他向明朝老太监了解到的情况,说明朝“宫女九千人,内监至十万人”。说明末宦官有十万之众,这个数字难免有夸大之嫌,但说有数万人--譬如说三五万人,应当是确实可信的。
    宦官既有如此之多,管理宦官的机构,便必然叠床架屋,十分庞大。仅从宦官二十四衙门的情况看来,就够使人眼花缭乱了。所谓二十四衙门,是指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总称。十二监是:
    司礼监:设提督太监一员,掌印太监一员,秉笔太监、随堂太监八九员或四五员。负责掌理内外奏章,照阁票批朱等。监督、管理皇城内的出籍、内书堂、仪礼、刑法、关防门禁。
    内官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国家营造宫室、陵墓,及经办妆奁器用等事。
    御用监:设掌印太监一员、里外监把总二员。负责造办皇帝所用之物。
    司设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仪仗队等。
    御马监:设掌印太监一员、监督太监一员、提督太监一员。掌管御厩等事。
    神宫监:设掌印太监-员。负责太庙各庙洒扫及管理香、灯等事。
    尚膳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光禄太监一员、总理太监一员。掌管御膳及宫内食用等事。
    尚宝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印绶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勘合、符验、信符等事。
    直殿监:设掌印太监一员。负责各殿及廊庑的打扫。
    尚衣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皇帝的衣帽鞋袜。
    都知监:设掌印太监一员。本来负责各监行移、关知、勘合等事,后来专门跟随皇帝大驾,负责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
    四司是:
    惜薪司: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薪、炭。
    钟鼓司:设掌印太监一员。负责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以及演出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杂戏。
    宝钞司: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粗细草纸。
    混堂司:管理浴室。
    八局是:
    兵仗局:设掌印太监一员、提督军器库太监一员。负责制造军器,火药司属于此局。
    银作局:设掌印太监一员。负责打造金银器饰。
    浣衣局:设掌印太监一员。凡宫人年老及有罪退废者,均发往此局居住,直至老死,以防泄漏宫中之事。该局设在皇城外,德胜门以西。
    巾帽局: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宫中内使帽、靴;驸马冠、靴,以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
    针工局:设掌印太监一员。负责制作宫中衣服。
    内织染局: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
    酒醋面局: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等物。
    司苑局:设掌印太监一员。掌管蔬菜瓜果。
    需要指出的是,除了二十四衙门外,宦官还掌管了内府供用库、司钥库、承运库、广盈库、广惠库、广积库、赃罚库,以及甲、乙、丙、丁、戊字等十库,和一些房、作、厂。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更设立东厂,宪宗成化十二年(1476)又设立西厂,大约武宗正德三年(1508),复设立内行厂,负责对臣民侦察、监视、逮捕、刑狱。不仅如此,还设立了提督京营太监,并派出宦官在南京天寿山、湖广、承天府、凤阳担任守备;负责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织造;担任各省要地的镇守;管理广东、福建、浙江三地市舶司;监督各地仓、场,同时,还不断派出宦官去监军,担任采办、粮税、矿税、关隘等特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明一代,特别是自明朝中叶以后,宦官自成体系,俨然中央政府中的政府,把手伸向四面八方,像蚂蚁一样爬满从中央王朝到地方重要权力机构的大小山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