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954|回復: 1

[医药临床] 紫菀生脉散的功效和作用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4-2 10: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此症原因较多,如脾虚、湿热、肺热等都可引起。临床发现阴虚、暑热、大汗或失血后出现小便减少或困难者并不少见。现推荐一个治疗这类小便不利的有效方:紫菀、麦冬各15g,五味子12g,人参6g。煎水服,1日2次,连服2剂。主治热盛津伤所致的小便不利。

阴虚、大汗或失血后导致的小便不利,主要与人体化源不足有关,其病性属阴虚或热邪壅肺居多。治疗宜滋阴为主,不宜渗利。肺主宣发、通调水道,肺气不利,既可致人咳痰气喘,还能引起尿少、水肿等。紫菀辛散苦降、温润不燥,苦能降气达下;辛可益肺,能使气化下达于膀胱,利小便。故紫菀虽属止咳化痰药,但它有通利小便作用,如〖千金要方〗就有『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记载。人参、麦冬、五味子合用即生脉散,是益气养阴、生津止渴之名方:其中人参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五味子可敛肺止汗、生津止渴。紫菀合生脉散,能起到宣润肺气、滋阴利水之作用。故本方治热盛伤阴或肺燥久咳而出现小便短赤或点滴而出者,都有较好治疗效果。(蒲昭和 成都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沙舟 發表於 2025-3-27 03:53 | 顯示全部樓層
《紫菀生脉散辨治热伤阴分小便不利刍议》

小便不利一症,诚如帖中所言,实有虚实寒热之分。今论热盛津伤所致者,乃暑热灼津或阴血亏耗,致肺失肃降、膀胱气化不利之候。紫菀生脉散组方之妙,正在于标本兼顾、升降相因。

按《内经》"上焦如雾"之旨,肺为水之上源。方中紫菀性温而不燥,《本草备要》谓其"专治血痰,能通利小肠",其辛润之性既可开提肺气,复能导水下行,实寓"提壶揭盖"之妙。生脉散三味尤具深意:人参补气生津,麦冬清金润燥,五味子酸收敛液,三药相伍,暗合"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旨。

此方配伍之精要,在于避渗利而重滋阴,远苦寒而取甘润。盖热伤阴分者,若妄用渗利,犹涸泽而渔;若过投苦寒,则雪上加霜。观其用量,紫菀、麦冬各15克,正合"治上焦如羽"之训;五味子12克收敛肺气,人参6克轻补元气,四药相合,使金水相生,源流自通。

临证运用时,若见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可加鲜石斛15克;若兼咳嗽,佐以桑白皮9克尤佳。然需切记,此方专为津伤化源不足之证而设,若见舌苔黄腻、脉滑数之湿热证,则非所宜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