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30|回復: 0

[史學] 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下最高权力的交接(16)

[複製鏈接]
裡人 發表於 2012-2-21 15:3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2、谁“引来”了八国联军?
  1900年之前,满清对外屡战屡败,慈禧难道疯了,竟然同时对所有列强宣战?或者说她真得相信义和团枪炮不入?李鸿章之流所以敢违抗“宣战”圣旨,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慈禧没有疯,这只是她的“权宜之计”(否则让疯狗咬上一口还得了)。那么慈禧为了什么目的,要用代价如此之大的“权宜之计”?
  原来戊戌维新失败后,光绪帝虽然被囚禁,但仍拥有立宪派和列强的支持与同情,对慈禧始终是个威胁。于是她想废掉光绪,立自己的姨侄孙溥y为帝(已立为“大阿哥”,即皇太子),但被列强阻止。慈禧深为不满――如果废立皇帝这样纯属内政的大事洋人都要干预,还有什么事洋人能不干预?大清朝的事自己还能说了算吗?同时她也深怀恐惧――列强如此同情光绪,下一步会不会扶植他反对自己?正是这种心理使她决定利用义和团对抗列强。至于最终敢向十一国宣战,是不是因为慈禧真得相信义和团的法术能战胜洋枪洋炮,倒是次要因素;真正促使她走向疯狂的是列强企图逼她归政的情报。她可以在任何问题上向列强让步,唯独不能在个人权力上做出一点妥协。
  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独裁者的人格和普通人是不一样的,在习惯了决定别人的生死祸福之后,再反过来让别人决定他(她)们自己的生死祸福,比杀了他(她)们还难受。不是别的,只有权力才是独裁者真正的生命。为了权力,武则天可以亲手杀死尚在襁褓中的亲生子;萨达姆在放弃权力就可以保全性命,否则可能丧命的选择面前,选择的是前者。不管有没有希望,独裁者为保住权力都会做最后一搏。
  慈禧当然应该想到,一旦战败,存在列强灭清、废她甚至杀她的可能。但一则,正如以上分析,当面临“要权”还是“要命”的选择的时候,大多数独裁者选择的是“要权”,因为那才是他(她)们真正的生命;二则,慈禧当时实际上以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战败还可以求和嘛,所以宣战不久她就电召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入京议和;第三,保住祖宗留下的江山虽然很重要,但还是比不上保住个人权力更重要,自己不掌权的大清对慈禧来说没有意义。比如1905年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战败,使慈禧真正认识到了非立宪不能挽救风雨飘摇的满清,但她的实际反应却是:“立宪可以,但不能在我活着的时候,我的权力不能受到丝毫削弱”,结果就是长达十二年的预备立宪期。
  (据说慈禧临死前嘱咐摄政王载沣,要他顺应民心提前立宪。独裁者的自私在这里又一次暴露无疑,试问慈禧:你不愿意放弃权力,别人就愿意放弃权力吗?你不能把大清江山、顺应民心放在第一位,凭什么要求别人这样做?载沣后来果然缩短了立宪期,但那是迫于各地督抚和革命党的压力,并不是他自己愿意,反映他真实想法的是“皇族内阁”)。大清江山与个人权力哪个重要,由此一目了然。不由得让人想起法国路易十三那句名言:“在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由此可知,天下独裁者都是一样的心肠。
  已是风烛残年的独裁者,为了自己能多坐几天江山,毁戊戌维新于前,招八国联军于后,即使明知毫无取胜希望,也不惜把全民族都当作炮灰――人间之害,有大于此者乎?
  本来“庚子赔款”之前,还有很多人对满清存有幻想,舆论尚视革命党为“乱臣贼子”。等天文数字般的赔款摊派一下,举国哗然,人民始知朝廷乃洋人搜刮钱财之工具,人心从此转向革命。
  
  纵论慈禧功过,她生逢晚清“两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语),而能勉力维持尽半个世纪,其间还有所谓“同治中兴”,由此可知其既非无能,对满清王朝也非无功。她精通权术,于内外纷扰、动荡不安的时局中,尚能保持对全国强大的控制力,内无权臣专擅,外无诸侯割据,政令统一,基本做到如臂使指。即使同治、光绪成年即位,恐怕也不过如此。何况晚清名臣辈出,且人尽其才,作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慈禧的识人之明、用人之能,较之前代明君,亦不遑多让。同为末代君主,崇祯在整天叹息没有岳飞那样的名将帮他治理天下的同时,却亲手杀害了明朝岳飞――袁崇焕;而曾、李、左、胡等人(还应包括稍慈禧之后去世的刘坤一、张之洞)基本都是老死任上,两相对照,可谓天壤之别。
  慈禧以出身卑微之一介女流,却因君权继承制度之缺陷登上历史舞台,为满清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她最后亦受制于制度之缺陷,为了脱困,她最终葬送了满清王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