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33|回復: 0

[史學] 回鹘文源流考辨(8)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2-1-5 09: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中华文史网
注释:



    [1] J. Klaproth, Abhandlung über die Sprache und Schrift der Uiguren, Paris, 1840, S. 53.
[2] W. Radloff, Alttürkischen Studen, Известия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й Академий Наук СССР VI, 1912, S. 747-788..
[3]李符桐《回鹘文字来源及其演变》,《李符桐论著全集》第三册,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第30页。
[4]张星R《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74页。
[5]冯家N《回鹘文和回鹘文的〈玄奘传〉》,上海《大公报》1952年3月4日。
[6]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疆考古三十年》,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7、120~121页。
[7]库尔班・外力《吐鲁番出土公元五世纪的古突厥语木牌》,《文物》1981年第1期,第63~64页。
[8]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4页;侯灿《高昌楼兰研究论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17~118页;白须净真《高昌墓砖考释》(三),《书论》第19号,1981年,第158、163页。
[9]王素《吐鲁番出土高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136~137页。
[10] [苏] S. J. 克略希托内、V. A. 列夫斯基著,龚方震译《布古特粟特文碑铭补证》,《中外关系史译丛》第3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35~53页;林梅村《西域文明》,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第344~358页。
[11]《资治通鉴》卷237胡三省注文,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7638页;《新唐书》卷217《回鹘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126页。
[12] W. Radloff, Alttürkischen Studen, Известия Императорской Академий Наук СССР VI, 1912, S. 19.
[13] F. W. K. Müller, Uigurica II, Berlin 1911, S.95
[14] О. И. Симиирнова, Сводне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ш Монет (Бронзе), Москва,1981, стр.397-405.
[15]麻赫默德・喀什噶里著,校仲彝等译《突厥语大辞典》第1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6]牛汝极、杨富学《敦煌回鹘文书法艺术》,《敦煌吐鲁番学研究论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517~531页。
[17] [宋]孟珙《蒙鞑备录・国号年号》,王国维《蒙鞑备录黑鞑事略笺证》,北平:文殿阁书社,1936年,第13页。
[18] [元]程钜夫《程雪楼文集》卷7《武都忠简王神道碑》。湖北先正遗书本。
[19] Christopher Dawdon, The Mongol Mission. Narratives and Letters of the Franciscan Missionaries in Mongolia and China in the thirteenth and Fourteenth Centuries, New York, 1955, p. 142.
[20]但其影响长期存在,采其说者不乏其人,如:程溯洛《论辽金与回鹘的关系》,《辽金史论集》第1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9页;李红侠《从两族关系上看回鹘对契丹的影响》,《阜新辽金史研究》第5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第176页,等。
[21]清格尔泰、刘凤翥、陈乃雄、于宝林、邢复礼《契丹小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22]厉鼎《试用古回鹘文比较研究契丹文字》,《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2期,第174~177页。
[23] [宋]彭大雅《黑鞑事略》,王国维《蒙鞑备录黑鞑事略笺证》,北平:文殿阁书社,1936年,第67页。
[24]刘凤翥、于宝林《契丹字研究概况》,《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22页;《契丹小字研究》,第10页。
[25]陈述辑校《全辽文》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36页;向南《辽代石刻文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28页。


     作者:杨富学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