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大公报》 作者:吴欢
杨锐与赵凤昌早年同列张之洞主政广东时代的幕府,后以举人授内阁中书,并由陈宝箴推荐,加四品衔军机章京,实际上是张之洞在北京安置的嫡系。他和赵凤昌一个是湖广驻北京办事处主任,一个是湖广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二人关系甚好,来往密切。
光绪为推行新政,发动戊戌变法,授意袁世凯软禁慈禧太后。结果袁世凯非但没有执行,反而将光绪出卖,向慈禧告密,令老太后勃然大怒,下令镇压,导致变法失败,六君子被杀。
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袁世凯身为臣子,在慈禧、光绪两大之间难为小,总要效忠一位,他迫于老太后威权,把赌注押在慈禧这边,也是有情可原。
赵凤昌也完全有理由认为袁世凯居然出卖皇上,行事恶劣,人品太坏,此种卑下行径乃君子大忌,壮夫不为,绝对不可原谅。
对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赵凤昌是抱着满腔积极的态度给予策划支持的,然而孙中山执政下的政府运作情况,有庄蕴宽在南京与他随时互通消息,令他大失所望。
赵凤昌当然清楚,究其原因,还是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没有绝对实力。
中国社科院的著名近代史学者朱宗震在著作《真假共和》中说道:
袁世凯是不是窃国大盗?这是个可以从不同立场观点,见仁见智的问题。政治斗争,归根到底是实力的较量。零和游戏也好,双赢局面也好,都要以实力为后盾。
袁世凯兵权在握,经过数十年来从底层到高层的行政历练,羽翼早已丰满,欲谋总统大位显然比孙中山老练从容得多。他与张謇之关系,由来已久,对南方的情况自然非常了解,对赵凤昌其人也是大名久仰,甚为倚重,并清楚上海赵宅“惜阴堂”乃是当时中国一个非常特殊的政治谋略中心。
这里便要说到袁世凯手下又一位常州的幕僚洪述祖。
这位洪述祖在近代史上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曾涉及宋教仁被杀一案。宋案甚为复杂,宋与孙(中山)一向政见不和,经常发生争执,几乎见面就吵。
后来宋教仁被选为国民党理事长,位置超越孙,自然产生“既生瑜何生亮”的瑜亮情绪。宋又因其内阁制政见,为袁世凯不容。一派认为是袁世凯派手下所杀,一派认为是革命党陈其美派手下所杀。
袁世凯一派的理由是,全国都知道袁请宋到北京来组阁,正是收买人心的时候,怎么可能光天化日之下,大张旗鼓当众在火车站杀宋?要杀他也不是这种愚蠢的杀法。
孙一派的理由则认为宋被杀时,孙在日本,不在国内,宋之死自然与孙无关。但凶手却都是孙嫡系陈其美的亲信,其中操盘凶手正是曾任孙中山卫队长的应桂馨。
至今仍无绝对证据澄清此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杀死宋教仁这起血案,洪述祖绝不是幕后的最大后台。而最大后台的涉嫌人是谁?毫无疑问是民国初年那几位最大的人物。
宋教仁本身雄心甚大,志在称尊,却少了一分谦和圆融的人情分析,多了一分恃才傲物的旁若无人。他在内心对孙、黄、老袁已不放在眼里,令这两派人马产生反感。
后来洪述祖也被砍头而死,就算有罪,也已替后台偿命。宋教仁固然死得冤枉,洪述祖也死得不值。
洪家在常州也是大大有名,洪述祖的高祖父是清嘉干时期大学者洪亮吉。
赵凤昌夫人洪氏是洪亮吉的孙女。洪自幼在庄家念私塾,娶庄家媳妇,缘此,庄蕴宽称洪氏表姐,赵凤昌是庄蕴宽表姐夫,吴祖光祖父吴稚英则是庄蕴宽二姐夫。赵氏先人是探花赵翼;庄氏先人是状元庄培因,榜眼庄存与;吴氏先人是探花吴宗达,翰林院掌院翰林吴中行;洪氏先人翰林洪亮吉。常州赵、庄、吴、洪是中国宗法社会里典型的门当户对,同乡贵族联姻的家族,他们血脉相连,同气相求也就不足为怪了。
以赵凤昌为首的常州这批功名品衔齐全承传有序的官宦家族后人是最早觉悟,并支持革命党,帮助孙中山缔造共和,建立民国的一个群体,其重要业绩是不应磨灭的。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一针见血地指出:“为辛亥革命铺平道路的主要力量是晚清的改革者,而不是革命者。”晚清改革包括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就要讲到乾隆帝师、榜眼出身的今文经学创始人庄存与开创的清代“今文经学”,引领发展了“托古改制,经世致用”的理论。
庄氏家族在历史上最大的成就是由庄存与开创的清代今文经学,引领发展了“托古改制,经世致用,内圣外王”的理论,意即必须先把内心修炼成圣,然后方可为王治天下。
学者曾纪鑫在其著作《千古大变局》中这样描述张之洞:“自儿时起就已融入他血肉中的‘经世致用’思想,这一生命的底色又无时无刻不在决定影响着他的为人处事与言行举止。”这说明,“今文经学”思想正是他实行晚清新政改革及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赵凤昌在辛亥要件藏札中写道:“近二十年来,一切进化之动机,皆发起于东南而赞成于西北。”其思想改革的源头,也在于常州庄氏创立的“今文经学”。
梁启超在《儒家哲学》里指出“庄存与、刘逢禄专提今文以后,今文在学术界有极大的势力。继他们而起的有两个人,一个是魏源……一个是龚自珍……,南海康(有为)先生的学风,纯是从这一派衍生出的。”
中国近代史上那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其源头在常州今文经学,此学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的成功,清王朝的彻底覆没。说白了就是清朝改革派加上孙中山革命派,合力把清朝改成了中华民国。因此,常州庄氏今文经学乃是中国近代思想改革的真正源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