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538|回復: 0

[史學] 夏商周断代工程(4)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0-11-16 13: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百度贴吧 > 夏朝吧
    在对偃师商城小城内采集的系列样品进行了测定,测得其年代数据为公元前1610至前1560年,再结合文献中有关商朝积年的记载,推定夏商分界为公元前1600年。  

    自商汤灭夏到阳甲共10代19王为商前期。据地层关系及出土器物可知,偃师商城与郑州商城都是商人灭夏后所建的最早商城,两城始建与使用期基本同时或略有先后。其他几处已发现的商代都城遗址的年代逻辑关系是:小双桥遗址--三家庄遗址--东先贤遗址。如果能建立上述遗址的考古文化序列,并测定其年代,则可大致建立商前期年代框架。  

    说起夏代,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在陕西韩城的黄河龙门,有传说禹凿龙门的遗迹,河边还有建于元代的大禹庙,前往参观拜谒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夏代到了历史学家的笔下就不一样了。本世纪初,部分学者曾怀疑过夏代的存在,有人甚至认为禹是神话中的动物。40O0多年前的夏代,被浓厚的历史迷雾所笼罩。  

    "断代工程"夏代年代学研究按文献学、考古学、天文学三条技术路线进行。在文献资料方面,司马迁的《史记・夏本纪》和出土于战国时期魏襄王墓中的《竹书纪年》中都说:夏代传禹至桀,经历14世17王,共400多年。  

    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文献记载的夏人活动主要区域--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进行了大量考古勘察和发掘工作。断代工程启动以前,考古界已将目标集中在河南省西部的龙山文化和偃师二里头文化。在对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文化遗址的再次发掘中,发现了有上下5期连续叠压的文化遗存,时间跨度达520多年。大多数专家都认为,二里头文化1至4期都是夏代主体文化,而早期夏文化还需要从二里头1期往上追溯到河南嵩山南北的龙山文化晚期。  

    据文献所载,河南嵩山以南的登封告成镇曾是夏禹所居之阳城,而其东南的禹县则是禹之子夏启所居之阳翟。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登封告成镇西侧发掘了王城岗遗址,在禹县北侧发掘了瓦店遗址。承担夏商周断代工程专题任务的河南省考古研究所于1997年春进行新的发掘,发现有的文化层早于二里头文化,获得可供测年的样品200多件,为探索夏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对于夏文化的界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即《尚书・胤征》篇中有关夏代仲康日食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在年代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工程对夏文化中心洛阳地区在公元前2250年至前1850年共400年间的可见日食进行普查性计算,再考虑文献记载中,仲康日食发生在"季秋"等因素,筛选出4个可能年代数据,作为夏初年代的参考。"断代工程"在天文学上还设置了"禹伐三苗天象研究"专题,以配合夏年代学的讨论。《墨子・非攻下》载,禹伐三苗时曾出现"日妖霄出"的怪异天象,古本《竹书纪年》则释为"日夜出,昼日不出"。学者们认为,所谓"日夜出"可能是指傍晚时分发生的日食。当日食发生时,日食带东端点附近看到的是"天再昏"现象,日食带西端点看到的是"天再旦"现象。经研究,禹伐三苗的地点在今湖北江汉平原一带。工程结合这一地区,对当时可能出现的"日夜出"天象进行了推算,获得了一组参考数据。再与文献、考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综合对比,最后推定夏王朝的始年应在公元前2070年。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我国首次实施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大型科研项目,并被评为"1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 之一。工程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对中国古史研究的一个最新和最全面的总结。"断代工程"每一个年代数据的获得,都有多学科因素的支持。如果从某一侧面去看,或许还有可商榷之处,但在总体上一般已难以撼动。比较埃及、两河流域古文明年代学建立的情况,夏商周断代工程所获得的年表,有更值得自信之处。  

    虽然这份年表代表了本世纪我国学术界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但不是"最后的真理"。但无论如何,这份20世纪中国历史年代学研究的总结,将成为下个世纪的中国古代文明研究的起点和基础。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