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39|回復: 0

[史學] 读《资治通鉴》:一场以情感作砝码的博弈

[複製鏈接]
阿土伯呀 發表於 2010-11-3 16: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会秦使犀首伐魏,大败其师四万余人,禽将龙贾,取雕阴,且欲东兵。苏秦恐秦兵至赵而败从约,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激怒张仪,入之于秦。
张仪者,魏人,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纵横之术,苏秦自以为不及也。仪游诸侯无所遇,困于楚,苏秦故召而辱之。仪恐,念诸侯独秦能苦赵,遂入秦。苏秦阴遣其舍人赍金币资仪,仪得见秦王。秦王说之,以为客卿。舍人辞去,曰:“苏君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激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也。”张仪曰:“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
这又是一场同门师兄弟之间的博弈。不过这场博弈并不像孙膑和庞涓那样通过血淋淋的复仇表现出来,而是软刀子扎人,温情脉脉,但又不乏杀招。说来奇怪,鬼谷子的这几个徒弟真是把纵横之术学透了,丝毫没有同门之谊,不分场合地争斗,而且下手还是相当低狠。看来,学习纵横之术,和当杀手一样,首先应该断掉七情六欲,冷酷无情,否则必定露出弱点和破绽,授人以柄。
这场博弈是以秦国伐魏之后,且欲东进入赵的大背景下展开的。苏秦宣扬纵横之术,在赵国面前夸夸其谈,让赵肃王接受了合纵的战略。可是,逻辑的分析和推理何等的苍白,刚刚缔约不久,秦兵在重挫魏国以后,立即挥师东下,直逼赵国。如此一来,合纵之约马上就面临破产的危险。估计让苏秦恼火的并不是赵国受到侵犯和威胁,而是自己的合纵之术这一精心策划的大战局面临着流产。苏秦真是个敬业的人。
面对秦国的凛凛气势,苏秦于是又败下了一个局,请他的同门师兄弟张仪入瓮,为他的合纵争取时间。按照《通鉴》中的说法,苏秦自认为自己的才能不如张仪,张仪没有苏秦这么幸运,他四处游说,却无人赏识,最终穷困潦倒于楚。苏秦把张仪请到了赵国(苏秦此时应该在赵国),加以羞辱,激怒张仪,使得张仪对赵国怀恨在心,所以才西进入秦。
苏秦是打一巴掌给各枣吃,一方面羞辱张仪,另一方面又派人张仪送财物。可见当时的张仪确实生活很困难。《通鉴》中说“困于楚”,估计一分钱也没有了,饭都吃不饱。苏秦正是抓住了张仪的这个“软肋”,雪中送炭,资以财物。然后又让舍人告诉他真相,让张仪明白这份“人情”。然后再把自己的目的说出来,让他成全苏秦的合纵的大战局。张仪这才明白,从头到尾,自己都在苏秦的彀中。但既然已经接受了人家的好处,就只能按照人家指的道走。
按说张仪的水平和用术之道远远高于苏秦,为什么反而被苏秦算计了呢?以至于张仪说:“嗟乎,此吾在术中而不悟,吾不及苏君明矣。为吾谢苏君,苏君之时,仪何敢言!”其实,我是这么认为的,张仪穷困潦倒,接受苏秦的资助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人一旦肉体的存在受到威胁,其他的各个方面都会大打折扣,比如尊严、智商等等。张仪也是如此,他估计下意识里已经没有了选择。正如我们如果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如果有人雪中送炭来解燃眉之急,我们是否还会想后面的阴谋和圈套?估计不会想了,我想这个时候人得智商是最低的,即使想到了,也会逃避这个问题。没办法,人活着就要吃饭,张仪和苏秦不同,也许是苏秦运气好,很快就得到了人的赏识。正当他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去奋斗的时候,张仪还在为五斗米在发愁。所以说,这场同门之间的博弈,一开始就不公平,起跑线不一样。可以相信,当张仪在秦国受到重用,不再为五斗米而发愁的时候,他的智商就会恢复。
张仪最重战胜了苏秦,连横之术最重击垮了合纵之约。可惜张仪现在不行,因为他有一个沉重的肉身,才在计谋上略显劣势。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