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86|回復: 0

[史學] 读《左传》随笔

[複製鏈接]
酒滿茶半 發表於 2010-10-12 09: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来源: 网络
郑庄公政治智慧的高明,表现之一为遇事能忍。当他的母亲姜氏与胞弟姬段串通一气,给他多方制造麻烦的时候,他能做到隐忍不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D《左传・隐公元年》中华书局版杨伯峻编著第一册第10页
左氏慧眼独具,选择这一年发生的这一件事,开始他的宏篇巨著《左传》。这一年,郑庄公派了一支浩大的军队去消灭他的亲弟弟共叔段。郑庄公与共叔段是亲兄弟,但血缘近,未必感情就深,感情是靠后天的培养才会有的。庄公的母亲武姜不喜欢郑庄公,而更喜欢共叔段,共叔段也因为母亲的爱自己恶哥哥而一样的不喜欢哥哥,这完全是武姜的影响结果。武姜在两个儿子感情上的扭曲,是郑庄公强烈想杀死弟弟的重要原因。权利斗争上从来就没有亲兄弟、亲父子之分,古来皆然,反而越是亲兄弟、亲父子越是自己的敌人。
后代的史家似乎在有意或无意地褒扬郑庄公的宽容仁义,因为他毕竟没有杀死共叔段,与武姜也“母子如初”。但庄公沉稳得却让人难以想象,共叔段的这场政变前前后后计划了二十年,且庄公在共叔段身边也安插了不少间谍,共叔段的一举一动都在其掌控之中。老谋深算的庄公,无非是养成其恶,意在诛之。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左传・隐公三年》中华书局版杨伯峻编著第一册第26页
读到这里感觉周平王真够窝囊的了。平王将政权分与虢公管理,郑庄公吃醋,质问平王,平王却说了句无赖话“没有这回事”就想搪塞过去。周天子的威信已经荡然无存,更为窝囊的是竟然与郑国互相“质子”以取得郑国的信任,也只有在王室衰微的春秋时期,才有这么敢跟boss叫板的下属。
春秋战国时代,诸侯间经常互相“质子”,即把儿子质押给盟国,作为一种守约的保证,这种取信的方式,在平等的条件下,质子是相互的,更多的时候则是因为有求于人,质子就成了单方面的行为。《战国策》中有一篇《触说赵太后》,讲的就是秦攻赵,赵国的老臣触为老太太讲了一番“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希望她能让长安君当质子以便“有功于国”,否则,“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做质子对国家是一种贡献,这是无疑的,王储必须有功于国,才能继承大统,这也是进步的观念。
质子在当时是一种契约行为,双方约定,比方上面周太子狐、郑公子忽,怕得就是随便质个什么“干儿子”,到时不管用。楚汉相争时,项羽在彭城大破汉军,“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史记・高祖本纪》)。没有约定就取人家父母妻子,这就有点像今天歹徒劫持人质了。项羽后来要拿烹刘老太爷要挟刘邦,刘邦满不在乎,说:“咱哥俩拜过把子,我老爹就是你老爹,你想把咱老爹炸成美味家乡鸡还是炖成广东汤?到时别忘了分我一杯哦.”把项羽气得直打嗝。
质子取信在后代仍然存在,只不过不那么明确指此人为质子,而是通过政治婚姻,让我们看到了一点历史的进步。汉唐皆有公主和亲之事,实质上也就是把女儿作为人质交换边境的安宁,只是形式上比直接索要人质文明多了。可一旦时机成熟了,这仗还是得打的。看电视剧《康熙王朝》,康熙把女儿嫁给了噶尔丹,但最后老丈人还是灭了亲女婿。诚如左氏所言:“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