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85|回覆: 0

[史學] 『漢學』與『中國學』20年來國內出版物覽要

[複製連結]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06-12-21 15:1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來源: 光明日報
漢學,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分。就狹義而言,英文Sinology一詞,主要指海外學者對中國語言學、文學、歷史、哲學等人文學科的研究,同時也包括某些『專學』研究,如敦煌學、考古學等等。其特點在於注重歷史與人文;而就廣義而言,『漢學』則可以包括本世紀在美國發展起來、並在今天遍及歐美的對中國近現代以及當代問題研究的所謂『中國學』,即英文的『Chinese studies'。『中國學』的特點是側重現實與社會學科。實際上,這兩個概念並不相互排斥。要嚴格地加以限定,有時反倒不大容易。
國內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對世界漢學的介紹,基本上是從資料目錄和文獻起步,中國社會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了良好開端。『文革』之後,已知最早介紹『中國學』的出版物是【外國研究中國】(商務印書館,1978年8月第一輯,小32開本)。當時以『內部發行』的形式出版。出版後受到讀者歡迎,從第二輯開始,改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印數達1.9萬冊之多。到1980年5月,此書共出版4輯。

【外國研究中國】雖然只出版了4輯,但卻是70年代以來『漢學』介紹的先聲。稍後,北京大學中文系古文獻研究室編輯出版了【國外中國古文化研究情況】(1979),但也只出版了4期。198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編輯出版了【國外中國近代史研究】,至1995年停刊,共出版27冊。

此後,中國社科院文獻信息中心成立了國外中國學研究室,該室在已故孫越生先生主持下,編著了『國外研究中國叢書』。

『國外研究中國叢書』,從基本信息入手,介紹了美國、日本、俄蘇的漢學、中國學狀況,代表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國內對世界漢學的認識和研究。這些成果,爲國內漢學研究提供了基礎資料,是一批值得重視的工具書。其缺點是,有些資料在內容上略顯陳舊,對80年代以來海外漢學和中國學的最新發展,介紹不夠。即便如此,這些工具書在今天仍有參考價值。1994年,該中心又編著出版了【世界中國學家名錄】。

80年代末以來,國內對海外漢學介紹與研究的力度增強了。重要表現之一,是兩套大型翻譯叢書的出版,即王元化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海外漢學叢書』和劉東主編、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上述兩套大型叢書,前者更注重古代研究,稱之爲『漢學』,後者則更關注於近現代,稱之爲『中國研究』。

與此同時,中華書局出版了若干套與漢學有關的『譯叢』,其中有『中外關係史名著譯叢』(謝方主編),還有『法國西域敦煌學名著譯叢』,以及『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一套10卷(1992-1993)。還應指出的是,關於日本學者的中國學著作,在此之前,中華書局還出版過【日本學者論中國哲學史】(岡田武彥等著,辛冠潔等編,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過【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小野精則一等著,李慶譯,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一套3卷(1995)。

遼寧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當代漢學家論著譯叢』,計劃出書10種,已出版的有【中國古代典籍導讀】(〔英〕魯惟一(M.Loewe)主編,李學勤等譯)。上海古籍出版社還出版有『海外珍藏善本叢書』。地方出版社出版的與漢學有關的叢書或單本書近年來呈上升的趨勢,如江西人民出版社的『東方文化叢書』(季羨林等主編,內容包括中國、日本、印度、阿拉伯等東方國家),還有如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一套10冊,此外,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李範文主編,1986);山西教育出版社計劃出版『中國文化在世界』叢書;河南大象出版社計劃出版『西方早期漢學經典譯叢』,其中【利瑪竇全集】即將出版。

關於中國典籍文物在海外的流布,國內也有一些專門介紹,例如【海外孤本晚明戲劇選集三種】及【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即屬此類。還有如【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嚴紹著,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江戶時代的中國典籍流播日本研究】(〔日〕大庭修著,戚印平等譯,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歐洲收藏部分中文古地圖敘錄】(李孝聰著,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等。1998年,武漢出版社出版了王慶成著【稀見清世史料並考釋】,作者將近十年來在英、美、俄日等地見到的稀見清史資料整理歸類分篇,進行了專門介紹。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李學勤著【四海存珍】,其中精到地記述了作者在海外15個國家所見若干中國古代文物。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楊天石【海外訪史錄】。以上三書反映了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中國文學作爲世界漢學(中國學)所關心的內容之一,國外的專門研究非常之多,近年來國內的專門介紹亦有相當數量,如樂黛雲主編的『中國文學在國外叢書』(花城出版社,1990~1992年)。還有如劉柏青等編的『日本學者中國文學研究譯叢』(吉林教育教育社,1986~1990)已出版4輯。

還應該特別提到的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有兩部多卷本大型漢學著作,都已在國內翻譯出版。就其分量及水準而論,在漢學著作中堪稱佼佼者。此即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史】和英、美漢學家崔瑞德、費正清等主編的【劍橋中國史】。

80年代末至90年代,國內出版界對世界漢學的介紹,深入到國別和人物個案的研究。這些書的作者大都有過訪問學者的經歷,因此不僅在材料上比較新穎,也融匯了感性的認識,有獨到的見解。

在屬於工具書類的漢學出版物中,應該特別提到李學勤先生主編的【國際漢學著作提要】(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這本提要,收錄世界100餘名漢學家的113部著作,提要勾玄,使中文讀者對世界各國的漢學名著有一總體把握,是極佳的入門工具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最近出版了【法國當代中國學】(〔法〕戴仁主編,耿升譯1998年8月),是一本全面介紹法國中國學歷史和現狀的較好的工具書。

東西方文化的接觸和交流,離不開旅行家、探險家以及後來的外交、商務人士和學者。因此,遊記與見聞一類的著作,也應該視爲與漢學和中國學緊密相關的領域。在這方面,赫赫有名的【馬可・波羅遊記】早已有不止一個中譯本,最近,還有一部據說早於馬可・波羅的遊記【光明之城】(【The City of Light】)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遊記類似於筆記一類,涉及的面比較廣,從學科的角度看,它包括地理、考古、社會學、甚至某些比較專門的領域。從時間的跨度來看,也是從古至今。以下介紹近年來出版的幾套有關的叢書。

『瑞典東方學譯叢』(新疆人民出版社,楊鐮主編)。『「西方視野里的中國形象」叢書』(時事出版社,1998年1月,黃興濤、楊念群主編)。『「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名著譯叢』(光明日報出版社,1998年,黃興濤、楊念群主編)。『「認識中國系列」叢書』(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顏玉強主編)。

遊記和見聞一類著作,一般筆調輕鬆,更有些趣聞軼事,容易受到讀者的喜好。這類著作,在早期中外文化交流史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學術價值也非常高。中華書局曾系統地出版過此類著作,如前面提到的『中外關係史名著譯叢』。最新出版的【中華大帝國史】,1585年首版於羅馬之後,立刻在歐洲引起轟動,共有拉丁、義大利、英、法、德、葡、荷蘭7種文字出版,被認爲是16世紀有關中國自然環境、歷史、文化風俗、禮儀、宗教信仰以及政治經濟狀況的最全面最詳盡的著作。

同類著作還有三聯書店1988年出版的【中國記行】(〔波斯〕阿里・阿克巴爾著,張至善等譯)。澳門文化司著、海南出版社等出版的【葡萄牙人在華見聞錄十六世紀手稿)(王鎖英譯,摘要或節選了6種16世紀葡萄牙人的見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的【大中國志】,是葡萄牙傳教士曾德昭(Alvaru Semedo)在中國生活22年之後,在返回歐洲途中完成的。18世紀末,英國馬戈爾尼使團來華,乾隆皇帝在避暑山莊接見,之後使團的隨員斯當東(George Stounton)寫了著名的【英使謁見乾隆紀實】,商務和三聯分別出版過中譯本。

近現代的有關中國的見聞和實錄有些也非常著名。如【一個美國人看舊中國】(〔美〕格蘭姆・貝克著,朱啟明等譯,三聯書店,1987年);【中國西部四十年】(〔美〕鮑大可著,孫英春譯,東方出版社,1998年)。還有如司徒雷登的【在華五十年】(程宗駿譯,北京出版社,1982年),【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美〕洛克著,劉宗岳等譯,雲南美術出版社,1999年)等等。

對社會現象的描述,有些進入專題性研究的領域,就成爲社會學的重要資料。如【民國時期的土匪】(貝思飛著,徐有威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華南海盜1790-1810)(〔美〕穆黛安著,劉平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洋票與綁匪 外國人眼中的民國社會】(徐有威,貝思飛主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除了專門出版物以外,隨著90年代國內對世界漢學研究的深入,陸續成立了一些漢學研究機構和有關學術團體,召開了一些漢學的學術會議,出版了一些相關論文集,如【漢學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新加坡〕林徐典編,中華書局出版)、【華夏文明與傳世藏書: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等。

由於漢學與中國學研究的深入,一些期刊或文集性質的出版物也在增多。如【世界漢學】、【國際漢學】、【漢學研究】等。

這些定期出版物的面世,必將推動漢學研究的進一步深入。

作者:任大援

關於我們| 桂ICP備2022007496號-1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桂公網安備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舉報|網站地圖|華韻國學網|國學經典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覆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