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国家文物局
5月11日,渔山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启动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宁波华侨豪生大酒店隆重举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刘曙光,浙江省文化厅副巡视员陶月彪,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佳强、副局长孟建耀,象山县副县长王安静等领导出席仪式。张明华、陶月彪和刘曙光分别代表宁波市政府、浙江省文物局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致辞;刘曙光、张明华共同为象山工作站揭牌;陈佳强、王安静分别代表宁波基地与象山工作站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国家文物局代表张凌向渔山沉船水下考古工作队授旗。各相关单位代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水下考古队员约50余人参加了活动仪式。
渔山小白礁沉船遗址位于象山东南渔山海域,2008年开展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时发现,2009年对其进行了重点调查,并采集出水陶、瓷、铜、锡、石、木等各类文物473件。经调查了解,该船是一艘以龙骨和肋骨为主要纵横构架的尖(圆)底木质海船,属于中等规模的远洋商贸运输船只,以运输宁波本地特产的梅园石材为主,约下沉于清代道光年间。2011年4月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发文批准渔山小白礁沉船遗址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立项,具体发掘工作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开展,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参与,同时调集全国水下考古与科技保护力量共同进行。计划分两个年度实施:2012年度重点完成船载文物发掘与船体测绘、采样鉴定、保护方案编制等工作;2013年度重点完成古船船体打捞发掘工作。今年的发掘工作将于5月中旬至6月下旬间实施,为期约一个半月左右。这是我市和我省第一个正式获批立项的水下考古发掘项目,也是国家文物局确定的2012年度全国重点文物工作之一,填补了我市和我省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空白。考古发掘工作完成后,还计划向国家申报古船船体科技保护复原项目,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内边修复边展示。这些工作的相继实施,必将有力推动宁波乃至浙江水下考古事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促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社会共享。
2011年12月1日,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签署文件,同意设立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象山工作站。这是继2010年7月全国首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落户宁波后,目前为止国家设立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站。工作站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宁波基地重点开展象山海域及其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它的设立,是国家、省、市和地方密切合作,共同推进水下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又一力作,进一步充实了我市、我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也进一步完善了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