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管炎是四肢动静脉血管慢性炎症为主的反应病变,由于血流供应不足,常导致肢体溃疡、坏死,截肢率非常高。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脉管炎科采用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的治疗方法,将保肢率提高到96%以上,中药浸洗、外敷是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需仔细清除腐肉、上药,医生每次治疗都得面对腐烂恶臭肢体长达一个多小时。但这些劳动付出,仅按照普通换药费收取27元。
独创疗法写进教科书
广州市中医院脉管炎科成立于1972年,是全国最早建立的脉管炎专科。其首创的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方法,在1978年荣获全国首届医院科学大会奖。
在科室创建之初,西医治疗脉管炎并没有很好的办法,当时的科主任凌兆熙带领科室人员在中医经典中寻求良方。《黄帝内经》对周围动脉病的认识是这样写的:发于足指,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也就是说,中医学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归于‘脱疽’范畴。”
为此,他们总结出益气活血法、温经活血法、清热活血法、滋阴活血法、补肾活血法和破血活血法等六类活血化瘀疗法,加快侧枝循环建立,促进伤口愈合。科研小组研制出一系列脉管炎制剂,如脉复生、脉得安冲剂、毛冬青冲剂等中草药口服浓缩剂;止痛生肌膏、拔毒生肌膏、冰锌膏等,具有较强去腐辟臭、利于肉芽生长作用的外敷药物;马黄酊剂消炎、杀菌、止痛,能有效地减少病患对于止痛药的依赖和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这些院内制剂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显著。其中脉复生荣获广州市中医药学会颁发的优秀医院制剂称号。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医外治方面,由脉管炎科首创的“蚕食-鲸吞”法,作为肢端溃疡局部的治疗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并作为治疗方案被写入中医外科学教材。首创的点状植皮术治疗缺血性创口,效果显著。
27元难体现技术价值
蚕食疗法,顾名思义,便是如蚕食般一点点把肢体溃疡、坏死部分清除。因此,广州市中医院脉管炎科的医生们,每天都要给病人进行换药治疗。“对于这个病来说,换药就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必须要一点点地把溃疡部位的腐肉处理掉,再根据情况敷上止痛生肌膏、拔毒生肌膏等院内制剂。”脉管炎科主任黎建华说。
换药的过程常常持续一个多小时到两个小时,而医生们总是全程站着或弯腰治疗。面对不同程度的肢体溃烂和恶臭,不少病人的家属都难以忍受,但医生们却毫无怨言。“我打心底里感谢这些医生,治这个病时间长,他们是每天都这么坚持给我们换药治疗,一般人哪受得了?”一位刚接受完治疗的病人说道。
然而,每次治疗27元普通换药费的收费价格,却很难体现出医生的劳动价值和技术含量。“西医的换药是用酒精消毒、上药、贴胶布,整个过程也就一、两分钟。而我们这的‘换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但没办法,没有这个收费项目。”院长黄德宏也表示很无奈,他们曾试图申请专门的收费项目,但一直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回复。
患者信任是坚持动力
在不断提高已有的中医诊疗技术基础上,科室还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近年来引进了血管介入,骨髓干细胞移植等治疗脉管炎的方法,并将中医药治疗有机地结合到其中,取得良好的疗效,将保肢率提高到96%以上,而且截肢绝大部分是一、两个脚趾。该科室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
突出的疗效吸引了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以及国外很多曾被宣判“死刑”的脉管炎病人。在黎建华的办公桌上,记录着十几个排队等待住院治疗病人的电话。“患者很信任我们、信任中医,所以再忙再累我们也能坚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