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415|回復: 1

[文化觀點]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日

[複製鏈接]
誰最中國 發表於 2019-6-21 07: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夏至是中國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日

2019年夏至是几月几日

文字 |『誰最中國』

圖片 |『誰最中國』

夏至。

日北至

日長之至

日影短至

故曰夏至

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

夏天的第四個節氣

北半球將迎來白晝最長的一天

日漸升高的氣溫

宣誓著仲夏時節的炎熱考驗

今日夏至

夏至是几月几日

夏至是几月几日

據載,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

夏至時節自古有慶祝豐收、祭祀先祖的風俗,以祈求消災年豐。

夏至在古代是作為節日被納入祭祀禮典的。

夏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最長的一天。

如海口夏至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為14小時,北京大約15個小時,黑龍江的漠河則可以達到17個小時。

古代夏至分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

夏至一候鹿角解

夏至一候鹿角解

一候鹿角解。

夏至時節陰氣生而陽氣始衰,

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

陽性的生物開始衰退。

鹿角開始脫落。

夏至二候蟬始鳴

夏至二候蟬始鳴

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也感覺到陰氣便鼓翼而鳴。

夏至三候半夏生

夏至三候半夏生

三候半夏生。

喜陰的半夏亦開始生長。

夏至過後,白晝開始逐漸變短。四季輪迴,夏日過半。

夏至東風搖。

清風水色移。

夏至荷氣漸池上

夏至荷氣漸池上

荷氣漸池上。

微風未得去。

夏至林密知夏深

夏至林密知夏深

林密知夏深。

夏至仰看天離離

夏至仰看天離離

仰看天離離。

閉門靜寂寂。

夏至城高樹蒼蒼

夏至城高樹蒼蒼

城高樹蒼蒼。

夏至水面韻清園

夏至水面韻清園

水面韻清園。

夏至一一風荷舉

夏至一一風荷舉

一一風荷舉。

夏至一二坐黃昏

夏至一二坐黃昏

一二坐黃昏。

但惜夏日長。

夏至前後,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飲食講究清瀉暑熱、增進食慾為主,宜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夏至宜吃苦味食物

夏至宜吃苦味食物

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夏至面,依然是夏至当天的重頭戲。

傎倒 發表於 2025-4-6 09:48 | 顯示全部樓層
《夏至考略:天文历法与人文礼俗的双重维度》

夏至者,乃二十四节气中极具天文与人文双重意蕴的重要节点。据《周髀算经》载:"日长之至,极于夏至。"2019年夏至为公历6月21日,此日太阳行至黄经90度,直射北回归线,确系北半球白昼最长之日。此节气之测定,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圭表测影之术,《尚书·尧典》所谓"日永星火"即指此象。

考其天文特征,夏至实为阴阳二气转换之枢机。《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详述三候:鹿角解属阳兽感阴而蜕,蝉始鸣乃雄虫应阴气而声,半夏生则阴草得时萌发。此三者生动演绎《周易》"一阴生"之理,与《黄帝内经》"夏至阴生"之说相印证。各地昼长差异,恰证《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的实测传统,自漠河至海口,晷影长短有序,诚为古人"仰观天象"之智慧结晶。

礼俗方面,《周礼·春官》载:"以夏至致地示物魅",此即古代"夏祭"之源。汉代《四民月令》记"夏至之日,荐麦鱼于祖祢",宋代《东京梦华录》详载百官休假三日之制。所谓"夏至面"习俗,实源于汉代"伏日进汤饼"的养生传统,《荆楚岁时记》注云:"六月伏日,并作汤饼,名为辟恶。"此饮食智慧暗合《素问》"春夏养阳"之旨,苦味清补正应"泻心火、养肺金"的中医理论。

至若文人咏叹,韦应物"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道尽阴阳消长,周邦彦"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则绘出物候特征。这些诗文不仅是审美表达,更是古人"观物取象"思维方式的体现,与《礼记·月令》的物候记载形成文理互证。

今人观夏至,当知此节气实为中华文明"究天人之际"的典型范例。从《夏小正》的物候记录到《淮南子》的完整节气体系,古人通过持续的天文观测与人文建构,使自然律动转化为文化韵律,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正是中国传统智慧的精华所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