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在我们言说经络理论时,应当对〖内经〗中该理论发生过程有所知晓。
〖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
解剖知识为经络理论建构的出发点
〖黄帝内经〗中经络的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解剖学知识』的参与是不争的事实。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在〖灵枢·血络论〗及〖素问·刺腰痛论〗的相关原文均能明确地告诉人们,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内经〗中常用『脉』『经脉』『血脉』等属于解剖学概念予以表述的缘由。
临床经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基础
临床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内经〗构建所有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如〖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血络论〗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以及〖素问·刺腰痛论〗所记载的『刺解脉……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内容,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知识在经络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记录。早期文献记载涉及四种古老的医疗手段:灸法、砭术、导引术、刺法,而人们当时认识的经脉则是这几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和基础,正因为〖内经〗中的经络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所以这一认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长期生活体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源头
〖内经〗中的腧穴知识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和形成,多来自于民众的切身体验。〖内经〗传载的『砭刺』技术、『九针』刺治技术、艾灸疗法、放血疗法、按摩治病技术、药物贴敷技术(〖灵枢·经筋〗)等外治方法,都是通过对人体肌表的刺激,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在进行各种体表『刺激』时,被施治者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应现象』,即所谓『痠、麻、胀、痛』等切身感受的体验,即所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经筋〗)的反复表达,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癫狂〗)等。这些原文所载内容,既是临床实践知识积累的事实,也提示〖内经〗依据长期施针时患者针刺局部的『痛』『快』等感觉,确定针刺腧穴并构建腧穴知识的事实。正是在反复的切身体验和长期临床经验知识的积累基础上建构的经络理论、腧穴知识,至今仍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取效如神,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天文历法为经络理论的建构提供了思维空间
『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继承,会出现两种现象:一是「瞎子摸象」,二是「树林中捡叶子」。两种现象,一个结果—不及根本。不懂天文历法的文化批判,只有一个结果:只能是大门之外的呐喊』(〖彝族文化研究〗2013年第2期卷首语)。学习〖内经〗中的经络知识也不例外。
十二经脉与『十二辰』
『人之合于天道……阴阳诸经而合之于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原文所说的『十二辰』中的『辰』,其本意是指日、月运行的交会点,即所谓『日月之汇是谓辰』(〖左传·昭公七年〗)。这是应用了古代天文学的相关学问,是古人为了度量日月星辰的循行状态而对特定时空区位划分后计量的表达,是对时间空间区位的规定,因而有其特定的时间及方位之内涵。
十二经脉与十二月
『十二经脉,以应十二月』(〖灵枢·阴阳系日月〗)。〖内经〗成书之前的〖臂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都是11条经脉,〖灵枢经〗许多篇目中还保留其痕迹,如〖灵枢·本输〗论经脉的『五腧穴』时,就只有11条,书中虽有『心经』的『井、荥、输、经、合』五腧穴,但实际为『心包经』。可见,〖内经〗是在天文历法背景下,完善为十二经脉的,上述援引〖灵枢·经别〗的原文就充分体现这一观点。
二十八脉与二十八宿
但凡〖灵枢经〗中涉及二十八脉内容时,无不受天文学中『二十八宿』观念的影响。如『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灵枢·卫气行〗),所以在计量人体经脉总长度时,就只取左右手足三阴三阳经脉(24脉)、任督二脉、阴阳蹻脉(计4脉),用二十八脉以应『二十八宿』之数(〖灵枢·脉度〗),并以此为依据,度量人体卫气沿着经脉昼夜循行状态的。
经气运行理论与『天周』
『天周』也称『周天』,天文学上以地球围绕太阳循行一周的大圆(365又1/4日)三百六十度称为周天。此即〖礼记·月令〗孔颖达疏:『星既左转,日则右行,亦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至旧星之处。即以一日之行而为一度计,二十八宿一周天,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是天之一周之数也。』〖内经〗在构建经络理论时多次应用『天周』知识,如『天周二十八宿……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于于头,循项下足太阳……日行一舍,人气行三阳行于阴分,常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卫气行〗)。
另外,如『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以及『月生』『月死』为『痏数』的刺治方法(〖素问·缪刺论〗),均是在相关历法知识背景之下构建其理论。凡此等等,足见天文历法知识在〖内经〗经络理论建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哲学的参与使经络知识上升为系统理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任何科学知识的形成,都不能脱离一定的哲学知识参与,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
圜道观与经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圜道』观早在〖周易〗〖尚书〗中已有体现,经过先秦诸子们的丰富和发展,于战国末期,由思想家吕不韦第一次确立并予以系统地阐述和抽象,升华到理性层面。
何谓『圜道』?即指宇宙万物自在的循环运动规律。今人将其径直表达为『圆运动』。『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此为人体经脉结构之『圜道』。正因为人体的经脉有『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形态结构,所以经脉之中循行的气血也必然是『循环不休,往复不已』的。
阴阳理论与经络理论的建构
阴阳理论对经络理论结构的影响是深刻的,如十二经脉的阴阳属性确立和命名即是其例。在『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观念指导下,将属于五脏的经脉命名为『阴经』,属于六腑的经脉规定为『阳经』,再在阴阳『一分为三』的背景下,产生了三阴经(太阴、少阴、厥阴)、三阳经(太阳、阳明、少阳)。于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表里关系、隶属关系等理论。
『天人合一』与经络理论建构
『天人合一』五重意涵中的『天人同构』,二元结构(阴阳结构)、三元结构(三阴三阳结构)就充分予以体现。如『经络系统结构』是由『经脉、络脉、联属部分』组成,而『经脉』则有『十二正经(又有三阴三阳经脉构成)、十二经别、奇经八脉』;『络脉』有『十五大络、浮络、孙洛』构成;『联属部分』也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四气街』三部分。可见,『天人合一』下的『三元结构』和儒家理念中的『三才观』都成为〖内经〗经络理论建构时所借用的思维路径。
〖内经〗经络理论的形成路径
只要认真研读〖内经〗中的相关原文,就不难发现其中经络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早期阶段(暂定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部有关经脉知识的帛书时期)、逐渐向理论成熟阶段,以及理论成熟阶段。
经络的早期认识
保留早期十一经脉的认识
〖内经〗呈现了经络知识的早期不成熟的认识,认为只有11条经脉,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之『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显然,此时仍是11经脉,无『手少阴经』。
11经脉并向12经脉过度的认识阶段
〖灵枢·邪客〗曰:『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坚固,邪弗能容(当作「客」)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此时解释了〖内经〗经络理论形成早期为何只有11经脉的理由,也回答了为何〖灵枢·本输〗原文言『心』的经脉,而腧穴却是后来形成的『心包经』的腧穴之理由。
保留经脉早期命名的遗痕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2部帛书对经脉的命名显然早于〖内经〗,如〖阴阳十一脉灸〗『钜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大阴脉』『少阴脉』『厥阴脉』等。〖足臂十一脉灸经〗凡循行于下肢者,以『足』名之,有『足』之『太阳』『阳明』『少阳』,『足』之『少阴』『太阴』『厥阴』。循行上肢者,以『臂』名之,有『臂』之『太阴』『少阴』,『臂』之『太阳』『少阳』『阳明』(『足』6经,『臂』5经)。〖灵枢经〗保留该命名的遗痕,如〖寒热病〗有『臂阳明』『臂太阴』称谓。〖阴阳十一脉灸经〗有『钜阳脉』之说,而〖素问〗保留其遗痕,如〖五脏生成〗〖热论〗〖厥论〗有『巨阳』(分别指手太阳、足太阳脉)称谓。
经脉向心性走向阶段的认识
长沙马王堆2部帛书记载的经脉走向均为向心性分布,复习〖内经〗的相关原文后就能发现,其仍保留有早期阶段的认识。如〖本输〗曰:『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内侧也,为井木……尺泽,肘中之动脉也,为合,肺手太阴经也』,以及『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根结〗)等篇论均如此。
〖内经〗经络理论的成熟
之所以说是〖内经〗使经络理论走向成熟的理由:
(1)经脉名称的命名完成。
〖灵枢经〗的〖经脉第十〗为其标志,十二经脉名称完备。
(2)确立了十二经脉与脏腑之间的对应关系(〖灵枢·经脉〗)。
(3)明确了经脉之间的表里络属关系(〖灵枢·经脉〗)。
(4)〖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完成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的总结。如:『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构建了十二正经走向交接规律知识。
(5)〖内经〗在『圜道』哲学思维引领下,十二正经流注次序的总结。如:『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肝足厥阴之脉……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以及『故气从太阴出……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灵枢·营气〗),构建了十二正经流注次序理论。
(6)〖内经〗凝练了经络的生理机能。综合〖灵枢经〗和〖素问〗中有关经络知识的原文之后,不难理解其中对经络系统机能的认识,其机能活动不外乎有:①沟通联系作用。经络在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中,起到了沟通联系的作用,体现在脏腑与体表的联系、脏腑与官窍之间的联系、脏腑之间的联系、经脉之间的联系。②运输渗灌作用。运输渗灌气血,使各脏腑、五体、官窍及经络自身得到气血的充分温煦、濡养,而能发挥其各自的功能。经脉作为运行气血的主要通道而具有运输气血,以及络脉作为经脉的分支而具有布散和渗灌经脉气血到脏腑五体官窍及经脉自身的作用。③感应传导作用。一是传递生命信息,沟通机体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反映和调节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状态,交换、协调人体生命活动的每个进程;二是将肌表受到的各种治疗刺激的信息,传递至病变的内脏,根据治疗刺激的性质和强度的不同,产生或补或泻以调整疾病虚实的作用;三是将内脏功能活动或病理变化的信息传达于体表,反映出不同的征象,这是『有诸内必形诸外』的主要生理基础。④调节作用。经络系统通过其沟通联系、运输渗灌气血作用及其经气对信息的感受、负载和传递作用,能够调节各脏腑五体官窍的功能活动,使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维持机体阴阳动态平衡状态。经络的调节作用,是一种良性的双向性调节,表现出『适应原样效应』。
(7)〖内经〗总结了经络的相关病理,沿用并改造了早期对经络病理的表述方法。①对早期经脉病证格式的表述,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臂足十一脉灸经〗用『其病』格式表达,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用『是动则病…是xx脉主治』以及『其所产病』格式表达。而〖灵枢·经脉〗则用『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是主所生病者』等格式表达经脉病证的。②对经脉病症发生机理的总结趋于完善。〖臂足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记载每一经脉病症,多以经脉循行部位的症状为主,偶尔涉及相关内脏失调所致之证。而〖灵枢·经脉〗既保留了经脉循行部位出现的病症,也重视各经联属脏腑失常所致病症。
(8)经脉病症的诊察方法更加详备并创立了『人迎寸口二部合参诊脉方法』。〖内经〗对经脉病症的诊察方法有『望络脉法』(〖灵枢经〗的〖经脉〗〖四时气〗〖五色〗等)以及『人迎寸口二部合参诊脉法』,运用对比的方法,分别判断阳经、阴经的虚实病证。这一诊脉方法及原则是『气口候阴,人迎候阳』(〖灵枢·四时气〗)。
(9)确立了经脉病症的临床治疗原则和具体治疗方法。治疗原则如:『盛则写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灵枢·经脉〗)。治疗方法有刺法、灸法、放血、按摩、贴敷等。
此处仅从〖内经〗中经络理论发生及其发生路径予以简要归纳,以期对经络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张登本 陕西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