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988|回復: 0

[诗词赏析]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複製鏈接]
中华古诗词 發表於 2019-7-7 17: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宋·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簌(sù)簌:纷纷下落的样子。

缫(sāo)车:缫丝的纺车,也作『缲车』。

牛衣:为牛御寒的衣物,如蓑衣等。

欲:想要。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

人:农夫。

译文:

纷纷落下的枣花落在行人的身上,还有从百姓家中传出来的缫车声。 穿着蓑衣的老翁在古柳下叫卖黄瓜。

酒后只觉得路途长远昏昏欲睡,日头当照让人疲倦只想找些茶水解渴。 便敲开一户农家讨茶解渴。

赏析: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农村常见事物入手,引领我们走近风光优美,生机勃勃的乡野村巷,呈现给我们一幅淳厚的乡村风情。

『簌簌衣巾落枣花』,枣花纷落在词人的衣巾之上,并形象的描写了飘落之时的簌簌声,自小见微,由此足见词人此时的心境是如何的澄清。

『村南村北响缫车』,从百姓家传出来的缫车之声,也让词人欣喜,这样的喧腾便是蚕乡丰收的象征,作为此地长官听到这声音,自然也是内心雀跃欢欣。

『牛衣古柳卖黄瓜』,远方传来吆喝声,寻声望去,原来是古柳之下农人在卖着黄瓜,这黄瓜也是丰收的果实。

词人听着枣花落下的声音、和从百姓家传出来的缫车声、卖瓜的吆喝声,就可以想象此时的作者的内心一定十分的愉悦,正所谓『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在下片词中,词人的笔墨都集中在炎日下行走的行人身上。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从上片之中的枣花、缲车缫丝、黄瓜成熟等事项中,可知此时正值夏日,而麦子等作物也已然登场。

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又烈日高照,人渴口干,就想看看哪里可以讨茶解渴.

『敲门试问野人家』,干渴难耐,便向路旁的人家敲门,看能否讨茶解渴。词作到此戛然而止,然词虽止却给人留下了无穷的想象与韵味。

道德经 發表於 2025-3-30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浣溪沙》词境析微

东坡此词,以白描手法勾勒宋代徐州乡村风物,笔墨简淡而意趣悠远。上阕三句构成动态画卷:枣花簌簌,暗合《诗经》"六月食郁及薁"的农事时序;缫车声声,呼应范成大"缫车嘈嘈似风雨"的田园意象;老农卖瓜于古柳下,尤见《汉书》"牛衣对泣"典故之化用,将困顿生活写出从容之态。

下阕"酒困"二句最见匠心。"欲睡"与"思茶"相对,既承李白"醉卧沙场"之旷达,又启卢仝"七碗生风"之雅兴。其中"漫"字尤妙,陆羽《茶经》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此处却不着意于茶道精微,但求野老瓦甑中的粗茶解渴,正是东坡"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实践注脚。

全词以听觉(缫车)、触觉(枣花落)、味觉(思茶)多维交织,末句"试问"二字尤见士大夫放下身段的平等意识。较之陶潜"采菊东篱"的隐逸,东坡此作更多一份对民间疾苦的体察,在宋词田园书写中独树一帜。

(全文4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