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白话译文 孔子说:『有德之人必定有好的言语,有好言语之人不一定有德行。仁人必定有勇,有勇之人不一定有仁。』
注释 必:必定。 有言:有善言,有好的言语。
前贤注疏 〖论语注疏〗曰:此章言有德有仁者之行也。 尹氏曰:有德者必有言,徒能言者未必有德也。仁者志必勇,徒能勇者未必有仁也。 钱穆曰:有德者不贵言而自有之,仁者不贵勇而自有之。若徒务有言,岂必有德?徒务有勇,岂必能仁哉? 朱子曰: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勇者,或血气之强而已。 张栻曰:固有务于言,实未至者矣,故有言者不必有德;固有勇于为,而未必中于道者矣,故有勇者不必有仁。是以君子惟德之务,而言非所先也;惟仁是求,而勇非所病也。 〖论语正义〗曰:德不以言见,仁不以勇见,而此云『必有』者,就人才性所发,见推之也。若夫有言者,或但口给以御人,勇者或但逞血气之强,故知有言者不必有德,勇者不必有仁也。 陈祥道曰:德,至静也,其发则为言;仁,至柔也,其动则为勇。颜子善言德行,有德者必有言也;子贡能言不能讷,有言者不必有德也。比干杀身以求仁,仁者必有勇也;子路能勇不能怯,勇者不必有仁也。盖君子自得则为德,应物则为言,爱人则为仁,恶人之害则为勇。 唐文治曰:有德者之言,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有言者,词华辩才而已。仁者之勇,发于义理,虽千万人吾往是也。勇者,仅有血气之强而已。此为末世好谈著作,及徒尚意气者而发。 刘宗周曰:多言贼德,乱勇害仁,甚矣言与勇之不足贵也,故君子务本。 周大璋曰:此见本可该末,末不可该本,使人知所重。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合存发以观人也。德可以兼言,言不可以兼德,华不胜实也;仁可以兼勇,勇不可以兼仁,气不胜理也。圣贤观人,朝廷用人,辨之不可以不严。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注疏〗〖论语集注〗〖论语大义〗〖论语正义〗〖论语学案〗〖癸巳论语解〗〖论语新解〗〖论语会笺〗〖论语全解〗〖四书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