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766|回復: 2

[儒家学说] 君子不重则不威,何谓?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9-9-17 12: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延章按

威者,慑服人也。君子之威者,言服人也。

言之服人者,非止于理,亦必行之也。

是故君子之言,言必在理,言出必行。诺而行之谓之信,令而行之谓之重不能抗也重者,人,信而服人,重而威人。

是故君子不谑言、不轻言,凡言自重。谑言者人谑之,轻言者人轻之,自重者人重之。

此之谓君子自重而後威人也。

【口语翻译】

威的意思,是指震慑屈服他人。君子的威,除了武力震慑,更重要的是言理服人。

言辞要服人,不止要有道理,更要言出能行,言出果行。

因此君子说话,言辞一定是有道理的,说出来的话必须执行。许诺他人的话而後执行,这叫诚信,发令而後有人执行,这叫稳重。诚信能够服人,稳重也能服人。

所以,君子不说戏谑的话,不轻易说话,但凡说话,都会注重说的话必须执行了。经常说戏谑的话,看上去是幽默,但别人就会认为说话的人不正经;随便说话,而不注重是否已经执行,那么别人会认为说话的人很随便,不稳重;而自己很注重自己的言辞,很注重自己的话是否已经执行了,这样的人,别人也会很注重他,畏服他,不敢有违。

这就是君子要自重,然後?能畏服别人的原因了。

道德经 發表於 2025-4-5 02: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君子威仪之本——释"不重则不威"精义》

孔子言"君子不重则不威"一语,实为修身立世之枢要。今试析其三重精义:

一、威仪之本在庄敬
《礼记》有云:"君子庄敬日强",此"重"字当首解为庄敬之态。朱子注"重"为"厚重",非仅指形貌之端严,实乃心性之凝定。君子持身若鼎彝,言笑有节,举止有度,使人望之俨然而生敬畏。昔程颐见人静坐便叹其善学,正为此庄敬之气能自生威仪。

二、言行之重在不苟
夫子所谓"学则不固"者,正恐轻浮则德业难成。阳明先生云"知行合一",君子出言必虑其所终,行事必稽其所敝。如商鞅徙木立信,非徒示法之严,实彰言之必践。故《易经》特著"修辞立诚"之训,言重则行笃,行笃则威自立。

三、存心之重在慎独
更深观之,此"重"字尤在慎独功夫。刘宗周言:"威仪三百,细行三千,皆从戒慎恐惧中流出。"君子虽独处暗室,亦如临师保,此心常存敬畏,自然形于外者凛然不可犯。故威非强作之态,乃德充之符,恰似古玉含章,其温润中自有不可亵玩之质。

今人常惑于威权之术,殊不知夫子此语直指本原。观诸葛武侯"淡泊明志"而令敌国生畏,范文正"先忧后乐"而使佞小敛迹,皆可证真威仪生于道德之厚重。学者当于此句深玩而力行之,方知圣人之言不我欺也。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25-4-7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