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驷马难追』是什么意思?答:主要是指跑的比较快,并不是指四匹马。 这个回答,确实理解了驷马难追这个成语的含义,但却不知道成语的来源。的确,驷马难追指速度较快,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追不回来,不但追不回来,可能喊都喊不回来。大意是指『言出必行』。那这个意思为何要用『驷马难追』,而不是五马或六马呢?这是因为古代的一辆马车,就是四匹马。当然,并不是所有马车都有四匹马来拉。接先秦的礼制『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也就是天子的马车是六匹马,诸侯的马车是五匹马,卿的马车是四匹马……,如此,驷马难追的『驷马』,原意指的就是卿的马车。春秋战国时,各国交往频繁,文化灿烂,文化的主体人群,就是卿、大夫,卿其实是高级的大夫。像著名的晏子、孔子,都当过卿大夫。卿大夫之间交往最讲究道德、信用等。他们生活中见到最快的事物,就是四匹马的马车了。因此用『驷马难追』形容做事言出必行。
驷马难追的驷马车
周代驷马车 也许有人问,不是还有六匹、五匹马的马车吗?怎么不用『六马难追』、『五马难追』来形容?六马是天子马车、五马是诸侯马车,这些都是卿、大夫的顶头上司,大夫升到卿很容易,只要能力突出,就有升职的希望。但卿升到诸侯或天子,一是事实上不太可能,二是你用六马来形容自己或朋友,会被人怀疑有僭越之心。性质与『黄袍加身』差不多,不过没那么严重。那更快的,不是还有箭吗?箭是更快,但箭是伤人之物,用来形容人的言行,似乎有些不洽当。 很多语汇,我们今天习惯了它的引伸含义,但却忽略了它原始的意思。其实古人思维没现代人这么复杂,相对直接的多。经过几千年语言、文化的积淀,才有今天汉语中这么多有引伸、借喻的词汇。
商代的宰相伊尹
商代的宰相伊尹 再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大家都知道这是形容治国要细心谨慎,但表达细心谨慎有许多方式,为什么要用『烹小鲜』来形容呢?因为最初说这句话的人,是商代的宰相伊尹,他曾经当过厨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