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47|回復: 1

[医药临床] 清心通玄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 笔者认为,玄府『万物不有』『尽皆有之』。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间质性炎症, 病发部位在心肌间质。 西医学认为,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含纤维、基质、流体物质(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等),起着支持、保护、连接和营养的作用,与『玄府-细胞间隙』吻合,甚至后者更为深入。『细胞间隙』有着更为广泛的意义,不仅仅是细胞间质,还包括细胞内外联系通道——细胞膜离子通道、载体等。 玄府是从『孔』『门』等生化的概念,结构上也应有其『孔隙』属性,细胞间隙及细胞膜上的微细的离子通道才是发挥玄府物质交换(气液宣通)甚至是信息交流(神机出入)的物质载体。

病毒性心肌炎属中医『心悸』『怔忡』『胸痹』范畴。 急性期因正气不足,外感温热或湿热毒邪侵袭,入里化热, 蓄结于心, 耗气伤阴,『阳热易为郁结』『如火炼物,热极相合,而不能相离,故热郁则闭塞而不通畅也』,病情缠绵不愈,慢性期则为热毒郁结不散,闭塞心之玄府,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气滞、痰凝、血瘀则随之产生,且三者之间相互为患,胶着不解,病久入络、入血,随邪毒深入经隧脉道。 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的根本病机为热毒拂郁,玄府不利,急性期以正气不足,腠理空虚,邪毒乘虚淫心,玄府密闭,气血拂郁为主,慢性期以痰瘀涩滞,玄府闭塞,气阴两伤为主,纵观本病,清心通玄法为其根本治疗大法。只要心之玄府一通,气血、津液能得以正常敷布、流通,气血归于正道,津液归于正化,瘀血、痰浊、气滞也能够随之而解,虽然未用通络、化痰之品,但仍然能起到活血、利湿、除痰以及玄府通利的功效。

研发中药制剂心安颗粒

以清心通玄法为治疗法则的心安颗粒, 是杨思进数年经过临证反复验证研发而成的复方纯中药制剂,由黄芪、苦参、赤芍、板蓝根等中药组成。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谓辨证求因,审证求本,玄府本虚,则治病求本,遂以补益通玄府,故方中黄芪为君药,益气,御风,托毒;毒是关键致病因子,以苦参、板蓝根清热解毒,赤芍凉血活血,使热毒郁解,玄府自然通顺。 纵观本方,诸药配伍得当,标本同治,补而不滞,凉而不遏,故正复邪去,玄府通利,症解病愈。临证以本方为基础,急性期可加连翘、防风之属,正如『上焦如羽,非轻不取』,借风药轻灵之性,开阖玄府郁结之气;慢性期可加蝉蜕、僵蚕、地龙之品,借虫类风药入络搜风,痰瘀涩滞得除,玄府以通,气液得以宣通。大量临床实验证明:清心通玄法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有良好的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调节体液免疫、细胞免疫、降低心肌酶、体内外抗CVB3、抗心律失常等作用,体现了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验案

张某,男性,23 岁,学生。 胸闷、心悸、气短 1 个月。 患者 1 个月前曾患感冒,病愈后不久,出现胸闷、心悸、气短,阵发性发作,发无定时,伴心烦,体倦乏力, 嗜睡,纳差,午后伴低热(体温在36.9℃~37.5℃)、口干欲饮水,舌尖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心率102 次/分,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无心脏杂音,查心肌酶谱提示升高,心电图:心动过速,室性早搏。

诊断:属心悸证。

治法:解毒宁心,除郁通玄。

处方:在心安颗粒方药基础上,加虎杖12g,茵陈15g,连翘6g,甘草6g。日1剂,水煎服。

服药7剂后,胸闷、心悸减轻,体温恢复正常,但觉咽喉不适,体倦乏力,口干欲饮水,上方去茵陈,加射干12g,黄芪易为30g,玄参12g,沙参15g,继服。前后加减20余剂,诸症消失,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门诊随访1 年未复发。

患者素体固虚,邪毒乘虚而忤犯于心,玄府拂郁,日久化热伤阴,辨证为邪毒侵心,玄府拂郁,治之在心安颗粒方药基础上加减,板蓝根、苦参、虎杖、茵陈清热解毒,小剂量连翘质轻性辛,具轻扬之性,通利玄府之功,拂郁自除,『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故『气液宣通』;二诊时考虑『毒』已清过半,恐苦寒清热药力度甚重,碍脾伤胃,故去茵陈,加射干清咽利喉,沙参之属滋阴,重用黄芪补气,甘温补玄府之虚,是为『补中寓通』,以补助通,仍属通法范畴。 故诊病时审证求因,循序渐进,理法方药,随症加减,则病自瘥也。(董丽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龚秋 發表於 2025-4-14 20:18 | 顯示全部樓層
《清心通玄法辨治病毒性心肌炎的理论建构与临证阐微》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病机解析,当以"玄府-细胞间隙"理论为枢要。考《内经》"玄府者,汗空也"之论,实为微观结构与宏观气化之统一。现代医学所见心肌间质中的组织液循环、离子通道转运,恰与刘完素"玄府气液说"暗合。余临证发现,本病急性期多见玄府郁闭之候,慢性期多现络脉缠结之象,总以气液不通为病本。

病机层面有三重辨证:其一,热毒拂郁为发病之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此即《温热论》"温邪上受"之变证。其二,玄府闭塞为传变之枢。观心肌细胞间隙水肿、炎性浸润,正应"郁热则玄府闭"(《素问玄机原病式》)。其三,痰瘀互结为迁延之根。慢性期呈现的纤维化改变,实乃"津血同病"之征象,与叶天士"久病入络"之说若合符节。

清心通玄法之立方要旨,在于把握"开阖"与"补泻"的动态平衡。心安颗粒组方深契此理:黄芪补三焦之气以充玄府,合《本经》"主大风"之效,现代研究证实其可调节心肌细胞膜钠钾泵活性;苦参、板蓝根双解气分血分之毒,实验显示对柯萨奇病毒B3型有明确抑制作用;赤芍通络活血而不伤正,其芍药苷成分能改善心肌微循环。此三方共奏"补虚以开玄府,解毒以畅气液"之效。

临证化裁尤重病期特点:急性期佐连翘、防风,取"风能胜湿"之理,现代药理学证实其抗病毒同时可减轻心肌水肿;慢性期入蝉蜕、僵蚕,暗合吴鞠通"治络用虫"之法,研究显示此类药物能抑制心肌纤维化。余曾治某青年患者,心肌酶谱异常持续三月,于基础方加地龙、三七粉,三月后复查心脏MRI示纤维化灶明显吸收,此即"虫药通玄"之验。

按:玄府理论于现代疾病的应用,当遵循"结构-功能-代谢"三位一体原则。清心通玄法之精髓,非惟解毒活血,更在调节细胞微环境。后续研究可聚焦心肌细胞连接蛋白(Connexin43)与玄府气液的相关性,或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开拓新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