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33|回復: 1

[医药临床] 李燕梅治疗头痛常用对药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李燕梅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头痛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头痛分会主任委员。她从事脑血管病临床科研工作40余载,熟谙经典,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擅长治疗脑病及疑难杂症,尤其在治疗头痛方面处方用药别具一格。笔者有幸跟师,现将李燕梅治疗头痛常用对药的配伍应用简介如下。

天麻-钩藤

天麻味甘性平,质柔润,可平肝息风,通络止痛,祛风止痒;钩藤味甘,性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天麻有降低外周血管、脑血管和冠状血管助力的作用,并有降血压及减慢心率的作用;钩藤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血栓降脂等作用。二药配伍,可清热平肝息风,使通络止痛、止痒之力益增。肝风内动的头痛,皆可用之。

葛根-丹参

葛根味辛以舒散,可载药上行,升举清阳,使清阳升,浊阴降;丹参味苦性微寒,功能活血祛瘀、凉血清心、养血安神。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葛根能解痉止痛,可有效缓解颈项部的拘紧疼痛,葛根总黄酮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灌注,改善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且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具有镇静、止痛、安定的作用,两者配伍活血舒筋止痛,适宜头痛兼项背拘紧不适者。

白芍-甘草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柔肝止痛,平抑肝阳,养血调经;甘草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两者配伍应用,酸甘化阴,为缓急止痛之典范。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芍药缓解中枢性疼痛效果明显,对中枢及脊髓性反射弧兴奋均有抑制作用;甘草有镇静和对神经末梢的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可舒筋缓急,缓解头痛。

夏枯草-牛膝

夏枯草味辛苦,性寒,可清肝火,散瘀结;牛膝味苦,苦主降,可引血下行,活血祛瘀,舒筋通络,利尿通淋,补肝肾,强筋骨。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夏枯草有降压、降糖、抗心律失常等作用;牛膝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血压、降低全血黏度、镇痛等作用。二药配伍,清上引下,降血压甚效。肝阳上亢之头胀、头痛者,皆可用之。

当归-川芎

当归味辛甘,性温润,养血补血,调肝缓急,散瘀行滞;川芎辛温香窜,行气活血,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外彻皮毛,祛风止痛。二药配伍,气血兼顾,互制其短而展其长,效力倍增,共奏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芎和当归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脑组织及神经细胞的作用,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异常。

全蝎-蜈蚣

全蝎味辛咸,性平,既能散肝经风热而平肝息风止痉,又能祛风通络以止疼痛,用于治疗顽固性头痛;蜈蚣味辛,性温,走窜之力最速,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集之处皆能开通,搜风力胜。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全虫能抑制血栓形成和抗凝,具有明显镇痛作用;蜈蚣可改善微循环,延长凝血时间,降低血黏度并有镇痛作用。两药相伍为具有通经络、息肝风、镇痛的作用,用于肝风内旺及久病入络的头痛。

山柰-细辛

山柰味辛,性温,行气止痛,温中消食;细辛味辛而厚,气温而烈,上行入肺,发散在表之风寒,气味香窜,有通络止痛之功,两药合用具有通络行气止痛的作用。

柴胡-藁本

柴胡味苦辛,微寒,擅疏肝解郁;藁本入足太阳膀胱经,兼通肾脉,故善达头顶,能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现代药理证明柴胡皂苷具有中枢性降压作用,藁本具有镇痛解热抗炎功用,是治疗巅顶痛的要药。

以上对药是李燕梅在多年治疗头痛疾病临床实践中筛选出的精当组合,辨证处方时随症加减,效专力宏,值得借鉴。(刘洪峰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是飞 發表於 2025-3-27 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李燕梅教授头痛对药配伍精要析微

李燕梅教授深谙"药对"配伍之妙,其头痛治疗对药组合体现了"动静相济、升降相因"的配伍思想。天麻钩藤配伍乃取"刚柔相济"之义:天麻为柔肝息风要药,禀金气而制木;钩藤具轻清透达之性,能清肝热而达郁火。二者相合,既解肝经风火相煽之标,又顾肝体阴用阳之本,尤宜于肝阳化风型头痛。现代研究证实,此配伍可协同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改善血管痉挛状态。

葛根丹参组合则彰显"升降相宜"之旨:葛根轻扬升发,能启脾胃清阳上达巅顶;丹参苦降活血,可化瘀通络导浊阴下行。二者一升一降,使清阳得升,浊阴自降,气血调和而头痛自止。特别适用于颈源性头痛及血瘀型头痛,其改善脑循环与抗血小板聚集的协同作用已获现代药理学佐证。

此二组对药体现了李教授"以和为贵"的学术思想:天麻钩藤侧重调肝,葛根丹参偏重和血,均不离"调和阴阳"之总纲。临证时更常根据证型变化,或佐以白芷川芎祛风通窍,或配以白芍甘草柔肝缓急,形成动态配伍体系。其用药之妙,在于既承仲景"药对"精髓,又融汇现代药理认知,实为传统方剂学在现代临床中的创新应用。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