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84|回復: 1

[医药临床] 益气养血通络治愈不孕症一例

[複製鏈接]
中国中医药报 發表於 2019-9-23 16: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张某,女,33岁,网商,2017年12月17日初诊。诉结婚8年,无孕产史,爱人健康。月经量减少3年,周期后错,少则8天,多则2个月,14岁见月经,3年前月经正常,但时有后错,并不在意,平时喜欢吃凉,不爱吃早饭,晚饭易丰盛,经常晚睡,月经第35天,平素少气乏力、怕冷,行经时少腹觉凉,冬天明显,食少、脘痞,餐后胀甚,大便2日1次,便质偏干,形体消瘦,面色黄暗,舌质淡有瘀斑,舌苔黄厚,脉沉迟;彩超提示:子宫形态稍小;内分泌检查雌激素偏低。证属气阴阳两虚,治宜益气养血通络。方用自拟调经汤化裁:太子参15g,归归10g,川芎6g,柴胡6g,熟地10g,木香6g,内金10g,麦芽20g。6服,水煎服,每天1服。忌晚睡、辛辣、生冷、油腻。

2017年12月24日二诊:月经后错第42天,服上方后胃胀、便秘减轻,怕冷稍减,余症同前,仍按一诊方加桂枝6g,6服,水煎服,每日1服。

2018年1月2日三诊:月经后错49天,服上方后,胃胀、食少减轻、大便日1次、量少、晚上早睡时入眠难等,拟二诊方加枣仁15g,6服,水煎服,每日1剂。

2018年1月9日四诊:月经后错56天,胃胀、食少均有好转,自感小腹少有下坠不舒,怕冷,拟三诊方加小茴6g,6服,水煎服,每日1剂。

2018年1月16日五诊:月经后错第63天时,有黑色经血,量少,淋离而至到第3天,月经出现色红,量仍少。按四诊方去柴胡、小茴。加大太子参量至20g,紫河车10g,早晨姜糖水冲服,日1次,5天净。6服,水煎服,日1服。周期第3天始服中药。

2018年1月23日六诊:月经第7天,食欲少好,晚11点能入睡,精神感觉越来越好,大便日1次,量少质干,舌质淡红,脉沉细。拟初诊方加仙灵脾30g,仙茅10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天,休4天。

2018年2月7日七诊:月经第21天,服上方后,自感无不适,精神好,能食,10点半能入眠,拟六诊方加柴胡6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天,休4天。

2018年2月21日八诊:月经第35天,服上方无不适,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有力,拟七诊方加柴胡6g,小茴6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天,休4天。

2018年3月4日九诊:月经后错第49天时,阴部见有少量黑色分泌物,停中药、口服紫河车15~30g,早晨冲服姜糖水,日1次,周期第3天始服中药,按六诊方加菟丝子20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天,休4天。

2018年3月20日十诊:月经第14天,阴部有少量白带,无不舒,按九诊方加菟丝子20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天,休4天。

2018年4月4日十一诊:月经第28天,按八诊方,6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6天。

2018年4月12日十二诊:月经后错第34天,阴部见有少量分泌物,继服紫河车30g,早晨冲服姜糖水1次,周期第3天始服中药,按六诊方加菟丝子30g,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

2018年4月26日十三诊:月经第14天,阴部有少量拉丝白带,续服十诊方,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

2018年5月10日十四诊:月经第28天,见有少量分泌物,经几个月调理,患者配合得很好,继续服用紫河车20g,日1次早晨服,周期第3天始服中药,按六诊方加菟丝子20g,10服,水煎服,每日1剂,服10天,休4天。

2018年5月24日十五诊:月经第14天,阴部有少量白带,无不舒,拟六诊方加巴戟天20g,槟榔15g,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

2018年6月12日十六诊:月经第3天,如期而来,量可,色红,无不舒,续服十五诊方,加大紫河车量30g,早晨/日1次,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

2018年6月26日十七诊:月经的第17天,患者各方面转佳,体重增加了9斤,无不适,坚持服药调理,仍按二诊方加水蛭10g,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

2018年7月10日十八诊:月经如期而来,月经的第2天,量色均好,自感无不适,本月想试孕。给以自拟益肾促孕汤加减:太子参10g,熟地10g,菟丝子20g,巴戟天20g,大云15g,廘角霜20g,枳壳10g,仙灵脾20g,紫河车20g,日1次冲服。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服药期间不避孕。

2018年7月14日十九诊:月经第16天,续服十八诊方加桑寄生15g,10服,水煎服,每日1服,服10天,休4天。

2018年7月28日二十诊:月经第30天,月经未见,无不适,经门诊做HCG弱阳,又续服十八诊方加桑寄生15g,3服,改成2天1服,上午服1次,观察早孕情况。

2018年8月5日二十一诊:孕37天,经HCG检查为强阳,拟益气保胎方:太子参15g,枳壳10g,竹茹10g,清半夏10g,砂仁6g,乌梅6g,五味子3g,桑寄生15g,3服,仍按2天1服,上午服1次,清胃安胎,以防胎动,避劳累,多休息。

2018年8月12日二十二诊:孕42天,先后中药保胎,服药3个月,孕妇自感无不适,经NT检查:胎儿发育正停,停服中药。于2019年5月12日足月生1个3300g男婴,母子平安。

按语:患者结婚8年,未有孕产史,因熬夜、食凉、不注意营养,继发月经量减少、月经后错3年为主要病症,本案为临床常见的气血不足、阴血暗耗、伤及胞宫所致。其病因为多虚多寒,给以自拟调经汤加减,先后调理近7个月,获满意效果。并且孕妇在孕前、孕早期及整个孕程中,中药调理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研究推广。(谢文英 河南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D)

真衣 發表於 2025-3-28 21:23 | 顯示全部樓層
益气养血通络治愈不孕症案析

张某之证,乃典型气血两虚兼寒凝胞宫之候。《内经》云:"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患者经迟量少、面黄形瘦、脉沉迟,显系脾肾阳虚,气血生化不足;舌瘀苔黄厚,则提示虚中夹瘀,兼有郁热。其病机关键在于阳气不运,血海空虚,冲任失养。

首诊以太子参、当归、熟地益气养血为君,佐川芎、柴胡疏肝活血,木香、麦芽醒脾和胃,尤妙在内金一味,既消食积,又通经隧,暗合"通补兼施"之旨。二诊增桂枝,取其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之功,以解胞宫寒凝。三诊添枣仁,针对血不养心之失眠,体现"治妇人之病,当先调其神"(《金匮要略》)之训。

本案特色有三:一则未拘泥于"不孕专攻肾"之俗套,而从脾胃论治,盖"冲脉隶于阳明"(《临证指南医案》);二则化瘀不用峻剂,但以川芎、当归等温和行血,防伤正气;三则药食同忌,强调"晚睡伤肝,辛辣耗血"的养生协同作用。

患者经调血充,自能摄精成孕。此案启示:治不孕当首辨气血阴阳之偏颇,次察寒热瘀滞之兼夹,尤需重视生活方式调摄,方合"上工治未病"之奥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