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韻按:華夏人文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有人說是向善的,有人說是向惡的,素無定論。不管向善向惡,卻有一點是十分肯定的:儒家塑造的華夏人文社會,從不相信上天會主持公道,終究『善惡有報』,而堅持『公道自在人心』,認為『人文教化』事在人為。 原題:漢文堂‖淺析儒家善惡論
關於人性善惡,從古至今一直爭論不休。性善論,以孟子為代表;性惡論,以荀子為代表。唐宋以來,隨着孟子地位的提升,性善論逐漸壓倒性惡論,成為主流。但自清末西學東漸以來,隨着西方原罪論的傳入,人們對性惡論又重視起來。 對於人性善惡的看法,即使沒讀過孟荀之論,甚至沒讀過書的人,對人性善惡多少都有些見解。在今天大多數人『逐物慾而迷心』的時代,恐怕持性惡論者更多。如此,能否認古人對性善論的肯定嗎?在此,徐某結合經典、歷史,試圖做一個綜合性的分析。 天命之謂性要討論性之善惡,先要清楚何謂性。【中庸】云:『天命之謂性』。注云:『性者,生之質命,人所稟受度也。』用白話說,就是人天生的本質。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人剛出生時,天性大抵相近,但後天所習,會增加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但孔子言『性相近』,非言『性相同』。也就是說,人天生的本質,多少還是有些差異的,這些差異不大,但或多或少決定了人生道路的不同。這個差異在哪裏?根據中醫理論,人體五臟六腑的強弱差異,對人的性格有直接的影響。例如: 『肝氣虛則恐,實則怒。』『心氣虛則悲,實則笑不休。』 ——【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第八】
也就是說,各內臟的強弱,會影響到人的性格。而內臟強弱,是體質的差異。 我們知道,不同的嬰兒出生時,體重存在巨大差異。說明嬰兒天生體質,也會存在差異。如此,則嬰兒的天性,就可能也存在着些許差異。 影響嬰兒體質差異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父母遺傳,受孕時間,孕期護理。 父母遺傳特徵,會直接遺傳給下一代,這點是現代人大多知識的常識。 大多數動植物都有特定的繁殖季節,而人類的繁殖則不受季節的限制。但季節的差別,很可能會給嬰兒的發育帶來差異,比如冬小麥一般比春小麥質量好。許多同品種農作物,都有這種因季節差異而產生的質量差異。如此,人類也極有可能因受孕時間及隨後的發育季節的不同,而產生體質差異,進而產生性格差異。這也許也是西方星座與性格關係說的一種科學推理。 母親在懷孕期間的健康、營養等狀況,也會影響到嬰兒的發育,從而產生體質差異,性格差異。所以朱子【小學集注】開篇先言: 【列女傳】曰:『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 ——【小學集注•立教第一】
善惡有報
雖然這些方式是否科學、有效,尚值得商榷,但可以肯定的是,古人已經開始注重養胎、胎教,並認為胎教對嬰兒的性情有一定影響。 所以,體質影響天性,從而產生天性的差異。當然,初生嬰兒即使有天性差異,也是很小的,所以孔子曰:『性相近』。但這小小的先天差異,也能造成未來的巨大差異。就像射擊時,發射的角度差一點點,中靶時的差別卻很大。當然,人的成長遠不止射擊的子彈軌跡一般簡單。先天的那點差異,並不足矣決定將來善惡的巨大差異,可能決定的只是個人性格內向、外向,好惡方向,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 而性善與性惡,表面上看是對先天之性的討論,實際也是後天教育的一部分。 性善論所謂『善』,【說文】:緩也,吉也,大也,【廣韻】良也,佳也。與禪讓之禪相通。大抵是有益、吉祥、和氣、友好等義。所謂性善論,也就是天性本質是與人友好、和善之義。 關於性善論,【孟子】中有許多篇章都有論述,不可謂不入理。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 ——【孟子•公孫丑】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孟子•告子】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盡心】
現代生物學認為,高等動物大多有親子本能,也就是父母對幼兒照料、保護的本能。現代哺乳類及大部分鳥類,部分爬行類,都有親子本能。這是生物在億萬年進化歷程中,為保證種族的繁衍而進化出的能力。可以說有這種本能,後代生存的概率就大,否則,後代生存的概率就小。經過億萬年的自然篩選,能繁衍至今的高等動物,普遍具有親子本能。 親子本能並非只認定自己的後代,有時在種族中有普遍性,比如群居動物會共同照顧後代。而人類乃至人類的祖先猿人,正是群居型。因此,人類也時常將親子本能或多或少的轉移到其他同類、同族的幼崽身上。甚至對其它物種的幼崽,也會產生類似親子本能的愛護之心。這就是為何許多人都會感覺動物的幼崽『可愛』。
儒家性惡論
孟子講的『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正是這種親子本能。孟子正是將這種本能進行發掘、闡述,將人性『善』的一面充分激發,以此導人向善,從而成為『仁』者。這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此外,人類還有『物傷其類』、『兔死狐悲』的同情心。這點,孟子也有講到: 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孟子•梁惠王】
齊國王宮內,有小吏將要牽牛去宰殺獻祭,剛好被齊宣王聽到牛叫聲,勾起齊宣王的同情心,於是齊宣王命人用頭羊將這頭牛換下來。孟子抓住齊宣王的這點同情心,激發他更多的同情百姓,施行仁政。 現代科學認為,人類在感知死亡、血腥等事件時,會產生對自我安全的對比及擔憂,於是產生相應的同情心。這也算是一種先天本能。 即然對動物有同情心,自然也能對即是同類,又能產生情感互動的人類產生同情心。孟子一邊致力於激發人們的同情心,一方面告誡人們要減少殺戮,特別是社會管理階層,即使要吃肉,也不要親自下手宰殺牲畜,所以提倡『君子遠庖廚』,以此激發、培養人們的仁德。 綜上所述,性善論的依據是親子本能及同理心本能,這些在人類及一些高等動物種類中,都是天生即有的本能,因此,即使站在今天的視角,性善論有較強的理論依據。 性惡論所謂『惡』,【說文】:『惡,過也』。人有過曰惡。【廣韻】:『不善也』。也就是善的反面。惡字有兩個讀音,讀『ㄨˋ(wù)』時,是指個人討厭,讀『ㄜˋ(è)』時,是指被眾多人所厭。所以,『性惡』之『惡』只能讀『ㄜˋ(è)』。人之惡,主要是因對利益的爭奪及爭奪的方式。所謂性惡論,也就是天性本質是與人爭利,以至不顧及他人利益。 關於性惡論,荀子也有較入理的論證: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
荀子的論據是人生來都有欲望,有好惡之心,因而會與他人產生利益衝突,爭鬥等。而對他人的禮貌、辭讓,對欲望的節制,等自我管理方式,都是後天習得,若沒有後天所習的自我管理,則好惡之心將使每個人都參與到利益的爭鬥中去。因此荀子認為人性生來是惡的。
儒家性惡論
欲望是生物體的客觀存在。心理學的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也認為求生欲、食慾、性慾都是高等生命具有的本能。這也是億萬年進化中保留下來的本能,沒有求生欲、食慾,則死亡的幾率就會增加,沒有性慾,物種滅亡的幾率就會增加。因此,荀子所揭示的人慾,也確實是人類的天性。這種天性又受到人類社會發展中的物質、文化等諸多方面的激發,使人類生產更多對物質、金錢、名利等方面的欲望。即然人生而有欲,欲望是人作惡的本源,所以人性本惡。而人所表達的謙讓、禮貌等,都是後天所習,並非先天之性,所以人表面的善,只是用來修飾天生的惡,故言『其善者偽也』。 所以,在荀子的理論下,禮儀是個人對『性惡』的自我約束,當自我無法合理約束欲望,以至傷害他人,或破壞社會秩序,亦即行惡事時。則需要外在的『律法』進行約束。也正因為如此,荀子能教出韓非、李斯兩位重律法,輕教化的法家弟子。 善與惡分別看孟子和荀子的理論,都會覺得有道理,但這兩種理論,又是相矛盾的。那麼,人性到底是善還是惡呢? 雖然人生來就天性的差異,但那些差異也不足以劃清善惡的界線。 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 ——【禮記·禮運】 凡人雖有性,心無定志,待物而後作,待悅而後行,待習而後定。喜怒哀悲之氣,性也。及其見於外,則物取之也。 ——【郭店楚簡·性】
這兩句經典,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人出生時,就像一張白紙、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無論是孟子所言的『不忍人之心』,還是荀子所言的『生而有好利』,都是白紙、璞玉原本的質地。人出生後,隨時隨地都受周圍事物的影響,如此,漸漸養成個人的習慣、處事原則。善惡也就顯現出來。 人與人之間,若相互待人以善,相和諧共存。眾人皆以善待人,即可互通有無,互補不足,從而互惠互利,又可以組織起來共同做個體無法完成的事。從而實現群體利益的優化。如此,善人得到推崇,眾人報以善行。善人百年後,眾人亦能將善行回報予善人的子孫。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正是如此。 人與人之間,若相互待人以欲,行之以惡。則人人爭利而相攻斗。雖有強者能勝出,但一來多數人為其所害,二來強者也有衰落時,亦會為人所害。如此,惶惶於防範他人,自己也寢食難安。這樣的環境,不但人人自危,而且因爭鬥相害,眾人的總體利益也會受損,甚至部分人失去生命。人們也很難團結組織於一體做更大的事。行惡較多,害人較深者,也易被人報復。不報於己,也會報復於子孫。所謂『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正是如此。 善,有益於他人;惡,有害於他人。人們論及善惡,雖然也有人與自然的方面,比如愛護自然即為善,破壞自然即為惡。但大抵善惡之分,主要用於人與人之間。若世界僅存一人,則他的一切行為很難用善惡形容。因此,善惡只是人與人之間相處之道。即便是愛護自然,保護環境,其人類社會的意義也是為他人、為將來的人留下生存空間。因此,有益於人類群體共同、長遠之生存、發展,即為善,有害於人類群體之生存、發展,即為惡。 善惡是一種概念,並無確切的界線與標準。同樣是出其不意的算計,其心善,則謂『足智多謀』,其心惡,則謂『狡詐多端』。 善惡是一種共識,哪怕是十惡不赦者,內心也能大致分清何為善,何為惡。 善惡之別,形成於類社會趨於統一、成熟後。如此,先天之性自然不會依從後天之善惡而誕生。也就是說:人性,天生即如此,孟子揚其善,荀子述其惡。就像一物多面,孟子揚其正面,荀子述其反面。 如此,問題又來了,難道孟子、荀子不能見人性之全面嗎? 自然不是。 時勢之變孟子生活在戰國早期。從【孟子】全篇內部來看,孟子遊說的主要對象是魏、齊兩國的君王。君王雖然也會受一些輿論約束,但總體來說,君王的一切行動,都有主動性。並且,君王從小的生活環境及所受教育,都很完備,生活中的禮儀可以做的非常到位。大的禮儀儀程,由專職的大臣負責,君王只在需要時參與即可。因此,孟子不必跟君王談什麼禮儀。這裏,可能有人會反問:春秋時就已『禮崩樂壞』,怎麼你卻說戰國的君王禮儀很到位呢? 禮崩樂壞,崩壞的不是禮樂的外在形式,而是當政者不仁,有時越禮而行,比如衛宣公強娶兒媳;有時越階享禮樂,比如八佾舞於庭;有時禮儀廢止,比如『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這些,皆是因當政者不仁不義,所以違禮而行,並不是他們不知道怎樣去做正確的禮樂。
善惡有報
孟子正是抓住了這點,勸導君王行仁義。一則仁義是禮的核心。二則君王有仁義之心,不但能行正確的禮樂,還能用心治理國家。君王有仁心,則『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 並且,國家治理的安定、富足,君王的個人利益也能得到保障和提高。而國家安定、百姓富足,正是儒家人士的政治追求。孟子以『性善』之論,激發君王仁德之心,其目的正是希望通過君王行仁政,達到儒家人士所追求的『王道樂土』。 戰國初期,孟子還能以仁義遊說君王,說明當時多少還有些春秋禮樂的餘韻。到戰國末期,列國間的戰爭已進入你死我活的白熱化程度。荀子雖曾擔任過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並與秦昭王、趙孝成王等君王交談過。但在殘酷的戰爭環境下,談仁義很難被君王所接受。並且戰爭深入影響到各國上下的階層,可謂是全民戰爭狀態。人們在這種環境下,容易養成剛毅、直接、果斷的性格。這種性格也極易做有違道德及律法之事。故古人云:『直而有禮謂之勇,直而無禮謂之亂。』荀子又擔任過蘭陵令,接觸的中下層人士較多。面對這樣的時代背景及群體,很難以孟子的方式教導人行仁義。所以荀子的言論以明辨君子、小人之別,人與禽獸之別為主。強調人要用後天的修養約束先天的私慾,從而養成君子品行。
善惡有報
戰爭必然造成教育普及率低,何況先秦時,基礎教育也未完全普及。而仁德的修養,需要較高的人文素養。就像今天,只有小學教育水平的人與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面對同樣的社會信息,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完全不一樣。因此,荀子很難以仁德來說教中下層人士。而在擔任地方官時,又可能了解到一些人做惡的事。故而,荀子只有闡明是非之分,導人克己復禮,才能教化這類人。 君子不器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從未言性善惡之分,僅言人天性相近,而後天所習相遠,故而有賢愚之分。究竟是孟子只見到了性善,荀子只見到性惡,還是他們針對所遇的不同對象、不同群體『對症下藥』,大概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假使孟子對齊宣王、梁惠王講述性惡之說,則二王順此說法,可能會順私慾而行惡,與民爭利,為政不仁。即使說服他們行禮儀,也有可能把禮儀做成脫離仁義核心,『不問蒼生問鬼神』的敬神儀式。紂王正是如此重鬼神而輕仁,以至失天下。故【易】曰:『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 所以,孟子惟有導人以善,激勵君王行仁政,才可能改變君王,從而向着儒家『王道樂土』的理念趨近。 而荀子若對普通民眾講述性善之說,民眾認為言論空泛而不切實際。與個人見聞相差甚遠,尤其是見慣了戰爭、殺戮的民眾,更難接受性善之論。如此,聽者要麼拂袖而去,對此論不屑一顧;要麼成為言行不一的偽君子。總之,很難心悅誠服的接受。並且對於文化程度不高的民眾來說,講形而上學的仁,他們很難理解,列舉形而下的例子,他們又可能過度的執行。比如給他們講『君子遠庖廚』,民眾可能執行到不殺生,不吃肉,甚至過度『放生』的地步。 所以,荀子責人性私慾之惡,倡導人們用禮儀、律法約束私慾,『以養人之欲,以給人之求』,其目的仍是希望人與人,人與自然間能和諧共存。『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如此,也是『王道樂土』理念的實踐。
儒家人性善惡論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像器皿一般,只有專項用途。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惡,皆是針對不同對象,做出的有效回答。正如【論語】中,不同的弟子問孝道,孔子的回答不盡相同。從這點來講,孟子與荀子都把儒家理論以合適的方式闡述給合適的人,殊途同歸。都是儒家理想的實踐。 公與私善之心在於仁,仁之心在於公。惡之心在於欲,欲之源在於私。如此,是否會有人認為人人斬去私心,就可以使人人行善,天下太平? 首先,私慾是維持人生存的本能,無法去除。其次,即使真實現人人無私,社會未必會變的更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私慾就是個人生活、工作的動力。因為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更好的生活,於是努力工作,掙錢以實現夢想。欲望有多大,工作的動力就有多大。無數人這樣努力,造就物質、文化、科技等多方面的發展,無數代人這樣努力,造就人類文明一步步走到今天。也許會有一些人工作的目的是興趣愛好,不求所得;也許有一些人真的『大公無私』到工作是為促進社會發展進步,但這類人畢竟是少數。這樣的人,在社會中佔多少比率呢?所以,私慾,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 假使真能實現人人去其私,人們皆安於現狀而無所求,甚至生活條件再降一些也無所謂。如此,還有多少人願意工作?如此,恐怕社會只能維持於最低的溫飽,無從發展。況且,溫飽之需,也是私慾。 即使孟子,也認為毫無私心,是無法實現的。 比如農家的許行批判滕國君主:『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倉廩府庫,則是厲民而以自養也,惡得賢?』賢明之君應該與民眾一起種莊稼來吃,煮飯來後才處理政務。現在滕國有糧倉錢庫,這怕是苛剝民眾來奉養自己,怎麼算賢明呢?孟子認為,這是社會分工的不同,當政者是沒時間一邊管理國家,一邊自己種糧食、做飯的。因此,當政者適當接受民眾的賦稅,是合情合理的。簡單點說,孟子的意思就是:你讓當政者只幹活,不拿工資,會餓死人的。因此,當政者也應該合理的接受賦稅以滿足個人之私。 【呂氏春秋】記載:魯國有法律規定,本國人有在他國做奴隸的,見者可以先自己出錢贖回,再往魯國國庫報銷。子貢贖回一個人,卻堅決不去報銷。孔子說:『子貢做的不妥,以後就沒有人再願意贖回奴隸了。』從國庫報銷,不會有損於人的品德,不接受報銷贖金,就沒有人願意做這件事了。子路救了一個溺水的人,這個人感謝子路,送他一頭牛,子路接受了。孔子說:『魯國的人一定會救溺水者』。 孔子之所以批評子貢,是因為子貢的行為,看似不計私利,但如此必被人所傳頌,子貢因此顯的大公無私,品德高尚。但若有人再去國庫報銷,就相形見拙,不好意思了。所以,子貢所為,雖表面有益於公,實際卻有害於公。這種曲高和寡,使人『難與並為仁矣。』 反之,若使人們去公而存私,則人人以私行惡,社會陷入混亂,自然也不可行。 因此,一個良性發展的社會,應該是公私能達到平衡,個人通過正當、合理、合法的方式滿足私慾,不為作奸犯科之惡。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這正是荀子講述的禮的起源。當政者心懷家國天下,『萬方有罪,罪在朕躬』,能建立一種公平、合理的制度,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通過努力,滿足合理的私慾,實現追求。對於不合理的私慾,予以打擊、禁止,如此,就是當政者的仁德。 【禮記·禮運】講:『聖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 古代要求王者的道德應與聖人相同,做到能以全天下人為一家人,以中國所有人之身為一人之身。這不是臆想,真正實現,王者必須通人情,曉義理,明辨各方面的利弊。平衡分配國家與個人,公與私間的利益。如此,就是古人所謂的『王道備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