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625|回復: 0

[医药临床] 桂枝汤配伍要义及应用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2-1-6 11: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伤寒论》中的第一个方子就是桂枝汤,《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加减变化而出的桂枝汤类方有20余首之多。
  桂枝汤不仅用于外感太阳、少阴中风营卫不和之证,而且大量用于内伤杂病阴阳不和之证,正如清代医家徐忠可在《金匮要略论注》中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因其配伍严谨,适应症广,历代临证广为应用至今而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群方之冠”。
  桂枝汤的方药、剂量配比为: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配伍之妙在于,桂枝辛温,主入卫阳,能“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本经》),有宣发温通,透达降逆,补中益气之功。外能宣散解肌,助卫通阳,透达表邪;内能补中化气,和营(阴)疏津,温通降逆。正如清代药用植物家邹澍在《本经疏证》中所谓桂枝,“盖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芍药苦酸微寒,主入营血,能“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本经》),既可祛除营血之瘀痹以调荣气,又可促使营卫通和而抵御风寒之邪,还可制约桂姜之辛散,防止汗之过度。桂枝、芍药二者配伍之妙在于一散一敛,一卫一营,一气一血,一阴一阳,表里、营卫并治,气血、阴阳同调,从而构成了本方双向调节的配伍基础,充分体现了阴阳调和互化之道。生姜辛热“气薄则发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助桂枝加强发汗的作用,而散在卫表之风邪。大枣甘微温,“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本经》),以其滋津益气之功,即助桂枝温胃益卫,又助芍药补津和营(阴)。炙甘草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滋养胃气津液,以固荣卫生发之本,助桂枝、芍药调和表里营卫阴阳。
  桂枝汤方证的病机为营卫不和,表里不通。表证为营卫不和,里证为阴阳气血不和。桂枝汤功用为补中化气,益卫和营,透表通里,调和阴阳,是一首寓补于攻、通(攻表通里)的方子。胡希恕先生说:“合理应用桂枝汤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法,是祛邪而不伤人的。”(冯世纶主编《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病案举例
  郜某某,阵发性心慌伴大汗1月余,2011年7月29日初诊。素体虚弱,感冒输液过汗而出现乏力,阵发性心慌,心下满闷,大汗,出汗较多,内衣可湿透,伴头懵耳鸣,夜里易惊,惊悸即一身汗,口中和,纳可,无寒热,无头痛身痛,二便调。舌紫暗,舌体胖大,苔薄白水滑,脉寸微浮,关沉细,尺沉弱。辨证为少阴中风营卫不和兼太阴水饮上逆,方拟桂枝加附子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苓桂术甘汤:桂枝、白芍、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茯苓、生姜(切片)各30克,生白术20克,炮附子15克。1剂,水煎服。惊悸汗出减轻,5剂痊愈。
  按:此证乃少阴太阴合病,系因外感过汗而致真阳内虚,卫阳失固而汗漏。中虚水饮上犯而头懵,心慌惊悸,心下满闷。汗多伤津,不能化血以养心窍则耳鸣。胃气真阳皆虚,既有营卫不和,又有水饮上逆而卫阳不固为主要矛盾,故以桂枝加附子汤温阳补中,调和营卫而止汗,合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养胃生津,交通精神而治惊悸。合以苓桂术甘汤通阳化气,降逆利水。这些合方多是桂枝汤类方,临证用途甚广。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