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观察细微的问题。题主问的教科书应当是指义务教育吧?高中以上基本属于高级教育了,应当是不限制学习及阅读范围的。题主能提这个问题,说明题主对道家是有一定的涉猎的,也说明题主学习认真,这个学习态度值得肯定。
回归正题。
我们首先要了解,义务教育,是出于什么宗旨的,然后再回顾道家、儒家的学说,各是什么宗旨,那样才好思辨清楚。
义务教育,是公民应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为何是基本权利呢?因为接受这个教育,才能适应这个社会并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义务教育有几部分:科学数学技能;英语技能,语文素养及技能;政治、思想素养。这几部分,都是人们在中国社会上生存的必须素质。所以,义务教育的宗旨其实就是塑造人的基本生存技能,及社会素养,用官方的解释是“(1)发展基础教育;(2)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三点,有两点直接点明“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基本权利与其本义务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国家义务教育你,你接受教育之后,就要为国家做回报,什么回报?“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通俗些就是缴税。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只是培养你的基本社会生存技能和素养,保障你将来为社会做建设的基本能力。
明白这一点,回到儒家、道家。
儒家学说,总统概括,是人文伦理学说,是一种积极的,向上的,合作性的集体关系学说。而道家呢?道家的学说,更注重于术,而且是个人的术,对于集体伦理关系并无太多涉及——道家本身是一门出世的学派。
社会的发展,毕竟是需要每个人积极去相互合作的,和谐共处的,并不需要相互之间“你逍遥你的,我逍遥我的”,相互之间“天地...以万物为刍狗”——不管道家在这些理论上,与社会是否契合,也不管它的内涵多高深,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来看,这些立论,都是消极的,对社会的和谐共处并无多大的帮助。
中国从西周开始,就进入了人文伦理社会,脱离了神鬼宗教社会,儒家虽然是孔子发展光大,但儒家学说,是继承西周开始的人文伦理、王道学说的,迄今三千余年了。当然道家也是继承于《易》的,但在《诗》《书》《礼》方面并无多大的继承。为什么呢,因为道家讲的是“天道”,而人文、王道是人道,道家认为人在天道面前是脆弱的。
通俗表述就是现代的“存在就是合理的”,这句话是“天道”的写实。然而,这句话也会令绝大多数的人迷茫,为什么?因为虽然存在是合理的,天地也确实不以善恶而有所偏好,但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释语)也是天道之一,只是大家的适用范围都 有一定的限制,不是普天之下都适用的。
所以,思辨一下,你会发现,虽然存在是合理的,天地不以善恶偏好,但是在人类社会上呢?人道应该是怎样的?人类的存在,当然是因为人道的合理而存在嘛。再者,拿人体而言,病症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呢,为何你病了不任其自然,要去医治?这就是医道、人道吖。
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公义才是常道,而儒家的人文伦理,要倡导的就是人类社会的公义,王道本身就是“天下为公”的政治应用。
扯远了。
由此可见,儒家学说才是人们必须的基本社会素养,而道家学说,可以放在高中以上研修,那时候,受教之人都 有一定的社会历验了,不至于因为接受道家学说的熏陶而背弃社会。
题外话:《道德经》自王弼注以後,对社会人文风气影响极坏,其后五胡乱华、元蒙乱华、满清乱华,与中国社会人文风气堕落紧密相关,自两晋以后,政权合法化的理论依据由“王道”演变到“大一统”,并为今天所鼓吹,也与之有严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