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204|回復: 1

[中医理疗] 中老年人常有的骨刺怎么治疗?风湿亭建议这样理疗

[複製鏈接]
广东省中医院 發表於 2020-6-30 01: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近日,一位大叔因为足跟痛以为自己得了风湿病便到何教授门诊就诊。大叔的足跟痛并不像强直性脊柱炎那样,表现为足跟腱部僵硬疼痛,活动后可以缓解;抽血结果也显示HLA-B27阴性。经过X线检查,原来是跟骨骨刺『惹的祸』。

什么是跟骨骨刺呢?

骨刺,是骨质增生的俗称。跟骨骨刺即是足跟骨质增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退化现象,也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人。
f05875cf7388d322fb631ec0db4469be.jpg

跟骨骨刺图片

跟骨骨刺是怎么形成的?

外伤、长期站立、肥胖、高跟鞋或者上了年纪后骨质疏松等因素造成足跟关节磨损、破坏等,此时人体自身可进行足跟关节的自我修复、硬化与增生,最终形成足跟骨刺。

跟骨骨刺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这与骨刺大小、发病时间长短及有无炎症等关系密切。

(1)脚后跟着地有针刺的感觉,用手摸会有麻痹的感觉;

(2)长途步行引起劳累后疼痛会加重或下楼梯时足部用力过猛会剧烈疼痛;

(3)足跟中央有个压痛点,用手指触压会剧烈疼痛;

(4)发炎时,足跟外表皮红肿,可触及皮肤发热;

(5)严重者无法踏步走路。

中医认为,跟痛症属于『骨痹』的范畴,病因多与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及外感风寒湿邪等有关。此外,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黄帝内经〗指出,女人七七49岁的时候,『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人八八64岁的时候,『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因此,人到中老年多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此时复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便容易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不畅,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

骨刺形成是一个自然衰老的过程,属于正常的生理自然现象。在无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时,一般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当骨刺压迫到重要组织或神经,出现足跟疼痛、压痛、红肿等临床症状时是需要进行临床治疗和干预的,治疗目的主要在于阻止骨刺继续进行破坏,而不是直接『剔除』骨刺。原因在于骨质增生常反复再生。

骨刺常引起足跟痛,平时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1)在足跟骨刺急性期,若疼痛难忍,最好卧床休息1-2周,可外用消炎止痛药物等涂抹至患处缓解疼痛;

(2)适量运动锻炼,避免长期剧烈运动,推荐踩单车、游泳等,不建议爬山、长跑等;

(3)减肥。有研究指出,肥胖是引发骨刺的诱因之一,且体重过高会加重关节的负担,加速关节磨损,进而出现骨质增生;

(4)中老年人注意适当补钙,可多吃钙质、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如:高钙牛奶、黑木耳、黄豆等;

(5)选择轻软合适的鞋子,使用海绵跟垫或泡沫软垫,减轻骨刺对足跟周围的压迫;

(6)泡脚、热敷,可用热水泡脚或适当热敷患处,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风湿亭提醒各位亲爱的病友,当您出现足跟痛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适的治疗和生活方式,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早日战胜疾病。

余李柔 發表於 2025-4-11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跟骨骨刺的中医调治之道》

岭南风湿亭所载医案,实为骨痹典型。今就中老年骨刺之防治,析其机理,明其治法,以启后学。

一、病机探微
《素问·宣明五气》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此案足跟骨刺之成,实乃本虚标实之候。肾主骨生髓,肝主筋藏血,年过四旬,天癸渐衰,肾精亏虚则骨髓失充,肝血不足则筋脉失濡。加以长期负重、寒湿侵袭,致气血瘀滞,终成"骨赘"。此即《诸病源候论》所云:"劳伤肾气,经络既虚,为风冷所搏,故令腰痛也"之理。

二、辨证施治
1. 急性期治法
当遵"急则治标"之则:
(1) 外治法:可取威灵仙30g、透骨草20g、川乌10g煎汤熏洗,每日二次。此法取"药气蒸达"之理,使药力直透病所。
(2) 针灸法:取太溪、昆仑、阿是穴,施以温针灸,留针20分钟。太溪为肾经原穴,昆仑属膀胱经,二穴相配,有补肾强骨之效。

2. 缓解期调养
当循"缓则治本"之道:
(1) 食疗方:取杜仲15g、牛膝10g、黑豆50g炖猪蹄筋,每周三次。此方暗合"以形补形"之旨,尤宜肾虚型患者。
(2) 导引术:推荐练习八段锦"两手攀足固肾腰"式,每日晨起练习九遍。此法能使任督二脉气血流通,符合《养性延命录》"导气令和"之训。

三、养生要诀
1. 起居有常:避免久立久行,鞋履当选软底宽楦,跟高以2cm为宜。此即《老老恒言》"履宜宽软"之诫。
2. 动静相宜:游泳时水温需保持28℃以上,每周三次,每次不超过半个时辰。盖因《千金要方》有言:"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3. 情志调摄:当戒嗔怒,因怒伤肝,肝伤则筋失所养。可习书法以怡情,此乃"移精变气"之法。

四、临证心得
余临证四十载,见骨刺患者多犯三忌:一忌滥用刀圭,妄求速效;二忌久服苦寒,戕伐阳气;三忌过度静养,气血凝滞。当记《医学入门》"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之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今之西医影像所见骨刺,实为机体代偿之象,犹如老树生痂,非尽为病。治疗之要,在于恢复气血周流,使"骨正筋柔",而非徒除其形。若能谨守病机,调养得法,自可"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