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489|回復: 0

[儒家学说] 为什么不同人解读经典的结论不同?儒学在满清时期为何会伪化,成为愚民工具?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20-7-2 16: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知乎上有一道问题:为什么很多人对读经典书的观点不同?

这个问题比较狭,笔者扩大了问题的范围:为什么不同人解读经典的结论不同?儒学在满清时期为何会伪化,成为愚民工具?

扩大的动机,是思维扩散化,解说、辨析一下近现代人对儒学的各种误解。

笔者对于问题的回答如下:

我们学数学、物理、化学,答案、结论都是唯一的,因为这是单一思维:逻辑思维构建的学说。

国学经典,从周易衍发下来的诸子百家,其学术构建,使用的是多种思维,不止是逻辑思维,还有象类思维,具体思维、辨证思维,阴阳消长思维,五行生剋思维,比较思维,辩证思维等等。

不同学派,侧重的思维不一样,同一个现象,同一种学说,看到的结论就不一样。这就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所以,从西周进入人文文明以后,围绕『民本』『王道』产生了诸子百家,而每一家的内部,又分化成多个学派。笔者对儒学稍微熟悉些,就拿儒家来讲吧。

孔子虽然是『儒家』的光大者,但是他的学术思想,在每个学生那里都不同,这体现在孔子对每个学生的评价,都不一样,每个学生都问老师『君子』的内涵,但得到的答案却全不一样。这就是每个学生,理解的老师的学术思想不一样,然后反映在孔子的眼里,就是这个学生差『宽恕』,那个多『口给』,要不就是『器也』。

学生的理解有差异,徒孙的差异就更大了。公羊高、左丘明、穀梁赤对同一本春秋写的传,其主旨都差得很大,一是关注王道,一是关注史实,一是关注君权。後面的更大,荀子带出了韩非子这样的法家学生,然后董仲舒对王道的关注,从『人』的角度,又变回到商朝以前的『神』的角度。

这些都是差异的扩大化。

诸子学说的思维多样性,使得社会上每个角落的人,都能『看得懂』这些学说思想——就是所用的思维,所立的角度不一样,解读不同而已。

就与『人文』相关性比较大的几家『儒道法墨兵医农』而言,除儒、医以外,其他诸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思维』——理想化,学说的建立不讲究求证于行为实践,只要符合某种思维就可以了。最严重的是阴阳家,建立的风水学之类的,其实践意义仅能靠『感知』;墨家『兼爱非攻』,是想当然;法家也有一定程度的想当然,所以刑罚之说往往脱离现实,严重过度;兵家史上很多『纸上谈兵』的案例,也是缺乏辨证、具体思维导致的;道家的学说比较经得起实践,但是太『避世』了。儒家从董仲舒开始,也出现了『抽象化』的趋势,董重『天人感应』,但很多『感应』之说不切实际,导致发扬的五常三纲容易空洞化。宋朝程朱理学虽然强调格物致知,但是也『感性化』,导致『恶性』的内涵无限延伸。在宋明解放思想的时代还好,在满清时期,为了社会『稳定性』,满清朝廷将理学道统据为己有,在解放思想的时代,道统在士族阶层手里,满清一朝即在皇权手里。后果就是皇权利用掌握的道统的话语权,无限扩大化理学所要『灭』的『人欲』,最终整个神州大地,生民一片麻木不仁。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

儒家在宋明的另一流派,王阳明的心学,也是一种愚民工具,因为这些学说有『抽象化』『理想化』的倾向,导致学说无法实证化,在应用到生活的过程中,失去辨证思维的辨析证伪。

其实不管是格致的唯物,还是良知的唯心,都是过度的『异端』,是一样事物的『两端』。讽刺的是,『度两端取其中以为用』的【中庸】,还是朱熹独立编撰成书的,【中庸】原是【礼记】的一篇。

传统的儒学,讲人性的善恶,并不强调只存留其中某一种品性,而是强调『中庸』『实证』『知行合一』,对王道的理解上,儒学主旨应该是『天下公义』,三纲五常的目的,都是维持天下的正义、公义。

不管对儒学的解读,基于什么角度,什么思维,只要坚持具体思维、辨证思维,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知行合一』,坚持『中庸』,那么,儒学就不会发展成为权力集团的愚民工具。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