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州,【韶】之所喻也。 古有名山焉,谓韶石者,帝舜歌其上,为之【韶】,悠悠不绝,萦绕数日,孔子以为尽美者也。 夫音,声之随也。【韶】之声,发乎帝,流乎子,其音扬扬,虽鲁之千里尤闻,子之千年尤美。铿然鸣于人心,浩然荡乎天地,虽万世而不绝者,诚仙山圣乐不能为也。 韶之地也,踞五岭而守三江。其山之峻,飞鸟不能越其脊,武夫不能及其壁;其滩之险,蛟龙闻而叹息,锦鲤遇而变色。虽秦兵之勇无能攻之,非风云雷电无能凌之。 韶之风也,地饶物丰,鱼米之乡。舜辟其荒,秦复内之。汉恩普照,赵佗率归,隋唐一统,贞观开元,威加海内,恩泽无疆。 大唐文赟,雄州刺史,固关有章;南陈侯氏,辅佐二子,定国民强。传诗书而化黎首,制科举而拔人才。莘莘学子,焚膏继晷,承圣贤之学,续尧舜之治,怀修齐之心,报明君之识。书生意气,接踵赴京,络绎千里,南北呈虹。虽无兵车,而心存高远,辉耀万里,报国之切,剜心奉肺。 尝出九龄张公,才学充栋,口吐珠玑,运筹帷幄,胸怀锦绣。脱颖于兆民之中,独立于鳌头之上。侍明君之左右,指江山之西东,时无出其右者,南未出此双士,天下莫不称颂焉。 待其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不改赤子之心,仁政惠民。著诗书以传懿德,修道路而利交通,乃谥文献。后出学者,圣君乃绳以『其风度与九龄乎』,公遗风如此,固非勋爵文字可及,以风度传故也。公之风度,无物无尘,回荡于天地之间,发正于生民之内,诚学子之准绳也。 韶州之地灵人杰,至有大鉴禅师,笃修行而解迷惑, 又有风采余公,谏君王而定江山。文有廖燕,武称薛岳,处危难而不惊,怼列强而不屈。近者发义师于三江之畔,启长征于五岭之间,革腐朽之弊政,开时代之新声,建粤北之名城,立人文之都市。 韶之为关也,太平码头货如轮转,黄岗险峰厉凌云天。其城也,风采绰约,歌舞纷呈,熏风和平,怡华仁爱。石井繁华,高楼林立:风采其东,风度处中,风烈踞西,北倚帽峰,南面江心,望天宝塔,雄耸岛中。江东之山,又有韶阳古楼,拔地擎天。叹东街熙攘,西堤繁华,南关通天下之货,北岭守万民之安。 风度楼阁,屹立于回龙之巅。有山临于三区之上,登而望之,如占天元之眼,地接南北,衢通九州。十里远眺,凛凛巍峨,落落大方。其夜也,灯光璨璨,通明莹莹,犹九天之玉殿。其下,草木葱茏,园外,大道蜿蜒。凌风乃显古今之沧桑,度势乃识南北之大局。 雄州傲立,百姓安康而乐昌;仁化南粤,客至五岭自始兴;翁乳二源相辉映,新丰双水互交融,比之明珠不为过,秀然天成鬼斧工。 慕九龄之风,可附盛唐之雅;登九龄之阁,能见天下之体,此韶州之出张公者也。 是以张门之风度,九龄之阁楼,即韶州之风度,韶州之阁楼也。或曰:张公之风度,亦华夏之风度;九龄之阁楼,亦天下之阁楼也,然哉是言。 张公之风传于子孙而教化百姓,九龄之阁楼成于韶州而体察中国。若祥云之佑天下,甘露之润万民。故曰:缅之怀之,不若继而承之;歌之咏之,不若发扬光大之。则张公之风度永在,九龄之阁楼长存也。 是为记。 庚子十月受友人之托,潤色【韶州公园简介】乃得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