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45|回復: 1

[儒家学说] 【孔子家语】卷15六本诗解(全版)8君子慎择己富富人己达达人度量防乱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9-1 17:17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孔子家语】卷15六本诗解(全版)8君子慎己富富人己达达人度量防乱
题文诗:
曾子,孔子之齐,齐景公者,聘曾子以,
下卿之礼,曾子固辞.晏子送曰:吾闻君子,
遗人以财,不若善言;兰本三年,湛以鹿酳,
既成噉之,则易匹马.非兰本性,所湛者美,
子详所湛.夫君子也,居必择处,游必择方,
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
迁风移俗,嗜欲移性,可不慎乎?孔子闻曰:
君子之言,依贤者也,其固不困,依富者也,
固不穷.马蚿斩足,复行以其,辅之者众.
孔子曰以,富贵下人,何人不尊?富贵爱人,
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言而众嚮,
可谓知时.是故以富,而能富人,欲贫不得;
以贵而能,贵人也者,欲贱不得;以达而能,
达人者也,欲穷不得.孔子:中人之情,
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
从欲则败.鞭朴之子,不从父教;刑戮之民,
不从君令.疾之难忍,急之难行.故君子也,
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量,衣服有节,
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防乱之原.
夫度量也,不可不明,是中人者,所由之令.
【原文繁体】
曾子從孔子之齊,齊景公以下卿之禮聘曾子,曾子固辭.將行,晏子送之曰:「吾聞之君子遺人以財不若善言,今夫蘭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則易之匹馬,非蘭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願子詳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擇處,遊必擇方,仕必擇君擇君所以求仕,擇方所以修道,遷風移俗者嗜慾移性,可不慎乎.」孔子聞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賢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窮,馬蚿斬足而復行,何也?以其輔之者眾.」
【注释】
湛_[zhàn]1.深:.清澈:酳---酳[yìn]1.吃东西后用酒漱口,古代的一种礼节。 2.古同『?』,少饮。馬蚿---马蚿mǎ xián,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百足一名马蚿。中断成两段,各行而去。』

【原文】
曾子从孔子之齐,齐景公以下卿之礼聘曾子,曾子固辞。将行,晏子送之,曰:『吾闻之,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今夫兰本三年,湛之以鹿酳,既成,噉之,则易之匹马。非兰之本性也,所以湛者美矣。愿子详其所湛者。夫君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择君所以求仕,择方所以修道。迁风移俗者,嗜欲移性。可不慎乎?』   孔子闻之,曰:『晏子之言,君子哉!依贤者固不困,依富者固不穷。马蚿斩足而复行,何也?以其辅之者众。』【注释】
遗:wèi,留下,赠送。
今:若,假如的意思。【中庸】有『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句。
兰本:兰草之根。
湛:jin,通『渐』,浸润,浸渍。
鹿酳:酳,yìn,饭后漱口的酒;古代宴会或祭祀时的一种礼节。鹿酳,鹿肉汤。
噉:dàn,同『啖』,吃。
马蚿:即马陆。一种节肢动物。像蜈蚣,较小,无毒。蚿,xián。
【译文】
曾子随从孔子到了齐国,齐景公以下卿的待遇聘请曾子,曾子坚决推辞。曾子将要离去齐国时,大夫晏婴前来送行,说:『我听说,君子以财物相送不如以好的言辞相赠。假如生长多年的兰草根,用鹿肉汤浸渍,做成之后很好吃,用它来交换马匹都可以。这并不是兰草本性如此,他的美味是因为浸渍他的东西好。希望您能审慎详察用来浸渍它的汤。君子居住一定要有所选择,出游一定对方向有所选择(交友一定要选择品类),要出仕,必定选择明君。选择明君是为了求仕,选择品类是为了修行道德。那些随风而迁随俗而移的人,贪求欲望而迁移本性。不谨慎遵循能行吗?』

  孔子听说这事,说:『晏婴说的,真是君子之言!依靠贤人,就不会困厄,依靠富人就不会贫穷。马陆即使被砍断脚仍然可以爬行,为什么呢?因为辅助它的脚很多。』
【原文繁体】
   孔子曰:「與富貴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發言不逆,可謂知言矣;言而眾嚮之,可謂知時矣.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貧不可得也.以貴而能貴人者,欲賤不可得也;以達而能達人者,欲窮不可得也.」

【原文】
  孔子曰:『以富贵而下人,何人不尊?以富贵而爱人,何人不亲?发言不逆,可谓知言矣;言而众向之,可谓知时矣。是故以富而能富人者,欲贫不可得也;以贵而能贵人者,欲贱不可得也;以达而能达人者,欲穷不可得也。』【译文】
孔子说:『身处富贵又能谦恭待人,什么人不尊重他?身处富贵又能又能仁爱他人,什么人不亲近他?发出的言论不违背道义,可以称得上智慧之言;你的言论众人响应,可称得上识时之言。因此,用自己的富又能使他人富的人,想貧都办不到;用自己的贵,又能使他人贵的人,想贱都办不到;用自己的显达,又能使他人显达,想陷于困境都办不到。』
【原文】
  孔子曰:「中人之情也,有餘則侈,不足則儉,無禁則淫,無度則逸,從欲則敗.是故鞭朴之子,不從父之教,刑戮之民,不從君之令,此言疾之難忍,急之難行也.故君子不急斷,不急制,使飲食有量,衣服有節,宮室有度,畜積有數,車器有限,所以防亂之原也.夫度量不可明,是中人所由之令.」(教令之令)
【注释】侈_[chǐ]1.浪费,用财物过度:~糜。 2.夸大:~谈。 3.邪行:『放辟邪~』。鞭朴---biān piáo,是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意思。亦作『 鞭扑 』。
【原文】
   孔子曰:『中人之情也,有余则侈,不足则俭,无禁则淫,无度则逸,从欲则败。是故鞭朴之子,不从父之教;刑戮之民,不从君之令。此言疾之难忍,急之难行也。故君子不急断,不急制,使饮食有量,衣服有节,宫室有度,畜积有数,车器有限,所以防乱之原也。夫度量不可不明,是中人所由之令。』【注释】
中人:平常人,一般人,中等人。
从 :通『纵』,放纵。
鞭朴: bin piáo ,亦作『 鞭扑 』。 用作刑具的鞭子和棍棒。亦指用鞭子或棍棒抽打。
令:王肃注:『教令之令。』
【译文】
    平常人的常情是,财富富裕了就奢侈浪费,不足用就节俭,没有法令禁止就恣意过度,没有制度限制就淫逸放荡,放纵欲望就会败亡。因此,用鞭子棍子抽打的子女,是不会服从父母管教的;用刑法惩罚的民众,是不会服从君主命令的。这话是说,要求过快会使他难以忍受,就与求成会使他难以执行。所以,君子不要急于决断,不要急于控制,使饮食有限量,衣服有节制,宫室有度量,积蓄有定数,车马器具有限制,这是防止祸乱的根本做法。法度衡量不可不明确,这样才是一般人所能够遵循的教令。
福耨沙星 發表於 2025-3-31 14:23 | 顯示全部樓層
《孔子家语·六本》第八节阐发君子处世之道,其要义可析为三端:

一、慎择之道
晏婴谓曾子"居必择处,游必择方,仕必择君",此实承《论语》"里仁为美"之旨。君子择处非为避世,乃因"湛渍"之理——如兰本浸鹿酳则芳,浸秽液则腐,此《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之比也。孔子更申"依贤不困,依富不穷"之论,犹马蚿众足相辅而行,深合《周易》"比卦"附丽得助之义。

二、达人之道
"己富富人,己达达人"非止惠施,实含《大学》絜矩之道。富贵而能下人,则人亲尊之;发言顺时而众向,则智周万物。此中深意,近于《孟子》"推恩保四海"之说,远契《中庸》"成己成物"之教。孔子特标"欲贫不得""欲穷不得"之效,恰如《易传》"积善余庆"之应。

三、防乱之度
论及中人性情,指出"有余则侈,无禁则淫",与《礼记》"傲不可长,欲不可纵"相发明。所提"饮食有量,衣服有节"诸制,实为礼法度数之具体化。末言"度量所由令",正合《尚书》"惟齐非齐"之治道,盖因人性参差,需以礼为堤防。

此章由个人修养推及治国之道,贯穿着儒家"修齐治平"的一贯理路。其言简意深,足为后世法。读者当于"慎择""达人""明度"三义细加体味,方不负圣贤垂训之旨。
江决 發表於 2025-4-1 13:12 | 顯示全部樓層
《孔子家语·六本》此章阐发君子处世之道,其要在"慎择"与"度量"二端。晏婴以"兰本三年,湛以鹿酳"为喻,明示环境熏染之要义:君子择处、择方、择君,实为修道立身之根本。孔子更申"依贤不困,依富不穷"之理,马蚿斩足犹行,正见辅翼之重。

富贵者能以下人,则人必尊之;以爱人,则人必亲之。发言顺理为智言,应时而动为知时。己富而富人者,欲贫不可得;己达而达人者,欲穷不可得。此中深意,非仅言施报之理,更彰显君子"成己成物"之大道。

至若中人之性,有余则侈,不足则俭,尤当以度制之。孔子特标"五有"之教:饮食、衣服、宫室、畜积、车器皆须有节,此防乱之源,实为王道教化之枢机。度量不明,则民失所循;节度既立,虽中人可渐臻善域。全章以"慎始"发端,以"明度"作结,诚见圣贤垂训之周备。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