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5|回復: 0

[儒家学说] 【论语】卷6雍也篇第六诗解3仁者乐山推己及人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9-27 22:16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论语】卷6雍也篇第六诗解3仁者乐山推己及人
题文诗:
樊迟问智,:务民之义,人道而已,
敬鬼神,而远之也,可谓.问仁:
仁者先难,而后获也,可谓仁矣.:
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
,仁者寿.曰齐一变,至于鲁;
一变,至于道.:不觚,
觚哉觚哉.童真尽失,人将不仁.宰我问曰:
仁者虽告,之曰井中,有仁,其从之也?
子曰何为,其然也哉?君子可逝,不可陷也;
君子可欺,不可罔也.忠孝有愚,名不符实;
仁德不愚,实至名归.子曰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可弗道.知行合一.子曰中庸,
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真诚,
精诚所至,通天达地.子贡:如有博施,
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也者,其犹病诸.
仁者己欲,立而立人,仁者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推己及人,真诚可谓,仁之方已.

【原文】

  6.22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注释】

1 知:音zhì,同『智』。2务:从事、致力于。3义: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

【译文】
 樊迟问孔子怎样才算是智,孔子说:『专心致力于(提倡)老百姓应该遵从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远离它,就可以说是智了。』樊迟又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仁人对难做的事,做在人前面,有收获的结果,他得在人后,这可以说是仁了。』

【评析】

  本章提出了『智、『仁』等重大问题。面对现实,以回答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为中心,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他还提出了『敬鬼神而远之』的主张,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他不迷信鬼神,自然也不主张以卜筮向鬼神问吉凶。所以,孔子是力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定鬼神作用的。

【原文】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注释】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原文】

  6.24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译文】

  孔子说:『齐国一改变,可以达到鲁国这个样子,鲁国一改变,就可以达到先王之道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道』的范畴。此处所讲的『道』是治国安邦的最高原则。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封建经济发展较早,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家。与齐国相比,鲁国封建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反映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眷恋之情。

【原文】

  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释】

  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后来觚被改变了,所以孔子认为觚不像觚。

【译文】

    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了,这也算是觚吗?这也算是觚吗?』

【评析】

  孔子的思想中,周礼是根本不可更动的,从井田到刑罚;从音乐到酒具,周礼规定的一切都是尽善尽美的,甚至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这里,孔子概叹当今事物名不符实,主张『正名』。尤其是孔子所讲,现今社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这种状况,是不能让人容忍的。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

1仁:这里指有仁德的人.2逝:往。这里指到井边去看并设法救之。3陷:陷入。

【译文】
宰我问道:『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去一位仁人啦,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
【评析】
  宰我所问的这个问题的确是比较尖锐的。『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对此,孔子的回答似乎不那么令人信服。他认为下井救人是不必要的,只要到井边寻找救人之法也就可以了。这就为君子不诚心救人找到这样一个借口。这恐怕与他一贯倡导的『见义不为非君子』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了。
【原文】
  6.27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注释】
1约:一种释为约束;一种释为简要。2畔:同『叛』。
3矣夫:语气词,表示较强烈的感叹。
【译文】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评析】

  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原文】

 6.2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
【注释】

 1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有淫乱的行为。

 2说:音yuè,同『悦』。3矢:同『誓』,此处讲发誓。

 4否:不对,不是,指做了不正当的事。

【译文】

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

  本章对孔子去见南子做什么,没有讲明。据后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行霸道』。所以,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的话,就让上天去谴责他。此外,孔子在这里又提到了『天』这个概念,恐怕不能简单地说,孔子的观念上还有宗教意识,这只是他为了说服子路而发的誓。

【原文】

 6.29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注释】

  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原文】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施:旧读shì,动词。2众:指众人。
3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4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5夫:句首发语词。
6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