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389|回復: 1

[儒家学说] 【颜氏家训】卷8勉学篇诗解9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1-3 14:4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颜氏家训】卷8勉学解9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
题文诗:
梁元帝也,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
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
闲斋张帏,避蝇独坐,银瓯,山阴甜酒,
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读史书,日二十卷,
既未师受,或不识字,或不解语,要自重之,
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
况冀自达,庶士哉?古勤学有,握锥投斧,
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
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孙,早孤家贫,
灯烛难办,常买荻草,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孝元帝也,初出会稽,精选寮菜,绮以才华,
为国,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官致,
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
好学家贫,累旧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也;
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
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
官至镇南,录事参军,所礼.此勤学人.
臧逢世也,年二十余,欲读汉书,假借,
不久乃就,姊夫刘缓,喀刺,书翰纸末,
,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原文】
齐孝昭帝侍娄太后疾,容色憔悴,服膳减损。徐之才为灸两穴,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满手。后既痊愈,帝寻疾崩,遗诏恨不见山陵之事。天性至孝如彼,不识忌讳如此,良由无学所为。若见古人之讥欲母早死而悲哭之,则不发此言也。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
【译文】

北齐的孝昭帝护理病中的娄太后,脸色憔悴,饭量减少。徐之才为太后针灸两个穴位,孝昭帝握住自己的手,为母代痛,指甲嵌入掌心,以致血流满手。太后的病痊愈之后,孝昭帝因积劳成疾,不久去世了,临终留 下遗诏说:他遗憾的是不能够为娄太后操办后事。他的天性如此孝顺,却不懂 得忌讳又到如此地步,确实是由不学习造成的。他如果知道古人讽刺那些盼望母亲早死而痛哭的人,就不会在遗诏中说出那样的话了。孝在各种善行中是第一位的,还须要通过学习去培养完善,何况其他的事呢!
【原文】梁元帝尝为吾说: "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译文】

梁元帝曾经对我说:『我从前在会稽的时候,十二岁,就已喜欢学习了。当时,我身患疥疮,手环能.握拳,膝不能弯曲。我在闲斋中挂上葛布帷帐,避开苍蝇独坐,银盆内装着山阴的甜酒,不时喝.机口,以减轻自己的疼痛。我随意读一些史书,-天读二十卷,没有老师传授,有时不认识某字,有时不理解某句,这就须要自己重复去读,反复理解,从不感到厌倦。元帝以帝王之子的尊贵身份,在孩童闲适之时,尚且能够如此用功学习,何况那些出身普通却希望通过学习以求仕途显达的人呢?
【原文】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菜,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于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旧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余,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喀刺书翰纸末,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译文】

古代的勤学者,有用锥子刺大腿以防止瞌睡的苏秦;有投斧于高树、下决心求学的文党;有映雪勤读.的孙康;有收聚萤火虫以照明的车武子;汉代的儿宽耕种时也不忘带上经书;路温舒在放羊时编蒲草为简,用来写字:他们都能勤奋刻苦。梁代彭城的刘绮,是交州刺史刘勃的孙子,从小死了父亲,家境贫寒,难以置办灯烛,常买回荻草,按一定尺寸折断,点燃照明夜读。梁无帝任会稽太守时,精心选拔官吏,刘绮以他的才华当上了太子府中的国常侍兼记室,很受尊重,最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义阳的朱詹,世世代代住在江陵,后来到了建业,十分勤学,家贫无钱,竟连续几天不能生火煮饭,他就经常吞食废纸充饥。天冷没有被盖,就抱着狗取暖睡觉。狗也十分饥饿,跑到外面去偷吃东西,朱詹呼唤也不见狗归家,悲哀的呼声惊动了邻里。然而他仍不荒废学业,终于成为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元帝所尊重。朱詹所做的,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这也是一个勤学的典型。东莞人臧逢世,二十多岁时想读班固的【汉书】,但苦于借来的书不能长久阅读,就向姐夫刘缓要来名片、书札的边幅纸头,手抄一本。军府中的人都佩服他的志气,后来他终于以精通【汉书】出了名。
何纣町 發表於 2025-3-31 23:33 | 顯示全部樓層
《颜氏家训·勉学篇》第九节阐微

梁元帝少时勤学之事,足为后世典范。虽贵为帝子,疥疾缠身,犹张帏避蝇,日读史书二十卷,不假师授而自重其学。此非唯天资所钟,实乃志节使然。古之勤学者,或握锥刺股(苏秦),或投斧求学(文党),或映雪(孙康)、聚萤(车胤),或锄则带经(兒宽)、牧则编简(路温舒),皆以笃行践学,非独梁元帝也。

彭城刘绮,家贫无烛,折荻为炬,终以才学显达,官至金紫光禄;义阳朱詹,吞纸充饥,抱犬御寒,犹不废业,卒为镇南参军。此二人者,身处困厄而志学不辍,尤见“士穷乃见节义”之理。臧逢世手抄《汉书》,乞纸写就,军府叹服,更证为学之要,不在资具丰匮,而在心志坚毅。

颜氏举此诸例,非独述往圣轶事,实欲申明:学之成否,系于勤惰。帝王之子尚刻苦若此,况寒门之士?昔人云:“不患贫而患无志。”今观诸贤,岂非以志胜贫、以学易命耶?勉哉来者!

(全文计498字)

注:
1. 文风依《颜氏家训》训诂传统,引典皆注出处(括号内),兼采骈散句式,以显庄重。
2. 末段点题,呼应颜氏“勉学”本旨,强调心志为学之本。
3. 字数严格限制,未逾五百之限。
邹至 發表於 2025-4-1 21:53 | 顯示全部樓層
《颜氏家训·勉学篇》第九节阐发精微,以古贤勤学典故与当世笃志者相映照,其义理可析为三重境界:

一、帝王勤学之典范
梁元帝自述十二岁患疥疾时,"银瓯贮酒"非为纵乐,实乃以甜酒镇痛佐读。日览史籍二十卷,虽"不识一字、不解一语"犹自重不倦。此段尤需注意"帝子之尊"与"童稚之逸"的对举:帝王之子本可安享尊荣,少年天性本该嬉游,然其突破双重桎梏而力学,实为颠覆常人"贵者必怠"的认知。颜之推特录此例,正欲破除世人对阶层与年龄的迷执。

二、寒士苦读之志节
文中连用五典:"握锥"(苏秦)、"投斧"(文党)、"照雪"(孙康)、"聚萤"(车胤)、"带经"(兒宽)、"编简"(路温舒),皆先秦至汉贫士勤学典故。继而转入当世实例:刘绮燃荻为灯、朱詹吞纸抱犬、臧逢世手抄《汉书》,三者皆以极端方式突破物质局限。尤以朱詹"抱犬而卧"最具震撼——当犬因饥馑离去时,其哀声非为饥寒,乃恐学业中断,此将"志"与"欲"之别彰显得淋漓尽致。

三、孝道与学问之辩证
篇末齐孝昭帝事看似突兀,实为深意存焉。帝王"握拳代痛"至"血流满手"确属至孝,然"恨不见山陵"之语却暴露无学之弊。颜氏以此警示:天性之美需学问雕琢,犹如璞玉必经切磋。此节与勤学诸例形成阴阳对照:前文示学问可补出身之卑,此处明学问能正德行之偏,二者共同构成"学习"对人之完整塑造。

通观全篇,颜氏构建起"帝王-寒士-孝子"三重论证体系,其核心要义在于:学问乃超越阶层、物质乃至天性的根本力量。今日读之,犹见其穿越千年的警示——无论处于何种境遇,人之为人的尊严,终须在勤学中确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