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80|回復: 0

[儒家学说] 【颜氏家训】卷18音辞篇诗解2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1-11 10:2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颜氏家训】卷18音辞篇诗解2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
题文诗:
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
谬失轻微,则南人,以钱为涎,以贱为羡,
以是为舐;北人则,以庶为戍,以如为儒,
以洽为狎.如此之例,两失甚多.至邺已来,
唯崔子约,崔瞻叔侄,李祖仁与,李蔚兄弟,
颇事言词,少为切正.李季节著,音韵决疑,
时有错失;阳休切韵,殊为疏野.吾家儿女,
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一言讹替,以为己罪.
云为品物,未考书记,不敢辄名,汝曹所知.
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
苍颉训诂,反稗逋卖,反娃於乖;战国策也,
音刎为免,穆天子传,音谏为间;说文解字,
音戛为棘,读皿为猛;字林音看,为口甘反,
音伸为辛;韵集,成仍宏登,合成两韵,
为奇益石,分作四章;李登声类,以系音羿:
此例甚广,必须考校.前世反语,又多不切,
徐仙民之,毛诗音反,骤为在砪,左传音切,
椽为徒缘,不可依信,亦为众矣.今之学士,
语亦不正;古独何人,必应随,其讹僻乎?
【原文】
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
其谬失轻微者,则南人以钱为涎,以石为射,以贱为羡,以是为舐;北人以庶为戍,以如为儒,以紫为姊,以洽为狎。如此之例,两失甚多。至邺已来,唯见崔子约、崔瞻叔侄,李祖仁、李蔚兄弟,颇事言词,少为切正。李季节[10]著【音韵决疑】,时有错失;阳休之造【切韵】,殊为疏野。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未考书记者,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
【注释】[10]李季节:名概,字季节。
【译文】
然而南方的语言已经沾染了吴越地区的方言,北方的语言已经杂糅了异族的词汇,两者都有严重的弊端,在此不能够一一加以评论。它们中错误差失较轻的例子,则如南方人把钱读作涎,把石读作射,把贱读作羡,把是读作舐;北方人把庶读作戍,把如读作儒,把紫读作姊,把洽读作狎。像这些例子,两者的差失都很多。我到邺城以来,只看到崔子约、崔瞻叔侄,李岳、李蔚兄弟,对语言略有研究,稍微作了些切磋补正的工作。李概所著的【音韵决疑】,时时出现错误差失;阳休之编著的【切韵】,十分粗略草率。我家的儿女们,虽然还在孩童时代,我就开始在这方面对他们进行矫正;孩子一个字有讹误差失,我都把它视为自己的罪过。家中所做各种物品,没有经过从书本中考证过的,就不敢随便称呼名字,这是你们所知道的吧。

【原文】
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夏各异[1]。【苍颉训诂】[2],反稗为逋卖[3],反娃为於乖[4];【战国策】音刎为免,【穆天子传】音谏为间[5];【说文】音戛为棘[6],读皿为猛[7];【字林】音看为口甘反,音伸为辛;【韵集】以成、仍、宏、登合成两韵,为、奇、益、石分作四章;李登[8]【声类】以系音羿,刘昌宗【周官音】读乘若承:此例甚广,必须考校。前世反语,又多不切,徐仙民【毛诗音】反骤为在砪,【左传音】切椽为徒缘,不可依信,亦为众矣。今之学士,语亦不正;古独何人,必应随其讹僻乎?【通俗文】曰:"入室求日搜。"反为兄侯。然则兄当音所荣反。今北俗通行此音,亦古语之不可用者。玙璠[9],鲁人宝玉,当音余烦,江南皆音藩屏之藩。岐山当音为奇,江南皆呼为神祇之祇。江陵陷没,此音被于关中,不知二者何所承案。以吾浅学,未之前闻也。
【译文】
古代和今天的语言,因为时俗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进行著述的人,因为地处南、北而在语音上表现出差异。【苍颉训诂】一书,把稗的反切音注为逋卖,把娃的反切音注为於乖;【战国策】把刎注音为免,【穆天子传】把谏注音为间;【说文】把戛注音为棘,把皿读为猛;【字林】把看注音为口甘反,把伸注音为辛;【韵集】把成、仍和宏、登分别合成两个韵,把为、奇、益、石却分成四个韵;李登的【声类】以系作羿的音,刘昌宗的【周官音】把乘读作承。这类例子是很普遍的,必须对它们进行考校。前代人标注的反语,又有很多不确切,徐邈的【毛诗音】把骤的反切音注为在砪,【左传音】把椽的反切音注为徒缘,那是不可以依凭的,这种情况也是很多的了。今天的学者,语音也有不正确的,古人难道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一定要依随他们的谬误呢?【通俗文】上说:"入室求日搜。"服虔把搜的反切音注为兄侯。如果这样,那么兄应当发音为所荣反。现在北方的习惯就通行这个音,这也是古代言语中不可沿用的。玙璠,是鲁国人的宝玉,璠的反切应当发音为余烦,江南地区的人都把这个字发音为藩屏的藩。岐山的岐应当发音为奇,江南地区都把它呼为神祇的祇。江陵城陷落的时候,这两个音就流行于关中,不知道是根据什么语音来的,凭我肤浅的学识,还没有听说过。
【注释】
[1]楚、夏:楚指春秋战国时的楚国地域;夏指华夏,即中原地区。此处楚、夏泛指南、北地区。[2]【苍颉训诂】:书名。后汉杜林撰。【旧唐书·经籍志】著录。[3]反稗为逋卖:反切稗字的音为逋卖,即用逋的声母和卖的韵母拼读出稗字。[4]反娃为於乖:段玉裁曰:"娃,於佳切,在十三佳,以於乖切之,则在十四皆。"[5]音谏为间:【穆天子传】三:"道里悠远,山川间之。"郭璞注:"间音谏。"【唐韵】谏古晏反,在谏韵,问古苋反(去声),在裥韵。谏,裥韵不同类,故颜氏以郭注为非。[6]音戛为棘:【唐韵】戛音古黠反,在黠韵,棘音纪力反,在职韵。二音韵部不同,故颜氏以【说文】为非。[7]读皿为猛:【切韵】音皿武永反,音猛莫杏反,同在梗韵,而猛为二等字,皿为三等字,音之洪细有别。故颜氏以皿音猛为非。周祖谟以为猛从孟声,孟从皿声,猛、孟、皿三字古音亦相近。[8]李登:三国魏人,撰有【声类】一书,【隋书·经籍志】著录作十卷,已佚。[9]玙璠(yúfán):美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