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31|回復: 1

[兵家] 【吴子】卷2料敌篇诗解1齐重不坚必三分之秦散自斗乘乖猎散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1-11-22 14:5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吴子】卷2料敌篇诗解1重不坚必三分之散自斗乘乖猎散
题文诗:
武侯曰今,秦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
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据吾前,六之兵
四守吾国,势甚不便,忧此奈何?起对曰: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
请论,六国之俗,齐国战阵,重而不坚,
国战阵,散而自斗,楚国战阵,整而不久,
国战阵,守而不走,三晋阵,治而不用.
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简于细民,
其政宽而,禄不均,一两心,前重后轻,
重而不坚.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
胁而从之,其可坏.性强,地险政严,
其赏罚信,其人不让,有斗心故,散而自战.
击此之道,先示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
而离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料敌第二

【原文】
武侯谓吴起曰:"今胁吾西,楚带吾南,赵冲吾北,齐临吾东,燕绝吾后,韩据吾前,六之兵四守,势甚不便,忧此奈何?"起对曰:"夫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今君已戒,祸其远矣。臣请论六国之俗,夫齐陈重而不坚,秦陈散而自斗,楚陈整而不久,燕陈守而不走,三晋陈治而不用。"
【译文】
武侯对吴起说:"今秦国威胁着我西部,楚国围绕着我南部,赵国面对着我北部,齐国紧逼着我东部,燕国阻绝着我的后面,韩国据守在我的前面,六国军队四面包围着我们,形势非常不利,我对此很忧虑,该怎么办呢?"
    吴起答:"保障国家安全的方法,先有戒备是最重要的。现在您已经有了戒备,离祸患就远了。请允许我分析一下六国军阵的情况,齐国阵势庞大但不坚固,泰国阵势分散但能各自为战,楚国阵势严整但不能持久,燕国阵势长于防守但不善于机动,韩、赵阵势整齐但不顶用。"

【原文】
"夫齐性刚,其国富,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其政宽而禄不均,一陈两心,前重后轻,故重而不坚。击此之道,必三分之,猎其左右,胁而从之,其陈可坏。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击此之道,必先示之以利而引去之,士贪于得而离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译文】
"齐国人性情刚强,国家富足,君臣骄奢,忽视民众利益,政令松驰而待遇不均,一阵之中人心不齐,兵力布署前重后轻,所以阵势庞大但不坚固。打它的方法,必须把我军区分为三部,各以一部侧击其左右两翼,另以一部乘势从正面进攻,它的阵势就可以攻破了。

秦人性情强悍,地形险要,政令严格,赏罚严明,士卒临阵争先恐后,斗志旺盛,所以能在分散的阵势中各自为战。打它的方法首先以利诱它,当其士卒因争利而脱离其将领掌握时,就趁其混乱打击其零散的部队,并设置伏兵,饲机取胜,它的将领就可以擒获。
水木水了 發表於 2025-4-4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吴子·料敌篇》兵机要义疏解

武侯所问,实乃战国纵横之困局。六国合围,四塞为战,此诚存亡之秋也。吴起"先戒为宝"四字,实为千古兵家至要。昔《司马法》云"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正与此相发明。今就料敌精要,分疏如次:

一、齐阵之弊在政弛
齐人重阵而不坚,其本在政。《管子》言"仓廪实而知礼节",然齐虽富庶,却"君臣骄奢而简于细民",此孙武所谓"上下同欲者胜"之反例。其"一陈两心"之病,实肇端于"禄不均"之政。吴起"三分之"战法,暗合《孙子》"以正合,以奇胜"之旨——正面佯攻牵制,两翼奇兵夹击,正破其"前重后轻"之弊。昔田单复齐,亦先散燕军之势而后火牛突阵,可谓善用此道。

二、秦阵之利在赏信
秦人"散而自斗"非真散也,乃商君"军功爵制"之效。《商君书·境内篇》载"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故秦卒"皆有斗心"。吴起"示利引去"之策,实攻其制度根本——秦法"利出一孔",士卒贪赏成性,故可诱其离将争功。长平之战,白起先诈败诱赵括出击,复断其归路,正是"乘乖猎散"之典范。然此策用秦,亦见吴起之智:以敌之制克敌之兵。

三、料敌之本在察政
吴起论六国兵阵,皆溯其政俗本源。齐政宽则阵懈,秦政严则卒悍,此《吴子·图国篇》"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之具体演绎。昔子产治郑,先整顿田制而后军力强;管仲相齐,亦先定四民之分而后师旅整。可见兵形如水,实随政道而流变。后世杜预注《左传》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吴起更揭"戎之根本在政与俗",此真兵家要义。

要之,料敌非止观阵形,当究其政理。吴起之对,既解武侯之困,更示后世"兵为政续"之大道。太史公言"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观此篇可知,所谓"德"者,实指政令之修明、民心之整合。后世名将如李靖者,其《唐李问对》论奇正之术,亦不过就此篇而申衍之。学者当于此悟"治兵先治国"之微旨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