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卷4仲尼诗解5圣智能无忧喜辱荣死生常道物极必反 题文诗:
龙叔谓曰:子之术微,吾有疾也,子能已乎? 文挚答曰:唯命所听,然先言子,所病之证. 曰吾乡誉,不以为荣,举国毁吾,不以为辱; 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 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舍; 观吾之乡,如戎蛮国;凡此众疾,爵赏非劝, 刑罚非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吾,哀之与乐, 不能移吾,固不可以,事君交友,以御妻子, 以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乃命龙叔, 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望之.既而曰嘻! 吾见子心,方寸地虚,几圣人也!子之心也, 六孔流通,一孔不达.今以圣智,以为疾者, 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无所由而, 常生者道.由生而生,故虽终而,不亡常也. 由生而亡,不幸者也.有所由而,常死亦道. 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其亦常也. 由死而生,侥幸者也.无由而生,故谓之道, 用道得终,谓之常也;有由而死,亦谓之道, 由道得死,亦谓之常.季梁之死,杨朱也望, 其门而歌.随梧之死,而杨朱抚,其尸而哭. 隶人之生,隶人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哭. 至道真情,非死非生.目将眇者,先睹秋毫; 耳将聋者,先闻蚋飞;口将爽者,先辨淄渑; 鼻将窒者,先觉焦朽;体将僵者,先亟奔佚; 心将迷者,先识是非;物不至者,故则不反.
【原文】
龙叔谓文挚曰①:『子之术微矣。吾有疾,子能已乎?』文挚曰:『唯命所听。然先言子所病之证②。』龙叔曰:『吾乡誉不以为荣,国毁不以为辱;得而不喜,失而弗忧;视生如死,视富如贫;视人如豕,视吾如人。处吾之家,如逆旅之舍;观吾之乡,如戎蛮之国。凡此众疾③,爵赏不能劝,刑罚不能威,盛衰利害不能易,哀乐不能移,固不可事国君,交 亲友,御妻子,制仆隶,此奚疾哉?奚方能已之乎?』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几圣人也!子心六孔流通,一孔不达④。今以圣智为疾者,或由此乎!非吾浅术所能已也。』
【注释】
①文挚——【释文】:『文挚,六国时人,尝医齐威王。或云:春秋时宋国良医也,曾治齐文王,使文王怒而病愈。』
②证——通『症』。
③疾——【集释】:『「疾」,北宋本作「庶」,汪本从之,今依【藏】本、世德堂本、秦本订正。』
④六孔流通,一孔不达——张湛注:『旧说圣人心有七孔也。』
【译文】 龙叔对文挚说:『您的医术十分精湛了。我有病,您能治好吗?』文挚说:『一切听从您的命令。但应先说出您的病症。』龙叔说:『全乡人赞誉我,我不以为光荣,全国人毁谤我,我不以为耻辱;得到了并不喜欢,丧失了并不忧愁;看活着像是死亡,看富贵像是贫穷;看人像是猪,看自己像是别人。住在自己家中,像是住在旅馆;看自己的家乡,像是西戎南蛮之国。所有这些病,爵位赏赐不能劝慰,严刑惩罚不能威胁,盛衰利害不能改变,悲哀快乐不能动摇,我这样做自然不能辅佐国君,交结亲友,管教妻子儿女,控制奴仆臣隶,这是什么病呢?什么药方能治好它呢?』文挚于是叫龙叔背着光线站着,文挚从暗处向明处看他。过了一会儿说:『唉!我看到你的心了,你的心里已经空虚了,几乎是圣人了!你的心已有六个孔流通了,只有一个孔还没有通达。现在人把圣明智慧当作疾病的,可能这样的吧!这不是我浅陋的医术所能治好的。』 【原文】
无所由而常生者①,道也。由生而生,故虽终而不亡②,常也。由生而亡,不幸也。有所由而常死者,亦道也。由死而死,故虽未终而自亡者,亦常也③。由死而生,幸也。故无用而生谓之道,用道得终谓之常④;有所用而死者亦谓之道,用道而得死者亦谓之常。季梁之死,杨朱望其门而歌。随梧之死,杨朱抚其尸而哭。隶人之生,隶人⑤之死,众人且歌,众人且⑥哭。
【译文】 无所作为而一直活着的,是自然之道。顺应常生之道而活着,因而虽然年老却不死亡的,是正常现象。顺应常生之道而死亡的,是一种不幸。有所作为而经常死亡的,也是自然之道。顺着常死之道而死亡,因而虽然年未老却自行死亡的,也是正常现象。顺着常死之道而活下来的,是一种侥幸。所以没有缘由而活着叫做自然之道,顺应常生之道而得寿终叫做正常现象;有所作为而死亡也叫做自然之道,顺着常死之道而得夭亡也叫做正常现象。季梁死了,杨朱望其门而歌。随梧死了,杨朱抚摩着他的尸体哭泣。普通人出生了,大家便唱歌,普通人死亡了,大家便哭泣。
【注释】
①由——用。【左传·襄公三十年】:『以晋国之多虞,不能由吾子。』杜预注:『由,用也。』本文『无所由』即下文『无用』,『有所由』即下文『有用』。
②虽终而不亡——按下文『虽未终而自亡者』例,此处『亡』字下脱『者』字。
③亦常也——【集释】:『各本「亦常」下无「也」字,今依吉府本补。』
④用道得终谓之常——按下文『用道而得死者亦谓之常』例,此句应为『用道而得终者谓之常。』
⑤隶人——古代称触犯法律而没入官为奴隶、从事劳役的人,也用来称职位低微的吏役。按照庄子的看法,一般人整天辛辛苦苦忙个不停,都是『役人之役』。故此『隶人』当指不懂得自然之道的一般人。
⑥且——语中助词。
【原文】
目将眇者①,先睹秋毫②;耳将聋者,先闻蚋飞③;口将爽者④,先辨淄渑⑤;鼻将窒者,先觉焦朽;体将僵者,先亟奔佚⑥;心将迷者,先识是非:故物不至者则不反。
【译文】
眼睛将要瞎的人,先看到秋天的毫毛;耳朵将要聋的人,先听到蚊子乱飞的声音;口舌将要失去味觉的人,先辨出淄渑两水滋味的差别;鼻子将要失去嗅觉的人,先闻到烧焦的气味;身体将要僵硬的人,先喜欢奔跑;心灵将要糊涂的人,先识别是非:所以事物不发展到极点,是不会走向反面的。
【注释】
①眇——眼瞎。
②睹——见。秋毫——秋天的毫毛,喻极细微的东西。
③蚋——音 ru(锐)。卢重玄解:『秦时蚊为蚋。』
④爽——张湛注:『爽,差也。』
⑤淄渑——淄,水名,即今山东省内的淄河。渑,水名,源出山东淄博市东北。张湛注:『淄渑水异味,既合则难别也。』【释文】引【说符篇】:『淄渑之合,易牙尝之。』
⑥先亟奔佚——亟,音 (气),爱。【方言】:『亟,爱也。东齐海岱;之间曰亟,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相敬爱,谓之亟。』佚,同『逸』。奔快,疾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