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299|回復: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9正谏诗解11(下)积德修行有时而用行恶为非有时而亡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6-30 17:2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文诗:
人性畏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无益不知,
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冷,令一人炊,
百人扬之,亦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
不绝于彼,而救于此,譬犹抱薪,以救火也.
养由基也,楚善射者,杨叶百步,百发百中,
杨叶之小,加百中焉,可谓善射,其所止乃,
百步中耳,比于臣之,见也未知,操弓持矢.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基绝胎;祸何从来?
泰山之溜,滴水穿石,引绳久之,乃以挈木;
水非石钻,绳非木锯,渐靡使然.铢铢而称,
至石必差;寸寸而度,至丈必过;石称丈量,
径而寡失.十围之木,始生之蘖,可引而绝,
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
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长,不见其益,
有时而大;积德修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
行恶为非,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臣愿大王,孰计身行,此亦百世,不易之道.
吴王不听,卒死丹徒.悖道逆德,情假必亡.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者,却背而走(无益也),不知就阴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之冷,令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于彼,而救之于此,譬犹抱薪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小,而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所止乃百步之中耳,比于臣未知操弓持矢也。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其基,绝其胎;祸何从来哉?
泰山之溜穿石,引绳久之,乃以挈木;水非石之钻,绳非木之锯也,而渐靡使之然。夫铢铢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于(如)蘖,可引而绝,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长,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修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行恶为非,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诚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王不易之道也。』吴王不听,卒死丹徒。
注释出自【上书谏吴王】原文
人性有畏其影而恶其迹,却背而走,迹逾多,影影的本字。【文选】即作『影』。迹,脚印子逾疾,不如就阴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而止,影灭迹绝。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汤热水之凔(chuàng),冷,一人炊之,百人扬指以勺舀起沸水再倾下,使之散热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不绝之於彼,而救之於此,譬由抱薪而救火也。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百步之内耳,比於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这是说:我所见甚远,养由基只见百步之内,与我相比,养由基等于是未知操弓持矢。福生有基,祸生有胎;纳接受。与下文『绝』字为反义词其基,绝其胎,祸何自来?太山之霤(liù),本指水从屋檐流下来,这里指山水流下山穿石,殚极之绠断幹桔槔上的横木。绠(gěng),汲水的绳子。干(幹),通『榦』,指井梁。这话大意是说:桔槔上横木所系的绳子可以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通『摩』(依王先谦说),摩擦使之然也。夫铢铢(zhū),古代量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石,一百二十斤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石称丈量,径直接而寡失。夫十围之木,始生如【文选】作『而』,今依【汉书】蘖(niè),树木被伐去后新长出来的嫩芽,足可搔这里指用脚趾挠而绝,手可擢拔,揪。拔,指拔出来而抓,据其未生,先其未形。砻蹐底厉(lóng),也是磨。底厉,【文选】作『砥砺』,也是磨,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动词,栽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原大王熟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
译文(下)
若有人对自己的影子和脚迹有所畏惧,那人欲逃避现实,回首狂奔,结果脚迹愈多愈乱,影子随身在后,追逐得更快,不知在阴暗处歇息一会,影子与足迹自然而然地消失无踪。想让别人听不到,不如不说话。想让别人不知道,不如不做。想让热水凉下来,一个人烧火,百人把水舀起再倒下,也没有效果,不如抽掉柴草停止烧火。不在那里采取决断的措施,却在这边施救,就像抱着柴草去救火一样。养由基,是楚国善于射箭的人。距离杨叶百步远,射箭百发百中。杨叶那么大,能够百发百中,可以称得上善射了。可是他射箭的距离,只在百步之内罢了,和我比起来(自己所见甚远),简直不懂得射箭。福的产生有它的开端,祸的产生有它的起始,接受福的开端,止住祸的起始,祸从哪里来呢?
泰山上流下的水能够穿透石头,拉到尽头的井绳可以磨烂井栏。水不是穿石的钻,井绳不是开木的锯,不断的磨损才使它这样。一铢一铢地称,称到一石一定会有差错;一寸一寸的量,到一丈就会有差错。以石和丈来称量,简便又少出差错。周长十围的树木,开始生长的时候是很小的嫩芽,用足就可以把它挠断,用手就可以把它拔出,这是凭借它没有长成,没有形成之前。打磨砥砺,看不见它的损坏,终究会毁坏;种树养畜,不见它的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长大;积累德行,不见它的好处,时间长了就会有作用;背弃理义,不知道它的危害,时间久了就会灭亡。我希望大王仔细考虑一下并且亲自施行,这是百世不变的道理啊。


附:
【上书谏吴王】枚乘:
昔秦西举胡戎之难,北备榆中之关,南距羌笮之塞,东当六国之从。六国乘信陵之籍,明苏秦之约,厉荆轲之威,并力一心以备秦。然秦卒禽六国,灭其社稷,而并天下,是何也?则地利不同,而民轻重不等也。今汉据全秦之地,兼六国之众,修戎狄之义,而南朝羌笮,此其与秦,地相什而民相百,大王之所明知也。今夫谗谀之臣为大王计者,不论骨肉之义,民之轻重,国之大小,以为吴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
夫举吴兵以訾于汉,譬犹蝇蚋之附群牛,腐肉之齿利剑,锋接必无事矣。天下闻吴率失职诸侯,愿责先帝之遗约,今汉亲诛其三公,以谢前过,是大王威加于天下,而功越于汤武也。夫吴有诸侯之位,而富实于天子;有隐匿之名,而居过于中国。夫汉并二十四郡,十七诸侯,方输错出,军行数千里不绝于郊,其珍怪不如山东之府。转粟西乡,陆行不绝,水行满河,不如海陵之仓。脩治上林,杂以离宫,积聚玩好,圈守禽兽,不如长洲之苑。游曲台,临上路,不如朝夕之池。深壁高垒,副以关城,不如江淮之险。此臣之所为大王乐也。
今大王还兵疾归,尚得十半。不然,汉知吴有吞天下之心,赫然加怒,遣羽林黄头循江而下,袭大王之都;鲁东海绝吴之饟道;梁王饰车骑,习战射,积粟固守,以逼荥阳,待吴之饥。大王虽欲反都,亦不得已。夫三淮南之计不负其约,齐王杀身以灭其迹,四国不得出兵其郡,赵囚邯郸,此不可掩,亦已明矣。今大王已去千里之国,而制于十里之内矣。张韩将北地,弓高宿左右,兵不得下壁,军不得太息,臣窃哀之。愿大王熟察焉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