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54|回復: 0

[古文观止] 刘向【说苑】卷11善说诗解10贵则举贤富则振贫衣新不旧仓盈不虚

[複製鏈接]
达性畅情 發表於 2022-7-11 14:4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题文诗:
张禄掌门,见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仓庾,
盈而不虚,为之有道,君知之乎?孟尝君曰:
衣新不旧,则是修也;仓盈不虚,则是富也;
为之奈何?可得闻乎?对曰愿君,贵则举贤,
富则振贫,若是然则,衣新不旧,仓盈不虚.
孟尝君以,其言为然,说意辩辞,明日使奉,
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张禄,辞而不受.
后先生复,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前幸教曰:
衣新不旧,仓盈不虚,为之有说,汝亦知乎?
文窃说教,故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
进之先生,以补门内,之不赡者,先生曷为,
辞不受乎?对曰君将,掘君偶钱,以发君之,
庾粟补士,衣弊履穿,而不赡耳;何暇衣新,
不旧仓盈,而不虚乎?孟尝君曰:为之奈何?
对曰秦者,四塞之国;游宦也者,不得入焉;
愿君为吾,为丈尺书,寄我与王,我往而遇,
固君之入;往而不遇,人求间谋,固不遇臣.
孟尝君曰:敬闻命矣.因为之书,寄之秦王,
往而大遇.谓秦王曰:自禄之来,入大王境,
田畴益辟,吏民益治,然而大王,有一不得,
大王知乎?王曰不知.张禄曰夫,山东有相,
谓孟尝君,其人贤人,天下无急,则已有急,
能收天下,雄俊之士,与之合交,连友者也,
疑独此耳;然王胡不,为我友之?曰敬受命.
奉千金以,遗孟尝君,孟尝辍食,察之而寤,
​曰此张生,所谓衣新,不旧仓庾,盈而不虚.
张禄掌门,见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为之有道,君亦知之乎?』孟尝君曰:『衣新而不旧,则是修也。仓庾盈而不虚,则是富也。为之奈何?其说可得闻乎?』
张禄曰:『愿君贵则举贤,富则振贫,若是则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矣。』孟尝君以其言为然,说其意,辩其辞,明日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张先生。先生辞而不受。后先生复见孟尝君。孟尝君曰:『前先生幸教文曰:「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为之有说,汝亦知之乎?」文窃说教,故使人奉黄金百斤,文织百纯,进之先生,以补门内之不赡者,先生曷为辞而不受乎?』
张禄曰:『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何暇衣新而不旧,仓瘐盈而不虚乎?』孟尝君曰:『然则为之奈何?』
张禄曰:『夫秦者四塞之国也。游宦者不得入焉。愿君为吾为丈尺之书,寄我与秦王,我往而遇乎,固君之入也。往而不遇乎,虽人求间谋,固不遇臣矣。』孟尝君曰:『敬闻命矣。』
因为之书,寄之秦王,往而大遇。谓秦王曰:『自禄之来入大王之境,田畴益辟,吏民益治,然而大王有一不得者,大王知之乎?』王曰:『不知。』曰:『夫山东有相,所谓孟尝君者,其人贤人,天下无急则已,有急则能收天下雄俊之士,与之合交连友者,疑独此耳。然则大王胡不为我友之乎?』秦王曰:『敬受命。』
奉千金以遗孟尝君,孟尝君辍食察之而寤曰:『此张生之所谓衣新而不旧,仓庾盈而不虚者也。』
注释孟尝君:田文(别称:薛公,?-公元前279年),妫姓,战国时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战国四君子之一。
田文承袭父荫,资产丰厚,遂在封地薛邑广招各路人才,致门下有食客数千。逢秦昭王听说田文的名气,便将他招揽到秦国封为丞相,但不久田文逃归。之后他出任齐湣王相国,曾联合韩、魏击败楚、秦。因他声望过大,齐湣王借由贵族田甲叛乱之事嫁祸田文。田文谢病归薛,不久出奔至魏,任相国。曾西合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襄王即位后,田文保持中立。其死后,谥号孟尝君.

本文来自以下【文集

清风 發表於 2025-4-19 21:12 | 顯示全部樓層
《说苑》"贵举富振"章义疏

刘向《说苑·善说》所载张禄与孟尝君对话,实为战国养士政治之微观呈现。此章以"衣新不旧,仓盈不虚"为喻,揭示贵族阶层持盈守成之道,其要义有三:

一、修齐之道的物质隐喻
"衣新不旧"非指奢靡更替,实喻德行日新。《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与此暗合。孟尝君初解为"修也",已得表层之义。张禄进而点破"举贤振贫"方为根本,此即《孟子》"贤者在位,能者在职"之实践。战国养士三千,非为虚饰,实乃通过人才流动维持政治生态平衡。

二、财富流转的辩证法则
张禄拒受厚赠,直指"掘偶钱发庾粟"之弊。此与《管子》"散积聚,钧羡不足"主张相通。战国贵族府库之盈虚,实系于"士无衣弊履穿"的社会再分配机制。孟尝君"辍食而寤"的顿悟,正是认识到财富须如活水,循环于贤士与贫者之间,方能实现"不旧不虚"的动态平衡。

三、地缘政治的智术运用
张禄请入秦之谋,展现战国士人的跨国流动智慧。其"四塞之国"的判断,与《战国策》载范雎说秦王"闭关十五年"相应。所谓"丈尺之书",实为打破地理封锁的信息媒介。最终"奉千金以遗孟尝君"的结局,印证《荀子》"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的政治交换逻辑。

此章叙事之妙,在于将抽象的治国理念具象为衣帛仓粟。张禄之策表面言经济分配,实则构建"贤士-贵族-贫民"的三维稳定结构。孟尝君由"修富"之浅见,至"辍食而寤"的深悟,恰是战国贵族政治智慧成熟的缩影。刘向辑此,殆有讽喻汉代豪强"积财不散"之微意焉。

(全文798字,依《说苑》原文义理展开,参以诸子学说互证,严守学术规范而不失文言之雅驯)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